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5篇
航空   46篇
航天技术   1篇
综合类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1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为了获得能够模拟高参数涡轮叶片内冷通道换热效果的模型,数值模拟了旋转状态下U型通道内的流场和温度场,比较了数值模拟与实验的结果。结果表明:所采用的计算程序和模型与实验结果吻合。旋转状态下,通道内各面换热的变化是和通道内流场的变化密切相关的;哥氏力在垂直于旋转半径截面上的不均匀分布引起流动较大变化,对通道内各面换热的影响比较大。哥氏力的作用较大幅度强化指向面换热,小幅强化两侧面换热,而弱化背向面换热。对于带肋通道,总体上阻力系数随着旋转速度的增加而升高。  相似文献   
12.
涡轮机匣换热实验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为了得到涡轮机匣内部壁面的换热规律,用瞬态液晶测量方法对某型涡轮机匣上表面的换热分布进行了全表面测量.机匣具有包括冲击、凹槽、阵列孔抽吸等的复杂结构,实验结果表明,射流冲击是造成上表面传热系数增强的主要因素,在冲击影响区域换热较强,其余区域换热较弱.实验结果对涡轮机匣内部流动换热计算、温度场计算、叶尖间隙控制具有重要的...  相似文献   
13.
设计了实际尺寸高压涡轮(HPT)主动间隙控制(ACC)系统机匣组件试验件,模拟ACC系统在高温、高压条件下的工作状态,研究了HPT机匣的温度分布规律,以及机匣温度随冷气雷诺数的响应特性,验证了供气总管及冲击冷却管的流动特性。结果显示:供气总管压力分布均匀,冲击冷却管从进气端至封闭末端的沿程压力逐渐升高,但管内压力随冲击冷却管开孔面积比的增大而接近一致;当ACC系统不工作和工作时,机匣周向单点温度与平均温度最大相对偏差分别为48%和58%;而在ACC系统工作时,随冷气雷诺数的变大,涡轮外机匣温度能显著降低,试验工况中,机匣各冷却部位平均温度的降幅可达16%~37%,达到预期效果。基于试验测试数据,验证并改进了HPT机匣组件换热分析模型,该模型具有较高精度和良好适用性。   相似文献   
14.
A transient measurement technique by using narrow-band thermochromic liquid crystal (TLC) is employed to determine temperature and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 (HTC) distribution on inner surfaces of the typical lamilloy configurations. With this technique, both local HTC distribution and average HTC distribution could be obtaine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variation of the porosity ratio, the one that the area of impingement holes divided by that of the plate, has a great effect on the HTC distribution on the inner surfaces. Heat exchange of inner surfaces varies directly as the porosity ratio. The impingement Reynolds number ranges from 20 000 to 50 000. The average HTC of inner surfaces bears a linear relationship with the Reynolds number.  相似文献   
15.
涡轮叶栅叶尖间隙流实验研究(英文)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effects of some factors on the tip clearance flow in axial linear turbine cascades. The measurements of the total pressure loss coefficient are made at the cascade outlets by using a five-hole probe at exit Mach numbers of 0.10, 0.14 and 0.19. At each exit Mach number, experiments are performed at the tip clearance heights of 1.0%, 1.5%, 2.0%, 2.5% and 3.0% of the blade height. The effects of the non-uniform tip clearance height of each blade in the pitchwise direction are also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at a given tip clearance height, generally, total pressure loss rises with exit Mach numbers proportionally. At a fixed exit Mach number, the total pressure loss augments nearly proportionally as the tip clearance height increases. The increased tip clearance heights in the tip regions of two adjacent blades are to be blame for the larger clearance loss of the center blade. Compared to the effects of the tip clearance height, the effects of the exit Mach number and the pitchwise variation of the tip clearance height on the cascade total pressure loss are so less significant to be omitted.  相似文献   
16.
在喷管喉部后方注水,使喷喉临界状态在一定范围内不随出口环境的压力而变化,并对其流动特性进行了分析。在一维定常流动假设的基础上,采用控制容积法建模,在一定参数范围内选代计算喷管背压、喷水量与喷管几何参数之间的数值关系,并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7.
涡轮机械转子/密封稳定性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流体密封对转子稳定性的影响。阐述了基于体积流模型和流场计算的稳定性分析方法,及利用密封结构设计对转子动态特性进行主动控制的方法,指出了转子/密封稳定性研究的发展趋势:一是发展适应性强的流体流动和转子动力特性分析的数值计算技术,在转子设计阶段进行流体诱导稳定性分析;二是利用密封刚度阻尼特性。改善转子动态特性。  相似文献   
18.
涡轮机叶片振动的非接触测量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现代工业中广泛使用着各种类型的涡轮机械 ,它们叶片的振动强度是研制过程中最复杂和最重要的问题。因此准确地测量叶片实际振动的频率和振幅成为涡轮机械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文中介绍了旋转叶片传统的测量技术 ,以及近几年来欧美国家正在研究的非接触式旋转叶片振动测量技术叶端定时测量技术。针对某应用对象的测量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9.
结合航空发动机高压涡轮机匣优化设计绿带项目,通过对高压涡轮机匣结构因素的优化,改善了转子与静子间的热匹配特性,保证了该型涡轮小叶尖间隙设计,阐述了六西格玛设计的方法和工具在航空发动机预先研究中的运用。通过应用客户需求分析、产品质量屋模型和试验设计分析等,确定了机匣的关键设计因子和传递函数,并通过仿真计算表明设计满足产品使用要求。采用的方法具有通用性,对航空发动机同类产品的六西格玛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考虑某膨胀涡轮转子具有不对称支承刚性及不对称阻尼等特点,针对转子具体结构形式进行适当简化得到计算模型;采用考虑刚性、阻尼、集中质量耦合的传递矩阵与匀质轴克雷洛夫函数精确解的传递矩阵,同时考虑轮盘不平衡偏心引起的强迫激振、x-y两个方向的振动耦合,计算该转子的临界转速与振型,并分析计算结果;用简单算例对程序进行验证,将简单盘的程序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