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航空   40篇
航天技术   14篇
综合类   1篇
航天   21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0 毫秒
101.
不同机载电子干扰条件下的飞机敏感性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海方  肖明清  吴华  陈游  葛亚维 《航空学报》2015,36(11):3630-3639
对典型作战场景中雷达制导导弹威胁下的飞机敏感性进行了研究,分别从导弹发射和命中2个方面,建立了远距离支援干扰(SOJ)和自卫干扰(SPJ)条件下的飞机敏感性模型。首先分析了在典型电子对抗措施(ECM)和电子抗干扰措施(ECCM)条件下的雷达探测距离;其次提出了用于评价欺骗干扰的有效时间模型,结合典型制导律,建立了不同干扰条件下导弹命中分析的仿真模型;最后对不同干扰条件下的飞机敏感性进行了仿真实验。结果表明:电子干扰一定程度上能够降低非隐身战机的敏感性,但是对于低雷达散射截面(RCS)或者采用先进抗干扰措施的武器系统而言,电子干扰对飞机敏感性降低的作用有限甚至有害。研究结果对现役飞机通过电子干扰降低敏感性以及对在研飞机的敏感性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02.
机载自卫闪烁干扰作战效能评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得到机载自卫电子对抗作战样式中的闪烁干扰对工作于角度跟踪状态的敌防空武器控制系统电子设备进行无线电抑制的作战效能,通过对该干扰样式的剖析,对其具体实施过程进行详尽建模,并结合相关评估指标来实施评估工作.首先,根据闪烁干扰的基本原理,通过对闪烁干扰作战过程的建模分析,然后,以脱靶量为衡量标准,考虑导弹在攻击期间能修正的误差距离值,推导出来袭导弹的合成均方根偏差,最后得到电子对抗设备所掩护飞机的杀伤概率评估指标的详细模型.仿真算例表明了干扰机功率、被掩护飞机的飞行速度和反射截面积、双机平均闪烁周期等参数对杀伤概率和双机编队参数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3.
电子对抗训练模拟技术与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子信息装备的发展使得电子对抗训练的作用更为显著.为了适应未来战争的需要,提高训练效果,必须开展仿真训练和联合训练.针对电子对抗训练,简述了建模的依据、理论和方法,并结合国外电子对抗训练模拟技术现状,对模拟化训练思想、训练方法和训练手段进行了研究和展望.  相似文献   
104.
从反舰导弹的威胁分析入手,介绍了舰载反导电子干扰的主要方法与仿真系统结构,详细介绍了一种舰载干扰投放器的模拟实现。  相似文献   
105.
以短基线时差测向原理为基础,对入射波引起的测向误差进行了分析和计算,旨在为正确评估电子战侦察设备整体性能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06.
GaN作为新一代半导体材料具有宽禁带、高击穿场强、高饱和电子漂移速率以及抗辐射能力强等优点成为近几年来的研究热点,随着GaN功率管性能的不断提高,以GaN为基础的微波功率器件的应用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根据电子对抗领域微波固态功放的特点,设计一款基于GaN功率器件的X/Ku波段20W宽带固态功放,并给出了测试结果.  相似文献   
107.
干扰效果度量标准和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目的在于寻求适合度量各种电子对抗技术有效性的标准和方法。文中将现行的电子对抗技术归纳为三类:遮盖性干扰,欺骗性干扰,“隐身”性干扰;并根据不同的干扰类型建立了相应的电子对抗模型,提出了干扰有效度的度量标准和方法。从功率准则出发,对遮盖性干扰提出了干扰因子的概念;对欺骗性干扰,从概率准则出发提出了干扰有效概率的概念;对隐身技术,从有效散射面积观点出发,提出了用有效散射面积的减小量或烧穿距离的减小量来度量干扰有效度的方法。这三样不同的度量标准和方法,都是简单易行、便于计算的,本文对各种度量标准进行了详细推导,给出了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08.
针对导弹阵地最大的电子侦察威胁--电子侦察卫星,首先简单介绍了欺骗性干扰的原理及分类,接着从电子防护的角度分析了导弹阵地运用电子假目标对抗电子侦察卫星的可行性,给出了导弹阵地运用电子假目标对抗电子侦察卫星的能力评估模型,最后分析了导弹阵地运用欺骗性干扰对抗电子侦察卫星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9.
反雷达技术的发展使军用雷达面临日益严重的威胁.研究雷达新技术,探讨各种雷达体制的抗干扰性能至关重要.对各种雷达的抗干扰、反隐身和反反辐射能力作了详述,分析其优缺点.低截获概率、光电复合体制、无载波、双波段和雷达联网都是提高雷达性能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10.
美国VHSIC计划从提出、技术实施到1989年9月结束已有十多年了,十年来VHSIC技术所带来的变化,予示着由于创造超级硅片技术的突破,正推动计算机革命进入新领域。高速运算一直是计算专家和军子电子系统设计师追求的目标。今天,由于有了VHSIC,这一目标正在实现。这项技术的核心,就是有能力以数字形式而不是象模拟系统中的不准确的连续波形式来准确表达闪电般的现象。几乎是实时的信号数字处理技术,使VHSIC具有广泛的用途,给未来的军事电子系统带来巨大的变化,对将来的武器系统产生重大影响。本文简介VHSIC计划的提出,指标,技术实施,研制概况,及其在电子战系统中的应用,十年来的实施小结和今后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