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4篇
  免费   198篇
  国内免费   23篇
航空   834篇
航天技术   59篇
综合类   77篇
航天   35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47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60篇
  2011年   58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51.
52.
针对某型机开车后燃油系统输油时油箱增压存在异常的现象,结合该型机燃油系统通气增压原理,分析了该故障的可能原因,并通过地面试验最终排除故障。  相似文献   
53.
针对燃油增压泵在外场使用过程中连续出现的三起诱导轮叶片断裂故障,在失效分析的基础上,利用Pumplinx软件和Nastran软件,对诱导轮进行流场分析和疲劳寿命计算。结构强度校核结果表明,诱导轮的叶片强度和疲劳寿命存在设计裕度不足的设计缺陷。为此,提出改变叶片形状和增加叶片厚度的改进方案。厂内试验、发动机试车、试飞验证与考核证明,改进措施可行、有效。  相似文献   
54.
某型飞机运营过程中出现双发参数周期性异常波动故障,更换了多个发动机部件仍未得到解决。通过分析发动机供油控制系统和引气系统工作原理及相互关系,确定了故障产生的根源,对发动机供油控制系统和引气系统中各部件对故障产生的影响进行梳理和定位分析,确定了故障排查思路,提出了故障处理措施和方法,为后续类似发动机故障的分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5.
56.
以基于高频脉宽调制(PWM)控制的发动机燃油调节器计量控制装置为研究对象,通过数学模型理论推导出关键执行元件高速电磁阀、脉冲阻尼活门、缓冲器的主要参数静态匹配方程,并与AMESim仿真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方程的准确性。同时,通过AMESim仿真和工程试验得到计量控制装置平衡占空比为50%时的动态匹配特性。为工程实践中航空发动机燃油调节器计量控制模块的设计及故障分析提供了理论依据,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7.
58.
随着我国航空运输的快速发展,飞机排放污染也越来越受社会关注,国内外对终端区内基于进离场飞行程序的污染物排放研究甚少。本文主要先评估起飞初始阶段尾气中污染物的排放,从而分析污染物的扩散情况。分析了ICAO基准排放模型和各污染物的基准排放指数,给出飞机的运动模型,计算出飞行程序运行的污染物排放量;建立飞机污染物扩散模型,分析污染物的扩散情况,主要分析风对污染物扩散的影响。以天津滨海国际机场VYK-01D离场飞行程序为例,利用MATLAB2010b进行仿真分析该飞行程序的污染物的扩散情况。仿真结果表明:在起飞的初始阶段各污染物的排放量与ICAO的基准数据误差在适当范围内;污染物的扩散接近于现实情况。  相似文献   
59.
单发飞机装配新型发动机试飞具有较高的风险,作为发动机重要性能参数的燃油流量,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发动机的潜在故障。为确保某型涡扇发动机飞行试验安全,需对发动机主燃油流量建立监控模型。利用地面台架试验数据,结合主燃烧室喷嘴和主燃油计量装置的工作特性,建立了主燃油流量监控模型,并与装机后的地面试验数据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该监控模型有较高的准确性和通用性,能及时发现发动机可能存在的问题和故障,确保飞行试验安全。  相似文献   
60.
本文以双旋流全环燃烧室为试验对象,在高温高压试验条件下,通过调整全环燃油喷嘴的流量离散度和径向位置来研究其对出口温度分布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当喷嘴燃油流量离散度控制在±4%以内时,采用简单的大、小流量喷嘴间隔搭配的方案即可保证出口温度分布的均匀性;当燃油流量离散度放大到4%~8%时,采用本实验研究的搭配方案仍可保证出口温度分布的均匀性;当燃油流量离散度放大到10%时,通过调整喷嘴搭配方案已经无法保证出口温度分布均匀性。燃油喷嘴径向位置较火焰筒头部中心线偏离旋流杯腔道高度的11.5%以内时,不影响出口温度分布的均匀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