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篇
  免费   18篇
航空   136篇
航天技术   1篇
综合类   9篇
航天   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81.
为加快某型发动机的研制进度,保证其可靠工作,以现有发动机成熟润滑系统为基础进行润滑系统改进设计.为评估供油系统工作情况,利用英国流体系统仿真软件Flowmaster对供油系统进行部件级和系统级流量仿真分析.重点对系统中调压活门和调压差活门的溢流特性、压力与流量的关系进行仿真分析,得到满足系统循环量要求的调节量,根据仿真结果对系统各处喷嘴和节流嘴尺寸提出改进建议,包括调整前轴承腔8处喷嘴尺寸和附件机匣节流嘴尺寸等.  相似文献   
82.
季宇轩  苏纬仪  张堃元 《推进技术》2016,37(11):2023-2030
研究了活门动态运动辅助进气道起动的过程。采用非定常模拟、动网格技术研究了旋转活门对二元高超声速进气道起动过程的影响,探索了在活门上开缝,利用活门前高速来流冲击的方法来抑制分离区的发展。结果表明,Ma∞=4时,活门辅助起动效果不理想,动态运动过程中进气道始终不起动;Ma_∞=5时,初始状态中,进气道内建立起超声速流场,活门贴壁的最终状态虽然内收缩段存在分离区,但是进气道成功起动。同时发现,活门后分离区是导致进气道不起动的主要因素。在铰接点处开缝时,可以有效抑制分离区,保证进气道起动。  相似文献   
83.
以某型飞机一起着陆时未能正常放出阻力伞故障为切入点,阐述了该型飞机阻力伞抛放控制电路工作原理,建立故障树,分析了可能导致该类问题的故障成因,并详细记载了故障排查过程,为同类故障的检查防范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4.
针对超燃冲压发动机从助推到接力工作的过渡状态,根据侧压式进气道从完全关闭到全部开启的工作要求,提出了一种新的变几何设计方案,即可变唇口活门方案.采用数值模拟和实验研究的方法,研究了发动机在工况变化的过渡过程中,可调唇口对进气道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该方案可以实现进气道的启闭.在数值模拟的基础上,设计了一个唇口活门遥控调节的侧压式进气道模型,完成了这种变唇口侧压式进气道模型的Ma为3.85风洞试验,证明该进气道在设计起动马赫数Ma为3.85下能够正常开启并起动工作,验证了该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5.
针对一架波音737NG飞机多个航段引气跳开故障,从系统及部件角度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采取相应排故措施,为此类故障的处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6.
通过对B737-300飞机空调系统工作原理的说明,提出并论证一种能快速巧妙地判别空调系统中空气循环机或组件活门故障的方法。  相似文献   
87.
针对航空发动机加力锁定功能需求,以AMESim为仿真平台,采用功能划分的方法对加力锁定功能模块进行分析,确定间隙泄漏是决定加力锁定功能的主要因素.制定了加力锁定控制设计方案,在加力锁定活门上增设密封件解决间隙泄漏;采用磨粒流去除衬套油路孔孔口尖边毛刺,调整加力锁定活门阻滞力,解决密封件过孔问题.实现了加力锁定功能,突破...  相似文献   
88.
89.
在发动机运转过程中,如果滑油系统工作不正常,将对发动机及其部件寿命造成影响,甚至导致发动机空中停车,影响飞行安全。本文介绍了奖状560XLS飞机PW545B型涡轮风扇发动机滑油系统的常见故障,并提出了维护建议。  相似文献   
90.
信息化建设是技术不断改进,不断融入企业业务能力的过程,这个过程也正是企业核心能力提升、管理模式变革的过程。将信息化建设与业务流程结合起来,促进业务流程的再造、变革,使其规范化、优化。首都航天机械公司的活门、发动机装配信息化建设,是信息化在企业深化应用的一次探索,对于军工企业应对研制与批产并重的多任务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