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06篇
  免费   624篇
  国内免费   331篇
航空   2587篇
航天技术   239篇
综合类   313篇
航天   322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111篇
  2022年   98篇
  2021年   133篇
  2020年   149篇
  2019年   134篇
  2018年   99篇
  2017年   128篇
  2016年   154篇
  2015年   146篇
  2014年   151篇
  2013年   127篇
  2012年   171篇
  2011年   188篇
  2010年   165篇
  2009年   150篇
  2008年   160篇
  2007年   136篇
  2006年   118篇
  2005年   98篇
  2004年   80篇
  2003年   82篇
  2002年   59篇
  2001年   56篇
  2000年   71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41篇
  1997年   57篇
  1996年   41篇
  1995年   37篇
  1994年   44篇
  1993年   45篇
  1992年   42篇
  1991年   31篇
  1990年   30篇
  1989年   35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依据对涡喷8发动机修复喘振排故的实践,提出改变进口导叶叶尖尾缘局部角以改善发动机喘振裕度的方法,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62.
Re数对细长旋成体非对称涡及气动力特性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细长拱柱旋成体大迎角绕流不同截面测压结果分析,探讨了绕流舶数对非对称涡结构和气动特性的影响,得出舶数不仅影响分离线位置和绕流流态结构,而且影响边界层的绕流特征及其分离涡的强度,非对称性的出现与细长体两侧边界层的绕流特征和分离涡的强度不等存在密切的关系。特别是在同种流态下,两侧边界层的绕流特征和分离涡强度不等是造成侧向力的主要原因;在两侧不同的流态下,转捩不对称是产生大侧向力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3.
提出了一种采用μ方法分析多变量飞控系统稳定裕度的新方法,并通过在回路中添加对角乘性摄动矩阵,建立了多变量系统鲁棒稳定裕度与经典的幅值-相角裕度之间的对应关系,给出了二者的对应关系图。最后,以某型飞机横侧向回路为例,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64.
机载雷达罩电性能计算分析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概括介绍了几何光学法和物理光学雷达罩电性能计算分析技术的基本原理、方法、使用条件及 特点,并推出一种适应复杂形状机头雷达罩电性能计算分析的新型物理光学法/矩量法混合分析技术。  相似文献   
65.
雷诺数对压气机及双轴涡喷发动机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相似文献   
66.
声激励增升效应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二元后台阶低速风洞实验表明,用内部声激励控制脱落旋涡能够获得有利的增升效应。实验还得出激励频率、旋涡自然脱落主频及旋涡脱落主频之间的关系;并给出了模型表面压力随声压级及频率变化的规律。本文将对二元翼型及三角翼等内部声激励的应用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67.
计及尾涡收缩的螺旋桨滑流计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常见计算螺旋桨滑流流场方法中,很少计及桨叶面附近必然存在的尾涡收缩。本文采用升力面涡格法,建立一种三维自由尾涡模型。构造一种松弛迭代格式,通过迭代获得收缩尾涡模型,计算相应的滑流流场。  相似文献   
68.
本文针对陆航某团发生的发动机涡轮转子卡滞故障,从分析故障现象和有关数据出发,查出了卡滞故障发生原因,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69.
细长尖头旋成体大迎角非对称涡系结构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采用数值计算方法,对细长尖拱旋成体大迎角背风侧非对称涡系结构以及与沿轴向交变的侧向力分布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求解的是N-S方程,采用Jameson中心格式,湍流采用修正的B-L模型.通过数值模拟揭示了在头部开始产生非对称涡,形成二次涡的机理以及在背风侧形成集中涡的过程.从而说明了采用集中涡来模拟这类流场的正确性,表明了二次涡对多个脱体集中涡形成的贡献.  相似文献   
70.
跨音速压气机中的涡结构与失速机理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一种新的涡识别方法应用于压气机流场的分析.该方法采用应变率张量和旋转张量的第四不变量,具有在识别流场中涡的存在的同时,分析该处涡处于拉伸(生成)或松弛(溃灭)状态的能力.通过将该方法与传统的动压头和流线、速度矢量等分析方法的结合,本文对所研究的跨音速压气机的失速过程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