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7篇
航空   70篇
航天技术   8篇
综合类   8篇
航天   18篇
  2023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61.
本文介绍了某机电瓶罩研制情况,着重论述了所采用的升温超塑成形的工艺特点,并指出了采用此工艺所获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2.
长期以来返回式飞行器为承受再入气动载荷和着陆冲击,采用具有防热层的刚性飞行器壳体,导致返回舱的质量和外形大于有效载荷的数倍。柔性可膨胀再入防热锥可解决上述不足之处,这种锥形返回舱在返回前进行充气改变其气动特性,使在返回过程中达到所需的气动参数和最终着陆速度,可膨胀再入防热锥技术能使有效载荷舱获得广泛用途,不但能使航天员,货物和昂贵的硬件安全返回地面,还能在载人飞行遇险时作为应急救生的有效措施,以及在未来火星探测中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3.
直升机红外抑制器遮挡罩间距对红外辐射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运用CFD/IR(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infrared)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直升机红外抑制器遮挡罩不同遮挡间距对红外辐射特性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相对未加装遮挡罩的红外抑制器,加装遮挡罩后红外辐射强度在水平面和铅垂面下方可以削弱90%以上;随着遮挡间距的增加,遮挡罩外露壁面的温度呈现单调降低的趋势;在研究的三种遮挡间距(5,10,35 mm)下,10 mm遮挡间距的红外抑制效果更为优越.   相似文献   
64.
为了验证旋转帽罩冰风洞试验相似准则的适用性,开展了旋转帽罩表面结冰过程研究,推导了旋转帽罩结冰相似准则。采用底面直径100 mm、锥角80°的旋转锥作为原尺寸模型,底面直径50 mm、锥角80°的旋转锥作为缩比模型,进行不同工况冰风洞试验。通过图像法采集了帽罩表面冰形,并将冰形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对比了原尺寸模型与缩比模型的结冰冰形。结果表明:对于明冰工况,帽罩前半部分冰形吻合较好,帽罩后半部分吻合欠佳;对于霜冰工况,全尺寸模型与缩比模型的冰形吻合良好。对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相似文献   
65.
针对火箭飞行工作中高空发动机燃料主管路系统防热罩存在热防护能力不足的问题,开展了高空羽流条件下的仿真计算和分析,依据温度计算值确定了防热罩紧固件在高温下抗拉伸强度低,在较高拧紧力矩条件下存在锌、镉脆断裂的薄弱环节,从而导致防热罩脱落。防热罩脱落后其内充填的隔热包覆材料被羽流吹落,燃料主汽蚀管连接法兰直接暴露在高温羽流环境中,高温导致法兰连接及密封失效从而产生燃料泄漏。针对防热罩热防护设计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完成了设计改进,采用头锥形防热罩、高温合金材料的紧固件和多层耐高温隔热材料捆扎包覆等设计改进方案后,经过了高温、振动、地面发动机热试车和飞行试验验证,未出现前述故障。  相似文献   
66.
为了分析相控阵天线波束展宽后对透波罩透波性能的影响,采用介质平板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针对机械扫描天线和平面相控阵天线开展透过介质平板的远场方向图仿真,获取两种天线下介质平板的功率传输系数,分析天线扫描角、波束入射角对功率传输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天线在一定波束宽度下,机械扫描天线平板功率传输系数与波束宽度无关,平面相控阵天线平板功率传输系数在小入射角下与波束宽度关系不大,在大入射角下,功率传输系数随着入射角的增大而迅速降低,且无法通过优化厚度改善。  相似文献   
67.
航空发动机旋转帽罩结冰表面换热系数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旋转帽罩表面的对流换热系数是结冰、防冰研究的重要参数,旋转帽罩结冰模拟中对流换热量和蒸发量都需要已知对流换热系数。为了获取旋转帽罩表面的对流换热系数,采用数值模拟对旋转帽罩结冰表面的对流换热系数进行了研究。首先验证了网格与计算方法的合理性和可靠性,在此基础上,对影响表面换热的因素进行了分析,计算了不同转速、来流速度、来流温度对锥角40°,锥高176mm的旋转帽罩表面换热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锥尖区域,来流速度的影响与转速影响相比占主导;除锥尖外的其他区域,转速对换热系数的影响占据了主导地位;来流温度对整个表面的换热系数均有影响。采用不同工况下的数值模拟结果,在锥尖区域建立了来流雷诺数与努赛尔数之间的关联式;在除锥尖外的其他区域建立了旋转雷诺数与努赛尔数之间的关联式。  相似文献   
68.
旋转帽罩结冰相似准则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研究航空发动机旋转帽罩结冰相似理论,在静止部件结冰相似准则的基础上,忽略次要因素的影响,建立了一种适用于旋转帽罩的结冰试验相似准则。利用建立的旋转结冰相似准则,通过数值模拟方法,对旋转帽罩缩比前后的水滴收集特性和结冰冰形进行了误差分析,并对此准则的可靠性进行评估。计算结果表明:用建立的相似准则所确定的参数对于全尺寸旋转帽罩转速分别为1kr/min和5kr/min时进行数值模拟。在全尺寸旋转帽罩及其1/2缩比模型上的对应区域得到的水滴收集特性和结冰冰形,误差约为2.7%和5.3%,表明选取缩比参数的方法是可靠的,并且提出的相似准则是有效的,对结冰风洞试验的理论研究和参数选取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9.
某改型温度测量探针结构气动特性试验与数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某型温度测量探针在使用过程中的测量误差,对探针滞止罩进行了结构改型设计。为清晰认识改型滞止罩结构气动特性和后续改进方案效果,分别对面积比为2、4和8的改型滞止罩进行了稳态数值仿真,并从静温恢复系数、速度分布以及气流流场分布情况对其气动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改进型滞止罩结构在较大面积比下可以满足最初设计要求,且面积比为8.1的结构气动特性较好。  相似文献   
70.
在航空发动机叶片设计过程中,需要进行叶片罩量优化来减小多种载荷引起的弯曲应力,改善其应力状况。为了提高叶片罩量优化设计效率,根据Kri gi ng近似模型和试验采样技术,提出了1种叶片罩量优化设计方法。利用序列采样方法逐步改善近似模型预测精度,然后在近似模型上进行全局寻优。结果表明:该方法简单易用,通过构造近似模型代替真实的物理模型,降低了计算成本,提高了优化效率。优化后的叶片最大等效应力减小了12.43%,有效地减小叶片的峰值应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