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8篇
  免费   111篇
  国内免费   85篇
航空   450篇
航天技术   153篇
综合类   59篇
航天   36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42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铆模倾角对铆接质量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磁铆接(EMR)作为一种新的铆接工艺方法,可以使铆钉在铆模型腔内一次完成镦头成形。为了研究铆模构型对EMR质量的影响,通过数值模拟和试验对不同倾角铆模铆接的铆钉镦头、干涉量和残余压应力进行了研究分析。设计疲劳试验对不同倾角铆模铆接的试件进行验证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铆模倾角对干涉量有较大影响,倾角越小,干涉量越大;采用66°铆模倾角可以实现较理想的干涉配合,接头疲劳寿命最长。  相似文献   
962.
海面(或地面)环境中目标电磁散射特性,对实际战场环境下军用目标的雷达探测、雷达特性形成以及雷达目标识别等技术具有基础支撑作用。因此,快速准确地分析目标和粗糙面复合电磁散射特性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文章采用基于矩量法(MOM)和物理光学法(PO)的混合方法MOM-PO分析了目标和粗糙面复合电磁散射问题。与传统的矩量法相比,该方法在保证精确度的前提下大大加快了计算速度。  相似文献   
963.
某飞翼外形雷达散射截面特性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物理光学理论和物理绕射理论计算了某飞翼外形雷达散射截面(RCS)特性,并在微波暗室里对该飞翼模型的RCS进行了测量,计算结果和测量结果基本吻合,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飞翼外形RCS随方位角分布的特点以及其外形隐身设计的特点。  相似文献   
964.
钢丝绳断丝在线定量检测装置中的抗干扰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详细论述了钢丝绳断丝在线定量检测装置检测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干扰信号以及排除这些干扰信号所采取的硬件抗干扰措施和软件抗干扰措施。  相似文献   
965.
离子漂移计用于探测离子垂直轨道方向的漂移速度.离子漂移计的定标实验包括电子学定标和等离子体环境定标.通过对自行研制的电磁监测试验卫星离子漂移计的电子学定标方法研究,测试得到离子漂移计的噪声、电流测量范围、增益和修正系数以及温漂等电子学定标参数.测试结果表明,离子漂移计的电子学性能优于设计要求,满足科学探测需求.此外,借助于意大利INAF-IAPS等离子体测试实验设备模拟电离层等离子体环境,对离子漂移计的等离子体环境定标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等离子体环境下的测试结果表明,该离子漂移计在特征点处测量结果满足仪器指标要求,能够正确探测离子横向速度,且其相对精度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966.
对飞机电推进系统双通道永磁电机进行了研究,首先阐述了双通道电机系统在电推进飞机上的冗余输出原理,随后对比了不同绕组形式的双三相电机,提出了采用移相双三相绕组的双通道永磁电机形式,着重研究了移相双三相电机的电磁特性。然后分析了其不同工况下的定子损耗分布特性,并结合电机冷却方式和散热能力,计算了电机在发生局部故障以单通道运行时的输出能力。最后研制了110 kW双通道永磁电机原理样机,通过实验对分析结果进行了验证。计算结果表明电机在单通道运行时可维持至少70%额定功率的输出,可为飞机在应急情况下提供冗余动力。  相似文献   
967.
无隔道进气道RCS特性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谢雪明  郭荣伟 《航空学报》2006,27(2):193-197
选定无隔道进气道口面参数,在不同的极化方式下对无隔道进气道及皮托式进气道进行了电磁散射特性实验研究。比较了2种进气道的雷达散射截面(RCS),得到了各个口面参数对无隔道进气道RCS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无隔道进气道是1种低RCS进气道;鼓包相对来流附面层的高度略低于1.2时最好,唇罩锯齿角在120°~135°最佳,唇罩内切角在60°时较好,鼓包相对唇口的位置在0.7~0.8时较好。终端开口与转动风扇的比较表明,无隔道进气道的后向散射主要来源于外罩唇口的电磁波散射。  相似文献   
968.
介绍了一种用于检测计算机视频信号电磁泄漏发射的宽带接收机,并给出其设计和仿真过程。  相似文献   
969.
激光-电磁复合推力器不仅具有比冲高和体积小的特点,还具有推力精准可控、工作稳定、抗干扰强以及效率高的优势,可为微纳卫星提供可靠的动力来源。本文对激光-电磁复合推力器的相关研究进行了较为全面的介绍,概述了此类推力器的基本原理与优势特征,重点总结了样机设计、数值模型与推进剂研制三部分内容的研究进展,归纳了现有研究内容的关键问题。在此基础上,对激光-电磁复合推力器的进一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70.
航天飞行器电磁兼容性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说明了形成电磁干扰的三要素和航天飞行器存在的电磁干扰问题。举例说明了电磁兼容分析方法和步骤,应用计算机作系统兼容性预测分析的原理和模型.介绍了航天飞行器的电磁环境要求,系统间和系统内电磁兼容设计技术。阐述了在单机经过 EMC 验收后为什么还要进行系统级试验的理由.提供了一个航天飞行器系统级 EMC 试验的试验配置,对测量系统各部分的功能和试验程序作了说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