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8篇
  免费   116篇
  国内免费   98篇
航空   789篇
航天技术   276篇
综合类   93篇
航天   51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42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63篇
  2013年   53篇
  2012年   77篇
  2011年   85篇
  2010年   66篇
  2009年   86篇
  2008年   70篇
  2007年   72篇
  2006年   84篇
  2005年   81篇
  2004年   101篇
  2003年   77篇
  2002年   57篇
  2001年   53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32篇
  1989年   32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1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用于飞行器的强电离放电非平衡等离子体隐身方法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着重研究了等离子体临界电子密度、电子等离子体频率等参数对电磁波的折射、吸收、反射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采用了强电场电离放电方法,在放电间隙内产生高密度、高能量的电子,它足以电离氮、氧等气体,在飞行器表面形成具有一定梯度的高密度等离子体层,能够吸收、折射电磁波,衰减雷达散射面积达千余倍。该等离子体器件是一个很薄的组合件,仅有百余克重,可贴附在电磁波强散射部位和进气道壁上。此方法具有吸收频带宽、吸收率高等特点,有望成为机载微型等离子体产生器件。  相似文献   
992.
介绍了北京三号A/B卫星星务分系统的信息处理技术。星务分系统提高测温精度,优化控温算法,利用比例-积分-微分(PID)控制系统,实现对卫星关键部件的高精度控温功能;设计专用的协处理器,实现星上完全自主任务规划,用户只需要挑选期望观测的目标,星上自主任务规划软件就能根据目标信息完成所有观测任务的编排。借助星上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接收机,设计高精度时间管理系统,使得任意时刻卫星的时间同步精度优于0.1 ms,保证卫星姿态机动时的成像精度。同时,给出了综合电子技术、软件构件库和数字卫星技术在卫星上的应用情况,可为后续卫星星务分系统的研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3.
从多平台OODA的任务运行出发,分析了未来航空电子信息技术主要面向多平台信息的高效组织与管理,其发展趋势是充分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将战场数据转换为信息,将信息演进为知识,从而形成具有反馈机制的环路来引导多平台航空电子体系更快的获取信息.本文分别从多域多维信息的高效获取,多异构平台分布式信息处理,高效智能的信息组织,清晰准...  相似文献   
994.
995.
本文介绍了磁选态铯原子钟产品化进展情况,包括人们广泛关注的产品的性能指标测试、可靠性保证及寿命评估等,提出了铯束管采用单束束光学和电路采用了数字化技术是实现性能指标的基本保证;给出了产品化初期出现的一些故障现象及解决措施,以及为进一步提高可靠性开展的环境适应性试验;并讨论了电子倍增器寿命评估方法,提出寿命评估公式,对铯钟的寿命给出了评估结果。最后提出了产品化过程中还需要进一步探索的问题,不仅对磁选态铯原子钟的产品化有帮助,而且对光抽运铯钟甚至其他种类原子钟的产品化亦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96.
微小卫星综合电子系统承载了卫星大部分功能,是卫星任务处理和控制的中心,未来新的智能化应用、星群应用、通信服务等需求也将由卫星执行,对综合电子系统提出了新的要求。分析了国外典型小卫星综合电子系统,具有功能综合度高、多数功能集中在一台计算机中、卫星功能软件化的特点。设计了基于软件定义的综合电子系统一体化结构,硬件采用高度集成的模块化设计,软件采用分层和组件化设计,将系统功能进行分层,通过软件定义组件的方式实现各层功能和业务。高功能密度综合电子系统由一个通用化的高性能硬件平台和各种可加载的APP软件组成,除传统功能外,还可扩展自主任务管理、星间组网和载荷管理等功能,不仅使卫星的集成度和功能密度大幅提升,还能实现卫星功能重构,达到一星多用、一星多能的目的,有利于紧急时期卫星系统快速构建与应用,对于未来星座组网应用也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997.
2017年9月8日发生了一次强磁暴,Kp指数最大值达到8.利用区域电离层格网模型(Regional Ionosphere Map,RIM)和区域ROTI(Rate of TEC Index)地图,分析了磁暴期间中国及其周边地区电离层TEC扰动特征和低纬地区电离层不规则体的产生与发展情况,同时利用不同纬度IGS(International GNSS Service)测站BJFS(39.6°N,115.9°E),JFNG(30.5°N,114.5°E)和HKWS(22.4°N,114.3°E)的GPS双频观测值,获取各测站的ROTI和DROT(Standard Deviation of Differential ROT)指数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此次磁暴发生期间电离层扰动先以正相扰动为主,主要发生在中低纬区域,dTEC(differential TEC)最大值达到14.9TECU,随后电离层正相扰动逐渐衰减,在低纬区域发生电离层负相扰动,dTEC最小值达到-7.2TECU;在12:30UT-13:30UT时段,中国南部低纬地区发生明显的电离层不规则体事件;相比BJFS和JFNG两个测站,位于低纬的HKWS测站的ROTI和DROT指数变化更为剧烈,这表明电离层不规则体结构存在纬度差异.   相似文献   
998.
《航空材料学报》2020,40(2):F0003-F0003
一、征稿范围本刊仅刊登国内外未公开发表过的具有应用前景的航空航天材料的综述和研究论文。来稿应具有创新性、观点明确、逻辑清晰、数据可靠、文字精炼流畅。二、投稿约定及说明(1)上传电子稿件应为WORD (*.doc)文档,最大不超过10M,大于10M的文档无法上传,请务必压缩。  相似文献   
999.
1000.
铁电薄膜移相器是基于铁电材料的新型移相器,被广泛应用于相控阵天线中。对于这类移相器组成材料的性能改进一直是雷达系统在军事、航天等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基于第一性原理密度泛函理论,综合分析了ABi2Nb2O9(A=Ba, Pb, Sr, Ca)材料的电子属性、化学键和极化属性。结果表明:这种体系有着类似的铁电性起源;Nb—O和Bi—O间的杂化对于系统的畸变和铁电相的稳定起着重要作用;随着A位离子半径的增大,体系的畸变参数也随之增大,导致材料有更大的自发极化,增强了铁电移相器的性能。实验结果验证了理论计算的正确性,为新型铁电移相器的研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