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4篇
  免费   77篇
  国内免费   16篇
航空   211篇
航天技术   18篇
综合类   29篇
航天   8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72.
为研究爆震波经过突扩段的传播特性,实验采用低活性混气C2H2+2.5O2+70%Ar和高活性混气C2H2+2.5O2,测量了爆震波在扩张比为1.34的圆管间传播的速度变化,并运用化学反应动力学分析爆震波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爆震波在小管出口的速度至多降至0.6倍的Chapman-Jouguet爆震波速。高活性混气触发的爆震波的成功传播是由于在大管产生局部爆炸,随后形成了过驱爆震波。相应地,低活性混气触发的爆震波不会形成过驱爆震波,且波速的波动范围较小。当预混气体压力小于爆震波从小管向大管成功传播的最低压力时,低活性混气触发的爆震波更快地衰减为爆燃波。通过化学反应动力学分析可知,高活性混气的爆震波稳定性参数较高,更容易形成局部爆炸。在最低压力处两种混气的爆震波诱导区长度接近0.8mm,管径与胞格宽度之比接近于1,因此爆震波在圆管中传播的准则可以用于预估爆震波在扩张比为1.34的圆管内能否成功传播。  相似文献   
73.
点火方式对旋转爆震发动机工作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彭磊  王栋  李飞  马虎  杨成龙  武晓松 《推进技术》2016,37(11):2193-2200
为研究并改善旋转爆震发动机的点火-起爆性能,进一步深入了解点火方式对旋转爆震发动机工作特性的影响,采用小能量火花点火装置、高能量火花点火装置、爆震管三种点火方式,进行了一系列旋转爆震发动机起爆实验,发动机采用环缝-喷孔对撞式掺混方式,燃料为H2,氧化剂为空气。实验对比研究了不同点火方式下旋转爆震发动机的点火起爆性能及点火方式对发动机工作特性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三种点火方式均成功起爆旋转爆震波,并周向稳定传播。通过对旋转爆震波起爆过程详细分析发现,不同点火方式引燃的不同初始状态的火焰均需在环形燃烧室经历一个类似DDT的火焰发展过程才能成功建立爆震波,且火焰发展过程的时间间隔表现出很强的随机性,但总体来看爆震管点火时爆震波建立时间较其他两种点火方式短。此外,该工况条件下三种点火方式起爆发动机时其工作状况可重复性均可达100%,稳定工作过程中的传播特性与点火方式无明显关系,爆震波传播频率较为稳定,在5437~6440Hz波动。  相似文献   
74.
初步研究了某含铜有机物对丁羟推进剂燃烧性能和工艺性能的影响,并结合DSC曲线初步探讨了这种含有铜有机物在丁羟推进剂中的催化机理,研究表明,这种含铜有机物在丁羧推进剂中,在提高燃速的同时,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推进剂的压强指数,但对推进剂的固化反应也有明显的 催化作用。  相似文献   
75.
铝粉的辐射热反馈及对固体推进剂压强指数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研究了含铝,含细AP固体推进剂中铝粉对推进剂表面的辐射热反馈,得出这种反馈是使该推进剂燃速压强指数上升的主要原因之一,在配方中添加超细铝粉可能氏压强指数的上升。  相似文献   
76.
针对含SrCO3低燃速HTPB推进剂的燃烧特性,进行了不同压强或初温条件下的燃速测量、近距单幅摄影及CCD图像采集、SEM-能谱分析、TG—DTG分析等实验研究。结果表明:SrCO3的使用可显著降低推进剂的燃速压强指数和温度敏感系数;压强因素比初温条件对燃烧火焰形貌的影响大;高、常温熄火表面元素皆发生聚集,但在不同温度下熄火,元素的含量及各元素重叠的相对位置发生改变;添加SrCO3会让AP的分解峰向高温方向移动,抑制AP的分解并降低燃速,导致AP的两分解峰之间失重速率与热释放量增加,使凝相燃烧表面温度升高,燃速温度系数降低。  相似文献   
77.
对不同型号的Φ127mm发动机燃烧终点的确定方法进行研究,采用平均压强系数法对上千发不同型号BSF-Φ127mm发动机试验数据进行数理统计,并与以往的数据进行比较,燃烧时间测试误差在0.5%以内,平均压强冲量系数法的准确性可达80%以上。换算到标准压强条件下,平均压强冲量系数法的计算精度优于切线法的计算精度,并作出了计算验证。此方法能应用于各种类型BSF-Φ127mm发动机试验,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78.
在载人航天工程配套任务中,四川航天技术研究院(七院)692厂承担了90%以上的火工品研制生产任务。该厂为神舟九号配套的火工品主要用于载人航天工程七大系统中的载人飞船和运载火箭两大系统,包括爆炸螺栓类、电起爆(点火)器类、点火药盒类和非电传爆系统等共计30余种、30余个批次500余发(套)。据统计,神一到神九,从指挥员发出点火指令到飞船返回时着陆瞬间的反推火箭点火,几乎每一个动作和功能的实现,都离不开披挂在火箭、飞船全身的数百发火工品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9.
声爆近场空间压力风洞测量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中臣  钱战森  冷岩  高亮杰 《航空学报》2020,41(4):123596-123596
针对暂冲式超声速风洞中的声爆试验,发展了近场空间压力精确测量技术,以航空工业空气动力研究院的FL-60风洞为例,开展了技术验证。FL-60风洞是一座典型的亚跨超三声速下吹式风洞,其试验马赫数范围为0.3~4.2,试验段尺寸为1.2 m×1.2 m,单车次试验时间通常为数十秒。根据暂冲式风洞试验时间短、耗气量大等特点,设计了无反射测压轨以代替传统的静压探针,大幅提高了声爆近场空间压力的测量效率。通过CFD技术对无反射测压轨的流动特性、模型安装位置以及风洞试验段中的波系进行了分析,验证了测压轨设计方案的可行性。采用Seeb-ALR低声爆标模和自行设计的带喷流的旋成体模型进行了验证性试验,采用参考车次方法和空间平均技术获得了高质量的数据,试验测量结果与CFD计算结果一致性较好,验证了声爆近场空间压力测量系统设计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80.
聂云 《飞碟探索》2009,(7):50-51
1945年7月16日清晨,美国在新墨西哥州圣安东尼奥东南36千米处的特里尼蒂进行了世界上第一次原子弹试爆.8月中旬,美军一支小分队秘街前往圣安东尼奥山谷执行任务,一直到月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