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0篇
  免费   263篇
  国内免费   141篇
航空   707篇
航天技术   183篇
综合类   106篇
航天   21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50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47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58篇
  2011年   58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62篇
  2008年   57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91.
92.
研究等离子体卡塞格仑抛物面隐身天线一体化设计的关键性问题。根据双反射面天线的经典理论设计公式得出卡塞格仑抛物面天线的设计参数,仿真计算传统卡塞格仑抛物面天线及等离子体卡塞格仑抛物面天线的辐射特性和散射特性。研究结果表明,等离子体卡塞格仑抛物面天线具有和传统金属反射体卡塞格仑抛物面天线一样的辐射性能,同时由于等离子体产生和消失的可控性,不工作时就只有介质外壳,具有极低的RCS,从而大大提高了反射面天线的隐身性能。  相似文献   
93.
化学气相沉积/渗透技术综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综述了化学气相沉积技术的最新发展,包括金属有机化合物化学气相沉积,等离子辅助化学气相沉积,激光化学气相沉积;同时介绍了三种用于制备工程材料的快速致密化化学气相渗透技术,包括强迫流动热梯度化学气相渗透,化学液相沉积,感应加热热梯度快速致密化技术。  相似文献   
94.
以等离子体的介质模型为基础,给出了等离子体双站RCS公式与计算实例;分析了等离子体电参量对欠密等离子体柱双站RCS的影响。  相似文献   
95.
液相先驱体转化法制备ZrC粉末及合成机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氯氧化锆、丙醇、丙三醇和乙酰丙酮等为基本原料合成了锆的有机先驱体溶液,采用液相先驱体转化法在1 500℃制备了ZrC粉末。运用FTIR对锆的先驱体溶液的组成、结构以及形成机理进行了分析,用XRD和EDS分析了粉末的形成机理,用SEM观察了粉末的形貌。结果表明,有机锆的先驱体溶液具有螯和的链状或网状结构;先驱体溶液干燥后的粉末呈蜂窝状结构,在不同热处理温度下获得面心立方的ZrC粉末。经过热力学计算结果表明,C还原锆的氧化物开始生成ZrC的最低温度为1594℃,实验温度低于理论温度,在1500℃时获得面心立方的ZrC材料。  相似文献   
96.
西方敌对势力借助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对我国进行文化渗透,是一个在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中值得关注的问题.通过对中外合作办学中文化渗透的途径、特点及其对我国国家文化安全的威胁的分析,认为与其他文化渗透途径相比,中外合作办学中的文化渗透具有更大的隐蔽性和更为明显的渗透效果,已对我国国家文化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应予高度警惕.  相似文献   
97.
常浩  叶继飞  周伟静 《推进技术》2015,36(11):1754-1760
为研究532nm和1064nm两种典型激光波长对纳秒脉冲激光烧蚀铝靶冲量耦合特性的影响,在建立的热传导模型和羽流膨胀流体动力学模型基础上,加入了在激光烧蚀过程中靶材吸收系数、热导率和反射率等光学和热物理参数的变化,考虑了形成的等离子体羽流对入射激光的屏蔽作用因素影响,从而建立了一个复杂的一维纳秒激光烧蚀铝靶冲量耦合物理模型。通过计算,获得了两种激光波长辐照下,烧蚀过程中烧蚀参数和物理参数的变化,分析等离子体羽流对入射激光的屏蔽效应,进一步分析得到对冲量耦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短波长激光不仅有利于激光与靶材的能量耦合,同时,短波长激光辐照下形成的等离子体羽流对短波长入射激光吸收率也较低,有利于提高靶的冲量耦合;在等离子体形成初期,即等离子体吸收率较低时,分别达到两种激光波长辐照下的最优冲量耦合。  相似文献   
98.
李俊荣  周抗寒  王飞  尹永利 《载人航天》2015,(2):121-124,129
介绍了国内外质子交换膜水电解技术的研究进展,讨论了阳极催化剂材料、膜厚度、电流密度对膜电极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利用高压水电解制氧测试平台分析了高压大功率质子交换膜水电解器的工作性能和长期运行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以Ir O2复合金属氧化物催化剂的膜电极,在80℃和1.0 A/cm2的条件下,电解单槽电压不大于1.75 V,水电解器氧气输出压力达到5 MPa,最大产氧量为3.6 Nm3/h,氧气纯度不小于99.5%,研制的水电解器具备在高压、大电流密度下稳定工作的能力。  相似文献   
99.
等离子体激励器通过产生的等离子加速气流,可以实现对流动的控制。单级等离子体激励器由于受到等离子体放电的物理限制,其控制作用较小;为了提高等离子体流动控制的效果,关于多级等离子体激励器的研究得到发展。采用图像采集和粒子示踪测速系统(PIV),对传统多级等离子体激励器和多级双极性等离子体激励器的放电现象以及气流加速进行研究,并通过流场速度分布计算等离子体激励器对空气产生的推力和吸力。结果表明:随着电压的升高,传统多级等离子体激励器产生的推力和吸力会逐渐减弱;而多级双极性等离子体激励器产生的推力和吸力均呈逐渐增强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0.
介绍了超精密平面磨床设计中的主要关键技术.主轴及X.Y.Z轴导轨均采用了气体静压成液体静压轴承,采用误差补偿技术对X.Y轴导轨误差进行补偿,三轴均由CNC系统控制.设计了分辨率为0.01μm的砂轮特殊微量进给装置,并应用了砂轮电解在线修整(ELID)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