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6篇
航空   93篇
航天技术   9篇
综合类   7篇
航天   18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102.
论述了某发动机生产试车大纲与国家军用标准(GJB-359-87)中湿度修正基准的区别。根据该大纲中湿度修正曲线给出不同湿度下各参数的修正系数,分析了湿度修正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对目前使用的湿度修正提出了不同看法。  相似文献   
103.
大气湿度对发动机换算转速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实践表明,大气湿度的变化对发动机性能及其工作特性有一定影响,这种影响在高湿度高海拔地区地面试车时更明显。大气湿度对发动机换算转速影响的物理本质是随着湿度的变化使进入发动机的空气热物理性质也发生了变化,在分析这种影响的基础,利用相似原理推导出换算转速的大气湿度修正系数,并对某系列发动机经湿度修正与不经湿度修正的换算转速做了比较。  相似文献   
104.
武汉机场辐射雾的逐时能见度预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艳芳 《民航科技》2001,(1):51-52,58
根据相关性原理求证了武汉天河机场湿度与能见度的密切关系。在此基础上将辐射雾(能见度&;lt;2km)分级(降水型辐射雾、浓雾型辐射雾和浅雾型辐射雾),然后对各等级内逐时能见度的月平均值及逐时能见度变量月平均值进行统计分析,编制出计算逐时能见度的应用程序,由此客观自动地预报出武汉机场的辐射雾的逐时能见度。  相似文献   
105.
1.前言 复合材料湿热效应问题一直困惑着设计人员。60年代末到70年代中期,发表大量有关复合材料湿热效应的文献。近年来仍有不少这方面的研究资料,但具有工程实用价值的资料不多见。本文提供的复合材料层压板稳态湿度场及应力场分析方法,向工程实用化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相似文献   
106.
本文用中温固化环氧树脂,通过DSC、扭辫分析、凝胶时间、力学性能的测定,固化反应活化能的计算,研究了在混合树脂的过程中,环境温度对树脂的固化择应和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7.
采用三维针刺的碳纤维预制体,通过化学气相渗透方法制备具有一定密度的C/C复合材料,然后采用反应熔体浸渗方法进行后续致密化处理,得到高致密度的C/SiC复合材料,系统研究了材料的组织结构特征、刹车性能以及摩擦磨损机理.在纤维束内部每根C纤维单丝之间由化学气相渗透的碳充填形成致密的C/C区域,而在纤维束之间则主要由反应熔体浸渗法生成的SiC、残留Si和C组成.C/SiC复合材料具有非常优异的摩擦磨损性能,摩擦系数变化规律呈典型的马鞍状.平均摩擦系数为0.34,摩擦性能稳定,磨损率低(1.9 μm/次·面);摩擦性能几乎不受湿度的影响,湿态衰减仅为2.9%.在摩擦磨损过程中,C/SiC复合材料的表面能够形成连续稳定的摩擦面,磨损表现为典型的磨粒磨损.  相似文献   
108.
本采用装有小流量双径向扰流器混合杯式喷雾装置的二元矩形试验燃烧室,在常压及进口空气不加温条件下工作燃烧试验,研究了不同的双扰喷雾装置对燃烧室的出口温度分布质量的影响。试验经果表明:正确设计的双扰喷雾装置将明显改善燃烧室出口温度分布质量。这对我国新型航空发动机燃烧室的研制以及三大部件中短环形燃烧室的研制都有直接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9.
110.
《航空计测技术》2012,(3):77-78
一、会议宗旨 由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学会湿度与水分专业委员会、《计测技术》杂志社和中国计量测控网联合举办第十四届中国湿度与水分学术交流会。本次会议宗旨是促进我国湿度与水分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湿度与水分科学技术与经济的结合;提高湿度与水分计量与测试技术水平,为我国湿度与水分行业和领域工作者提供一个交流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