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2篇
  免费   235篇
  国内免费   90篇
航空   1094篇
航天技术   67篇
综合类   91篇
航天   9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61篇
  2020年   60篇
  2019年   65篇
  2018年   47篇
  2017年   66篇
  2016年   65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61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66篇
  2011年   78篇
  2010年   68篇
  2009年   55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201.
脉冲爆震发动机孔板型气动阀工作特性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流动显示和压力测量两种手段对应用于脉冲爆震发动机的三种不同阻塞比孔板型气动阀进行了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存在燃烧的流场里,孔板型气动阀具有较强的阻隔压力波动的能力;然而对于采用自适应供油的脉冲爆震发动机,发动机点火后,由于压差,燃油液雾必然向上游流动,孔板型气动阀将处于可燃混合物中,较强的燃烧火焰穿越孔板时,孔板将担当起射流点火的作用,从而加速火焰的传播,最终破坏孔板阻隔压力回传的作用;增大孔板阻塞比可以减少燃油液雾的反流量,这有助于爆震室对进气系统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2.
为有效抑制涡轮转子叶尖泄漏并改善叶尖热负荷,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5种叶尖肋条结构的高压涡轮带气膜冷却突肩叶片流场进行计算,评估了不同叶尖肋条结构的气热性能。结果表明:在叶尖增加肋条结构能够有效调控叶尖空腔涡、刮擦涡、肋后涡和冷气肾形涡的路径,从而起到减小叶尖高表面传热系数区,提高叶尖平均气膜冷却效率的作用,同时有效降低了叶片压力侧前缘进入的泄漏流量,使得总压损失系数下降。凹槽尾缘压力侧半肋条结构具有最佳的气热性能,对泄漏流的阻碍作用最好,与无肋条情况相比,其叶尖平均表面传热系数降低了20.1%;平均气膜冷却效率提升了24.3%。  相似文献   
203.
通过将径向、止推螺旋槽动压气体轴承相结合,建立了混合式动压气体轴承的润滑分析模型。阐述了其结构特点与润滑机理,建立轴承无量纲稳态Reynolds控制方程。提出混合式动压气膜压力耦合计算方法,推导气膜压力差分表达式,定义边界条件,构建气膜压力分布的数值计算方法。以最大径向承载力为目标优化结构参数。基于最优结构参数建立轴承气膜有限元模型,运用CFD分析轴承转子系统受不同冲击载荷时径向稳定性变化规律,研究混合式动压气体轴承动态特性与可靠性。搭建混合式动压气体轴承试验台,验证数值计算方法和有限元仿真分析的正确性。结果表明:提出的压力耦合计算方法可以准确地计算分析稳态气膜压力分布、承载力和承载性能,有限元仿真能更好地模拟动态流场变化,计算分析动态承载力、动态特性系数和稳定性。高转速下混合式气体轴承承载力、稳定性较好,对单向阶跃力、单向矩形力的抗冲击能力强,可靠性强。混合式动压气体轴承在优化承载性能与刚度的同时,应考虑抗冲击特性和稳定性以提高轴承的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204.
205.
206.
介孔薄膜是介孔材料中的一种重要材料形式.根据介孔基纳米复合薄膜制备科学及非线性光学性能研究现状,基于相似相容原理、离子交换、无电沉积、电沉积、沉积-沉淀等新方法设计在介孔薄膜中实现金属与半导体纳米粒子高效及高分散性组装的系列结果,重点分析了合成纳米复合薄膜材料的非线性光学性质,研究了外场环境,特别是强磁场条件下的热处理过程对纳米金负载介孔基纳米复合薄膜结构与非线性光学性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7.
208.
209.
针对具有典型的高精度柱面密封孔特征的某类航空舵机壳体的加工方法,通过分析识别其加工难点,针对孔精加工的工艺路线、切削参数、刀具应用、装夹方案展开研究,提出了合理的工艺改善方案,提高了该类型产品的加工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2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