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2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34篇
航空   192篇
航天技术   4篇
综合类   35篇
航天   3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2 毫秒
51.
为了寻求航空精密微细制造新技术并实现绿色制造和精密微细制造,对一种新型微细电解加工方法——纯水微细电解加工进行了研究。基于水解离机理,在新研制的试验装置上,采用不同的试验条件,进行了一系列工艺试验,探索并揭示了实现纯水微细电解加工的必要工艺条件和工艺规律,加工了圆孔和字母"PW-ECM";还研究了超声振动—纯水电解复合加工新方法,进而在不锈钢薄片上加工出三角、方形盲孔、三角通孔;试验研究结果证明了纯水微细电解加工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2.
六维力/加工电流模糊控制电解加工间隙的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有效控制电解加工间隙,提高加工精度,以六维力和加工电流为模糊控制器输入的原始数据,结合在线检测加工间隙技术,得到测试间隙;设计控制加工间隙的二输入一输出的模糊控制器,把测试间隙与初始设定间隙形成偏差和偏差的变化量,作为模糊控制器的输入,机床主轴进给速度作为模糊控制器输出;在Matlab的Simulink模块中,通过对电解加工系统和模糊控制器组成的联合模型进行仿真试验,并调整加工间隙的初始设定值,得到结论:模糊控制电解加工过程稳定,鲁棒性好,加工过程很快达到平衡状态;在0.2~0.7 mm的加工间隙范围,随着加工间隙的增大,模糊控制器的超调量减小,控制效果好.  相似文献   
53.
整体叶轮数控展成电解加工阴极的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整体叶轮数控展成电解加工阴极的结构形式,重点给出内喷式阴极的设计方法,这对完善整体叶轮的数控展成电解加工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4.
提出了间隙平均电流检测法,通过电流平均值及其方差这两个参数对间隙进行检测,并给出了具体电路框图。  相似文献   
55.
为了在S-130不锈钢(铸钢)材料表面获得耐蚀性优良的钝化膜,采用电化学工作站对S-130不锈钢材料在不同钝化溶液体系中开路电位曲线、极化曲线(Tafel)、电化学阻抗谱(EIS)进行分析,从而获得不同钝化溶液体系下钝化膜的生长行为及膜层的耐蚀性。实验结果表明:S-130不锈钢在柠檬酸体系中钝化膜生长平稳且膜层致密,未出现钝化膜溶解现象;经柠檬酸体系钝化后,在3. 5%标准NaCl溶液试验下,其电荷转移电阻(261. 4Ω),明显大于HNO_3钝化溶液体系(133. 8Ω),腐蚀电流要小于HNO_3钝化溶液体系,在同等环境下腐蚀电流降低了58. 4%,在NaCl溶液中的腐蚀速率明显降低。因此,与传统的HNO_3钝化溶液相比,S-130不锈钢材料在新型环保的柠檬酸钝化溶液中具有更好的钝化效果,经钝化后的S-130不锈钢也显示出了更优良的耐蚀性。  相似文献   
56.
57.
氧化性含铬液净化再生技术及装置的研究,通过筛选隔膜材料,研制新型电极材料,优化电解工艺参数并合理设计隔膜电解净化再生装置,达到如下技术指标:Cr ̄3+转化为Cr ̄6+的速率(以CrO_3计)为130~606g/h,Zn ̄2+去除速率为27~70g/h.同时解决了用流动注射分析法测定高浓度Cr ̄6+、Cr ̄3+、Zn ̄2+含量及其分析装置的技术关键,实现微机自动控制。分析结果精密度小于2%,相对误差小于10%。  相似文献   
58.
着重介绍了数控展成电解加工中间接测量和显示阴极运动轨迹的设计方案和试验研究情况.  相似文献   
59.
60.
人工神经网络在电解加工阴极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人工神经网络分析方法应用于电解阴极设计中,将工件曲线和cosθ法求得的初始表极曲线构成的加工间隙用简单三角莆单元进行网格剖分,然后以神经单元取代有限元单元和节点,用人工神经网络求解描述极间电位分布的拉普拉斯方程。采用逐层求解电位分布和将电位误差转换为位置误差的方法,实现由工件形状直接设计电解加工阴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