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20篇
  免费   1037篇
  国内免费   772篇
航空   3040篇
航天技术   579篇
综合类   438篇
航天   1572篇
  2024年   46篇
  2023年   179篇
  2022年   207篇
  2021年   237篇
  2020年   204篇
  2019年   248篇
  2018年   166篇
  2017年   193篇
  2016年   199篇
  2015年   198篇
  2014年   234篇
  2013年   238篇
  2012年   298篇
  2011年   270篇
  2010年   253篇
  2009年   262篇
  2008年   233篇
  2007年   243篇
  2006年   184篇
  2005年   166篇
  2004年   145篇
  2003年   127篇
  2002年   113篇
  2001年   105篇
  2000年   93篇
  1999年   83篇
  1998年   85篇
  1997年   100篇
  1996年   68篇
  1995年   63篇
  1994年   57篇
  1993年   54篇
  1992年   63篇
  1991年   51篇
  1990年   56篇
  1989年   36篇
  1988年   27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71.
遥感卫星CCD相机光学系统的热补偿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对遥感卫星CCD相机光学系统的热补偿设计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72.
CCD组件是CCD相机能否传输高质量图片的关键,其对工作环境温度的要求非常严格,过高或过低的环境温度都会降低其光电转换的能力;同时,其自身的温度波动过大更会产生热噪声,从而使相机的分辨率降低。文章采用NEVADA和SINDA热分析软件计算分析了用电加热功率补偿来保持CCD片温度水平并减小CCD片温度波动的设计方法的可行性,得出了几种不同功率补偿方案对CCD组件温度波动的影响。并通过一个热平衡模拟试验验证了热分析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73.
喷管扩张段绝热层的烧蚀计算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固体火箭发动机喷管的烧蚀预示是喷管结构分析的重要一环,本文用有限元法计算了喷管扩张段绝热层的烧蚀,计算中了对流换热1、材料热解及烧蚀吸热。计算结果与发动机热试车解决结果相近。  相似文献   
74.
航天多光谱遥感器是对地物信息进行多谱段探测的,通过各谱段信息计算确定地物目标,状态等为国民经济服务。遥感器系统响应响应均匀性直接影响着遥感数据的判读,文中分析了系统响应均匀性影响因素,提出上了系统响应均匀性指标分配依据和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75.
NBR为基体填充石棉和SiO2·nH2O的绝热材料,在国内外发动机绝热装药工作中已获得广泛应用。本课题在此基础上进行了NBR绝热材料耐低温,抗烧蚀性能的配方研制,结果表明,采用特制气想法白炭黑和中度丙烯腈含量的NBR,选取及有效处理温石棉,提高了材料各项性以,理的炼制工艺,使新材料获得的综合力学性能,抗烧蚀,耐温性和物理性能优于传统的NBR或酚醛改进NBR绝热材料,材料粘结工艺和热老化实验表明性能较好,NBR改型绝热材料在发动机中获得成功应用。  相似文献   
76.
本文对先进大型固体发动机碳/碳喷管喉部的消蚀过程进行了气热化学分析,分析认为碳/碳喷管喉部表面消蚀的主要原因是水蒸气对碳的化学侵蚀.分析过程中应用了几个专有的数值计算程序,并用碳/碳材料表面消蚀速率和表面粗糙度的实验结果作了验证.计算结果表明,在模型中采用的从点火开始时平滑的初始碳/碳材料表面的层流附面层转变为稳定工作时粗糙的烧蚀碳/碳表面的紊流附面层状态时的假设,使实测消蚀数据和预测值十分吻合.  相似文献   
77.
为了测定吸热碳氢燃料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总吸热量(热沉),以便于对吸热碳氢燃料进行筛选,研制了一套适合于高温下热沉测量的实验装置。该装置主要由进样计量、载气输送、加热控温、反应量热和产物分析五部分组成。对反应管轴向温度分布进行了测定,实验装置的工作温度范围在500℃-900℃,各温度下恒温区域长达440 mm,恒温区内温度梯度不大于3℃;利用电能标定的方法测定了装置的量热常数,并用纯物质(N2)作为样品对装置的准确度进行了校准,求解仪器量热常数的工作曲线的线性相关系数在0.999 7以上,氮气热沉测定值与理论值基本吻合,表明该装置测定结果可靠、测量准确度高,装置的设计符合T ian’s方程,可用于吸热碳氢燃料热沉的实验测定,为吸热碳氢燃料的研究提供了较可靠的热化学数据。  相似文献   
78.
庄河、光明山陨石的岩石矿物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庄河陨石和光明山陨石是两个降落于同一地区的H5型普通球粒陨石.根据两辉石温度计求出这两个陨石的平衡温度< 500℃;根据镍纹石的带宽与组成关系,获得光明山陨石在其母体中的冷却速率约为 10-10℃/Ma,而庄河陨石中普遍出现均一的四方镍纹石表明其冷却速率更低.光明山陨石的冲击变质特征以硅酸盐颗粒破碎为主,其冲击相为S1;庄河陨石中硅酸盐矿物具明显的波状消光,并存在细小的冲击熔融脉,其冲击相划分为S2.  相似文献   
79.
本文用遍布全球的52个电离层垂测台站资料,研究1958年7月8日磁暴期间全球电离层扰动的发展变化;各扇区的响应特性;扰动的传播轨迹及速度等。获得以下结果:1.几大扇区的电离层扰动始于南北两极,美洲扇区除具这一特征外,其赤道地区在磁暴急始后不久,出现一个扰动中心,邻近区域的扰动受其控制。2.扰动由高纬向低纬发展,由扰动中心向外传播。3.扰动峰面几乎与地磁力线垂直,即扰动沿磁力线方向发展,其传播速度大约在150—600m/s范围。  相似文献   
80.
介绍了一维表面温度分布的非接触测量仪器——扫描光电高温计的基本原理、结构、性能以及实用情况。扫描光电高温计的研制成功,使烧蚀模型表面温度测量从点温度测量拓展到一维温度分布测量,解决了突缩管壁面热分布的研究问题,测量了各种材料烧蚀模型驻点区温度分布曲线和不同材料平板模型在烧蚀试验中沿射流流向和径向的温度分布,并利用弓型导管装置对不同开槽型的石墨平板模型和喷有氧化锆隔热涂层的平板试件进行了温度场的测量。同时,还介绍了偏转装置与扫描光电高温计配合使用,一次开车试验可以测量不同位置上一维温度分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