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4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21篇
航空   126篇
航天技术   32篇
综合类   19篇
航天   6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8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01.
本文对采用计算机-机械扫描阀测压系统在压力测量过程中影响测量精确度的诸因素进行了分析,介绍了改善和提高其测量精确度的几种方法。结果表明:效果显著,方法正确。  相似文献   
102.
涡流阀变推力发动机涡流室涡流结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涡流阀变推力发动机涡流室流动,利用建立的径向压强测试实验装置和三维数值计算模型,进行了涡流室压强分布和涡流结构的研究,获得了涡流室径向压强分布及涡流室旋涡结构.研究结果表明,涡流室内压强分布呈现出中心较小区域变化剧烈,而其余大部分区域变化不明显的现象;流场中心区域存在涡核结构,减小了喷管有效喉部面积,即实现推力...  相似文献   
103.
ZDS2003智能电子压力扫描阀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流体力学实验与测量》2003,17(U09):116-119
  相似文献   
104.
105.
本文提出了一种利用LCLV实现星图模拟的构想,说明了系统的原理,给出了系统组成。  相似文献   
106.
针对阀控电液位置伺服系统未建模摩擦力、参数不确定性和外部随机干扰造成的复合扰动问题, 提出一种基于扩张状态观测器(ESO)的反步滑模控制方法。ESO的设计可以对作动器速度、加速度和复合扰动进行在线估计, 解决工程应用中对以上信号难以测定的问题;基于ESO估计值和位移反馈信号进行反步滑模控制器设计, 通过构造包含反步设计误差、滑模函数和观测器误差的Lyapunov函数, 对所提控制方法进行稳定性证明;为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进行了AMESim和MATLAB/Simulink联合仿真, 与PID控制器、传统的反步滑模控制器和基于ESO的滑模控制器的控制效果进行对比, 并对仿真数据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以有效抑制系统复合扰动, 位移跟踪精度高, 鲁棒性强。   相似文献   
107.
本文针对数字式电液作动器的位置控制展开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模型的算法,能够实时的对数字式电液作动器系统的状态进行预测,根据预测的状态完成位置控制。在阀脉冲宽度调制(Pulse Width Modulation, PWM)方法和脉冲数量调制(Pulse Number Modulation, PNM)方法的基础上,改进了数字阀系统的控制方法。建立了完整的数字式电液作动器系统的模型,通过软件联合仿真得到作动器的控制结果。最终结果表明:采用基于模型的算法,能够使得作动器的追踪精度达到0.5mm。与传统方法相比,此方法逻辑简单,可行性强,控制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8.
在雷诺数8.7×10^5的条件下,运用眼镜蛇探针、压力扫描阀和表面油膜流动可视化技术对倾角为25°的Ahmed类车体尾流与尾部压力分布进行了研究。对比了模型尾部斜面上边缘和两侧不同宽度导流板对模型尾流与气动阻力的影响规律。实验发现模型尾流中存在一对对称的拖曳涡,其在尾流中心线附近形成强烈的下扫流。拖曳涡强度与模型尾部压力分布和气动阻力有直接关系,较强的拖曳涡对应的模型尾部负压以及气动阻力均较大。斜面两侧导流板宽度为1%模型长度时,不仅无减阻效果,反而会使气动阻力增加约3.0%。当导流板宽度增加为2%和3%模型长度时,能够明显削弱斜面上的分离泡,对应的减阻效果分别为3.5%和7.2%。斜面上边缘导流板可有效地抑制分离流在斜面上的再附,并消除斜面上的分离泡,其抑制拖曳涡强度和降低气动阻力的效果明显优于同等宽度的斜面两侧导流板。上边缘导流板宽度为模型长度的1%,2%和3%时,减阻率分别可达9.3%,10.7%和10.9%。  相似文献   
109.
空间推进任务有时需要气体推进剂在高压贮箱内密闭长达数年,隔离阀作为隔离贮箱内高压气体推进剂的装置,不仅要求在数年后可正常启动,而且在高压条件下必须严格控制推进剂的泄漏量。因此,提出了一种新型高压气体隔离阀,其采用中空启动针穿破隔离装置的启动方式以减小金属碎屑对气体微通道的影响。对该隔离阀进行了开启验证试验,并以开启隔离阀前后通过启动针的气体流量之比作为一个重要参数,分析了金属碎屑对气体微通道的影响。结果表明:开启隔离阀的功率约为5.6 W,满足微小卫星对低功率的严格要求;同时气体流量之比约为95%,可认为金属碎屑对气体微通道的影响比较小。  相似文献   
110.
介绍了新一代高性能高可靠性伺服阀-直接驱动伺服阀(DDV)的工作原理和优点,并和传统的对喷嘴挡板式伺服阀进行了比较,对其在飞机防滑刹车系统中的使用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对其应用前景和推广价值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