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5篇
  免费   66篇
  国内免费   27篇
航空   649篇
航天技术   39篇
综合类   65篇
航天   25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91.
92.
李冬云  常万全 《机场工程》2001,(4):18-18,35
作者结合实际施工,分析了施工中砼道面板掉边掉角的原因,如振捣,支、拆模等。并介绍了相应的防范对策,减少了掉边,掉角。对施工单位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3.
简要阐述了目前军内施工单位真空吸水的现状,对超厚砼板真空脱水工艺进行了分析,结合晋江机场施工现场,对真空脱水工艺运用在超厚砼板施工进行尝试。  相似文献   
94.
95.
机场水泥混凝土道面表面裂纹比较常见,依据表面裂纹产生的机理,分析了引起民表面裂纹的基本因素,提出了消除表现裂纹的主要措施,并在郑州薛店机场施工中具体应用,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96.
97.
98.
基于国家数值风洞风雷软件开源框架,设计开发了LES(Large Eddy Simulation)湍流模型,主要包括Fourier谱/有限差分方法 LES求解器和有限体积/有限差分方法 LES求解器。简要介绍了采用的不可压缩流动求解的投影法、Fourier谱/有限差分混合方法、亚格子模型等理论方法,给出设计的软件框架和计算流程,尤其说明采用的松/紧2种耦合模式。通过数值模拟不可压缩槽道湍流、亚临界雷诺数圆柱绕流、NACA0012临界攻角的低频振荡算例,验证求解器的计算精度和复杂湍流模拟能力。基于风雷开源框架设计的开源LES模型,具备高精度数值格式、亚格子模型、湍流统计等通用模块,可为国内学者提供一个LES湍流模拟研究的开放平台。  相似文献   
99.
为适应未来航空电气化的发展需求,研究了30kW级航空电驱动涵道风扇设计方法。涵道风扇性能设计基于航空发动机压缩部件设计流程。以推进系统总体性能为设计目标,完成了转子、流道以及短舱的气动外形设计。对各组成部件建立性能分析模型,评估全工况范围特性。涵道风扇结构设计采用风扇-电机一体化设计思想,简化连接方式的同时减少零件数。采用航空发动机结构强度分析方法,对涵道风扇各部件的应力、振动等特性进行评估分析。完成了30kW涵道风扇试制并开展地面和飞行试验研究。按照航空发动机整机试验方法,在整机试验台架完成涵道风扇地面性能试验。通过对比分析,试验结果与设计值误差在5%以内,验证了设计方法的有效性与正确性。涵道风扇配装轻型通航飞机完成了飞行试验,全系统工作正常,进一步验证了实际使用环境下涵道风扇的工作可靠性。  相似文献   
100.
基于Navier-Stokes方程开展了不同气动布局参数下的涵道风扇非定常气动特性数值模拟研究。首先,结合滑移网格方法建立了适用于涵道风扇流场求解的数值模拟方法,并基于NASA涵道风扇试验模型开展了气动性能计算验证。随后,基于所建立的CFD方法开展了涵道风扇气动布局参数对其气动特性的影响研究,揭示了悬停状态下桨尖间隙和桨盘/涵道轴向相对位置对涵道风扇流场与气动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较大的桨尖间隙对桨尖涡的抑制作用减弱,导致涵道风扇的气动性能大幅降低,同时,桨尖涡强度的增加极大地改变了桨叶尖部的压强分布;当桨盘由基准位置向涵道出口方向移动时,涵道内的诱导速度分布发生改变,涵道唇口处气流速度降低,唇口的负压峰值下降,导致涵道拉力减小,当桨盘位置由基准位置向涵道入口移动时,桨尖涡的卷起对唇口处流动的影响加剧,导致涵道拉力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