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9篇
航空   77篇
航天技术   7篇
综合类   49篇
航天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针对涡轮转子叶片内冷技术,使用TR-PIV(time resolved 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技术与热线技术同步原位测量了壁面加热条件下旋转通道内边界层速度场和温度场特性。结果显示:旋转数大于0.48时前缘面附近出现了回流现象,并从受力分析的角度给出了解释;回流区一般出现于流场下游、较大密度比、较高旋转数下,可以利用回流区的影响达到增强前缘面换热的目的;得到了旋转条件下无量纲温度型、温度脉动量和努塞尔数的变化规律,可以看出湍流边界层内部的温度场分布在旋转效应的影响下产生了强烈的不对称性,与静止条件下的标准规律相比会产生一定的偏差。  相似文献   
42.
多组分碳氢燃料RP-3导热系数实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经典的瞬态热线法原理,设计研制了一种适用于高温高压条件下测量多组分碳氢燃料导热系数的实验装置.对无水乙醇、甲苯及高压氮气进行了标定,结果表明液相导热系数最大偏差在1%以内,气相导热系数最大偏差在3%以内.进而对国产碳氢燃料RP-3导热系数进行了测定,温度范围298~430 K,压力范围0.1~5 MPa.改进和完善了超临界压力下流体导热系数的测量方法.  相似文献   
43.
流速测试技术是研究流场中气流流动特性的重要手段,了解现代流速测量仪器的原理和应用特点,对选择合适的仪器进行实验研究至关重要。本文介绍了国内外现代流速测试技术的原理和应用特点,并对各种测试仪器进行了流动速度测量的参数比较,依据比较结果给出了选取测量方式的若干原则,为气流流动实验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提供了有力的指导。  相似文献   
44.
小型轴流压气机静叶排出口尾迹流动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项效镕  刘波  王庆伟  陈云永 《航空学报》2009,30(11):2045-2051
基于小型轴流压气机实验台,运用热线风速仪(HWA),对不同转速、流量工况下,静叶排出口尾迹流动特性进行实验研究。对同一工况下尾迹区时均速度及湍流度分布规律的研究表明:受前排动叶的影响,静叶排不同叶展截面处尾迹大小、尾迹中心位置存在着明显差异;沿展向叶根、叶尖附近湍流度明显高于主流区。同时,还对不同工况下静叶排尾迹区各统计参数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较为系统地总结出轴流压气机工况变化对静叶排出口尾迹大小、尾迹中心位置、尾迹区湍流强度以及雷诺应力大小的影响。  相似文献   
45.
针对旋转通道实验,为了获得理想的旋转通道入口湍流度,更好地模拟实际涡轮叶片内冷通道的流动换热,提出了一种入口湍流度控制方法,并通过实验对该方法进行了验证和初步探索.实验中,在边长为40mm×40mm的方形通道中,放置了一层网丝直径d=3mm,网丝间距Mu=12mm的阻尼网,利用热线风速仪,得到了雷诺数为2200~3900范围内的阻尼网后下游湍流特性.研究发现:流体通过该阻尼网后,湍流度显著增大并沿流向逐渐衰减,相同点湍流度随阻尼网雷诺数增大而增大,气流在阻尼网后较短距离内就获得了5%的湍流度,这与实际涡轮叶片内冷通道流动湍流度相当;阻尼网雷诺数越小,流动越早进入横向均匀及各向同性湍流;通过经典公式对阻尼网后通道中心湍流度沿流向分布进行拟合,实验数据与曲线拟合较好.   相似文献   
46.
为了控制机翼上的流动分离、翼尖涡以及抑制腔体共振,本文设计了一种单出口流体振荡器件。借助流动显示、声级计、热线风速仪及PIV等技术手段,对器件的频率 流量特性及出口流场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振荡器出口的空气射流能扫荡成扇形,扫荡角接近90°,射流振荡频率达103 Hz量级,振荡器能够将射流束较均匀地分散到整个出口区域,并且在较小的流量下平均流速可达约几米每秒至十米每秒,脉动速度与平均速度同量级,出口气流有较大的动能,能够控制较大的流场区域。  相似文献   
47.
高压交变流动下热线风速仪标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热线风速仪是重要的测速手段之一,但在高压交变流动条件下缺乏有效的标定方法。提出了一种通过测量气库内压力变化并按绝热热力学过程计算进出气库气体流速从而标定热线风速仪的方法。为了对该标定方案的误差进行分析,建立了该标定方案的数值模型,运用CFD软件FLUENT对该方案气库壁面分别设为绝热和等温边界条件时的热力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标定方案中采用绝热物理模型所引起的误差最大不超过2%。由于在热线探针两侧布置了一定量丝网作为均流元件,热线探针所测速度与管路截面平均速度误差不超过1.4%。该标定方法总误差不超过3.37%。  相似文献   
48.
几何参数影响改进型压电合成射流驱动器实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立  王帮峰  周勇 《航空动力学报》2011,26(11):2503-2509
通过实验的方法研究了开孔尺寸与腔体体积对改进型压电合成射流驱动器出口处射流强度的影响,由热线风速仪测得的瞬时速度,得到了各驱动器试件单位周期内最大速度与时均速度的频响曲线,并引入腔体体积与开孔面积的比值作为无量纲参数,使得能够将驱动器几何尺寸参数对其射流的影响统一起来.结果显示:在低 频谐振频率处,单位周期内最大速度值与时均速度值单调下降;而在高频谐振频率处,时均速度单调下降,单位周期内最大速度值存在极值点;驱动器的几何参数主要对高频区的谐振频率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49.
提出了一种用球形热敏电阻测量气流速度的方法。从加有恒定电流的热敏电阻在气流中的流动换热基本方程出发,建立了热敏电阻恒流式风速测量的理论模型。由风速标定实验研究,获得了热敏电阻的实际风速标定公式。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用于流速范围为(0.1~2.5)m/s,气流温度范围为(293.1~302.1)K的低速气流的速度测量,测量误差为±5%。该方法有体积小、流场干扰小、结构简单等优点,适合于多点布置进行空间低速气流速度分布的测量。  相似文献   
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