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7篇
航空   142篇
航天技术   9篇
综合类   19篇
航天   39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201.
碳纳米管表面硝酸氧化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TEM、XPS、XRD、SEM等测试手段对硝酸处理前后的碳纳米管(CNTs)的状态、结构特性、分散特性及复合材料的端面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浓硝酸氧化处理后CNTs表面的活性官能团有明显增加,CNTs在极性溶剂中分散的均匀性、浓度和稳定性得到提高,在复合材料中的分布均匀性及与树脂的界面结合能力也得到改善,表明浓硝酸氧化是实现CNTs表面改性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2.
基于锂离子电池温降指数的细水雾添加剂筛选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对比细水雾添加剂抑制锂离子电池热失控多米诺效应的效果,提出锂离子电池火灾温降指数模型及其测试方法。利用自主设计的锂离子电池热失控实验平台开展含不同添加剂细水雾抑制多米诺效应实验,确定每种添加剂作用后的温降指数,对每种添加剂的作用机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加入添加剂后温降指数明显增大,表明添加剂可显著提高细水雾阻断热失控连续传播效果;无机盐类添加剂作用后抑制效果高于表面活性剂类添加剂,主要增强了细水雾的化学灭火作用;进一步对比温降指数发现,几类样品中NH4H2PO4加入后细水雾抑制效果最好。利用温降指数对细水雾添加剂抑制热失控多米诺效应进行评估,为筛选细水雾添加剂灭火剂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3.
针对某型弹用发动机燃油液压机械系统搭建的高保真模型存在的结构复杂,并导致其交互性、可扩展性差且难以演示的问题,采用活性能量指数的方法分析简化其 AMESim 模型,同时基于 MATLAB/GUI 设计了燃油调节器仿真界面,实现了燃油调节器可视化虚拟仿真平台的构建。结果表明:该可视化界面友好、操作简便,能够直观反映燃油调节器的调节功能,为辅助用户设计和分析提供了良好的交互性和可扩展性。  相似文献   
204.
说明了航空产品的电镀中添加剂维护的重要性,分析了国内外电镀标准中添加剂的维护内容,并对电镀标准的修订和审核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05.
为研究贫燃条件下当量比对交流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辅助起爆的影响,采用松耦合方法仿真求解了当量比分别为1.0,0.8及0.6三种条件下氢氧预混气体起爆过程,对比研究了放电产物时空分布特性、不同阶段爆震管内流场参数分布、起爆时间和距离以及推力壁动态历程。结果表明放电产物在同一周期内的时空分布形态不随当量比改变而变化,但随着当量比下降,各主要活性粒子的密度增大,增幅则降低。随着管内流速上升,等离子体对流场结构的改变更加明显,加速了形成稳定爆震波的各个子过程;不同工况下等离子体都缩短了起爆时间和距离,但当量比越低,缩短程度越小。对推力壁受力的动态分析也显示等离子体对流场演化的加速效果随当量比减小而减弱,不过其受力大小与等离子体无关。在本文贫燃条件下出现低当量比不利于等离子体发挥作用的原因包含两点,一是燃料占比降低带来的不利影响大于等离子体助燃的效果,二是放电区域尺寸有限。  相似文献   
206.
为了获得高效抗病毒活性的猪α-干扰素蛋白,采用PCR法扩增获得猪α-干扰素基因完整的开放阅读框(ORF),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PICZαC-IFN,电击转化毕赤酵母感受态细胞X33.挑阳性菌落诱导表达,离心取上清,SDS-PAGE和 Western-blotting分析,可见1条相对分子质量约19 400的清晰蛋白条带,与理论值相符,表明表达产物为猪α-干扰素.在Vero细胞上检测该干扰素抗VSV的活性为4.04×10~6 IU/L.  相似文献   
207.
208.
采用浸提、索氏提取、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等技术制备鹿药提取物,包括:鹿药水提液、醇提液、醇提水溶液,醇提液浓缩后经大孔树脂柱水洗后依次用φ为30%、50%、70%、90%的乙醇洗脱分离得到Ⅰ、Ⅱ、Ⅲ、Ⅳ4部分干物质,从Ⅲ中分离得到5个黄酮类化合物:3-甲氧基-8-甲基槲皮素(A)、8-甲基木犀草素(B)、3′-甲氧基木犀草素(C)、木犀草素(D)和槲皮素(E).采用邻二氮菲-Fe~(2+)-H_2O_2氧化法测定鹿药提取物抗氧化清除羟基自由基(HO·)的能力,结果表明,在试验浓度范围内,除鹿药醇提液之外,其他提取物制备液都具有清除HO·的作用,清除率23.30%~98.07%,其中5个黄酮单体化合物清除HO·的能力较强,且随浓度增大清除作用增强,并且作用强度明显好于对照维生素C.可见鹿药中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成分.  相似文献   
209.
将氟虫腈与3种端炔氯氨基甲酸酯反应,合成了3种含氨基甲酸酯结构片断的端炔氟虫腈,探讨了其合成条件,结果表明,KOH和四丁基碘化铵(TBAI)[n(KOH)∶ n(TBAI)=20∶ 1]与CH2Cl2的组合为理想的反应体系.在此条件下,3种目标化合物的产率分别为71%、64%和75%.杀虫活性测定结果表明,3种目标化合物对白蚊伊蚊Aedes albopictus、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和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的杀虫活性稍优于氟虫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