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8篇
  免费   83篇
  国内免费   50篇
航空   779篇
航天技术   387篇
综合类   104篇
航天   24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59篇
  2019年   58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45篇
  2015年   72篇
  2014年   69篇
  2013年   57篇
  2012年   63篇
  2011年   71篇
  2010年   73篇
  2009年   69篇
  2008年   85篇
  2007年   86篇
  2006年   82篇
  2005年   64篇
  2004年   63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为了满足对大力值(20 MN左右)的测量和校准,开发了一套数字化组合式大力值校准装置。其最大量程可达24 MN,系统测量准确度为0.1%,适合于大型材料试验机的校准和检定。本文详细介绍了装置的组成结构、弹性体设计、贴片和组桥方式、数字化的方法以及与计算机的通信实现。  相似文献   
102.
《航天器工程》2017,(5):51-56
针对航天器电子系统在实际工程中要解决的星载资源受限、长寿命、高可靠等特殊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型现场可编程门阵列(SRAM-FPGA)在轨重构的方法及工程实施方案,对如何保证数据可靠传输与可靠存储等关键问题进行了讨论,并且给出了在某卫星工程中的具体设计方案和在轨验证情况。结果表明,采取的重构设计圆满完成了目标FPGA的功能升级以及在轨实时刷新,工作稳定正常,可以为其他航天器电子系统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3.
北京航天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成立于1964年8月,是国防科技工业长度、热学、力学一级计量站,电工、无线电、时间频率二级计量站,先后取得国家校准/检测实验室认可、国家商检实验室认可、国防校准/检测实验室认可、军用校准/检测实验室认可和计量资质认定等一系列实验室认可资质、是国家计量器具新产品定型鉴定单位和国家校准/检测实验室,并建有声学计量测试和环境监测与评估专业现有经国家考核的最高计量标准29项,国防区域最高计量标准10项,计量测试仪器、设备2200多台(套)。曾先后获得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131项,其中授权专利7项.受理专利53项;主办的《宇航计测技术》期刊属国  相似文献   
104.
用有限差分计算机模拟程序解释了自校准热电偶的热力学性质。在综述文献及模拟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在时间-温度曲线上确定校准点的方法,并给出了实验数学模型和参数分析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5.
为了解决模态测试设备面向模态参数的校准问题,研究了模态分析与模态叠加理论,根据该理论得到一个闭环模态信号控制算法,由该闭环控制算法构建一个由5台激振器构成的闭环系统,该组激振器模拟模态测试过程中的一组信号,此组信号包含了标准模态参数的信号,最后用该组信号来校准模态测试设备。根据该方法进行了数值模拟和试验测试,结果显示该校准方法是可行的,并且可以脱离具体的模态结构,不同模态信号的模拟也可灵活实现。  相似文献   
106.
阐述了高灵敏度振动传感器在超低频微小加速度下进行动态校准的校准装置工作原理、校准方法 ,分析了其校准不确定度。该装置采用曲率半径为 10m的虚拟摆结构 ,从较强的环境干扰噪声中利用数字滤波技术成功地拾检微弱振动信号 ,使微小标准加速度获得复现。该装置可在 (0 .0 0 1~ 0 .1)Hz超低频率范围内和 (1× 10 -6~ 1× 10 -2 )m s2 微小加速度范围内实现高准确度激光绝对校准和比较法校准 ,其校准不确定度达 0 .5%。  相似文献   
107.
高精度可编程流量积算仪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一种高精度可编程流量积算仪的设计方法,包括该系统的测量数学模型建立,测量原理,硬件设计及软件设计。该系统可实现流量的高精度积算(优于1‰),软件校准,多种报警及掉电保护。  相似文献   
108.
综述了线性测量系统现场校准的现状,从技术、计量法规以及人的意识等几方面入手,分析了其中的难点,包括原位校准、多种物理激励源、自动化校准、可测性、法规适应性、复合量纲特征多种方法和质量意识,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9.
《航空计测技术》2010,(5):66-66
2010年9月7日,北京康斯特仪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国家会议中心举办了以创新、卓越、永恒为主题的ConST318智能过程校验仪新产品发布会,这是国内热工校准行业首次举办的新产品发布会,也标志着自主研发的热工校准仪器走向成熟。  相似文献   
110.
介绍一种高温测量系统,其基于Planck辐射原理和光纤测温技术.测量系统由高温光纤传感器、光电探测器、前置放大器和信号处理单元组成.该系统采用标准铂铑30-铂铑6热电偶在卧式炉中实现了标定,该测量系统可以在600℃至1600℃温度范围内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