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航天技术   1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用遍布全球的52个电离层垂测台站资料,研究1958年7月8日磁暴期间全球电离层扰动的发展变化;各扇区的响应特性;扰动的传播轨迹及速度等。获得以下结果:1.几大扇区的电离层扰动始于南北两极,美洲扇区除具这一特征外,其赤道地区在磁暴急始后不久,出现一个扰动中心,邻近区域的扰动受其控制。2.扰动由高纬向低纬发展,由扰动中心向外传播。3.扰动峰面几乎与地磁力线垂直,即扰动沿磁力线方向发展,其传播速度大约在150—600m/s范围。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了我国中纬台站西安观测到的日本同步卫星ETS-2 136 MHz讯号的幅度和相位闪烁特性。发现幅度谱和相位谱的高频特性可用弱闪烁理论来解释。在低频端,幅度谱和相位谱经过一个平坦的频域后开始下降,这与弱闪烁理论矛盾。文本将解释这些矛盾。似乎此处的结论更为合理些。  相似文献   
3.
1985年6、7月间在低纬地区进行了TEC观测。发现赤道异常的北峰在广州江门一带,峰的位置有波动,低纬地区本地产生的声重波周期低于20—48分钟且随纬度而异;极地产生的大尺度声重波可以传播到广州、香港一带,难于传到海南岛;低纬地区的不均匀结构的出现,集中在2000—0400之间,其尺度不大,漂移没有明显的东向优势。本文还给出了由视速求真实速度的方法,在接近太阳活动低年的1985年夏季仅在三亚看到电离层汽泡。  相似文献   
4.
电离层参数的混沌特性及可预报的时间尺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用相空间重构方法,把电离层参数的时变序列重构一个m维相空间,研究相点之间的距离关系,提取关联维数和Lyapunov特征指数,从而揭示电离层参数的混沌特性,及参数的最大可预报时间尺度。  相似文献   
5.
以不同时间尺度的电离层参数时间序列重构的相轨道,表征了该参数的复杂行为,并由此提出了参量预测的相空间相似及回归模型。两模型用于海口(20°2'N,102°20'E)f0F2和M(3000)F2的预测,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本文用作者在文[1]中引入的特征速度U_*作为磁流体力学激波的基本强度参数,解析地讨论了磁流体力学激波的种类和特性;详细地讨论了磁场强度跃变比随特征马赫数平方的函数的变化;给出介质密度、压力、法向和切向速度[u_x]/C_1和[u_y]/C_1跃变比的结果,最后,讨论了包括励磁和消磁激波在内的垂直和平行磁流体力学激波的极限情形。  相似文献   
7.
8.
从对1980年至今的北京电离层电子含量的常规观测资料分析发现:电离层电子含量(IEC)的周日变化曲线除了绝大多数呈单峰变化外,还有非扰动状态下的周日双峰变化、夜增长现象以及日出后不久的次极大正午之后的主极大等.本文着意于报道北京地区的IEC双峰特性和夜增现象及其随太阳活动的周期变化,并与其它报道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9.
本文叙述确定总电子含量积分常数(Ω_c)的一个方法。它是根据同步卫星信号相对法拉第旋转角(Ω_R)随昼夜f_0~2F_2 值的变化,运用最小二乘法计算Ω_c 对于 f_0~2F_2 的回归直线。此线的斜率正比于电离层等效板厚τ,直线与纵轴的交点给出Ω_c。  相似文献   
10.
太阳耀斑对电离层总电子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1978—1979年1级以上的太阳耀斑对电离层总电子含量的影响. 给出了不同持续时间、不同亮度、不同季节、发生在日面不同位置上的太阳耀斑对电离层总电子含量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持续时间大于等于1.5小时的耀斑对电子含量有明显的扰动,耀斑出现后电子含量随之增加,在第4—5天增加到最大值,扰动持续数日;持续时间小于1.5小时的耀斑对电子含量影响甚微;非亮耀斑对电子含量的扰动小于亮耀斑;夏季出现的耀斑对电子含量无明显扰动,只有冬季出现的亮耀斑对电子含量有明显的扰动;太阳耀斑扰动电子含量有明显的日面位置东西不对称性,只有出现在日面东边、特别是E_3区的太阳耀斑对电子含量才有明显的扰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