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篇
  免费   56篇
  国内免费   4篇
航空   163篇
航天技术   3篇
综合类   13篇
航天   1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3 毫秒
91.
定向结晶气冷涡轮叶片应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利用大型非线性有限元通用程序对定向凝固结晶的气冷叶片进行了热弹性分析。对DZ-22材料性能常数进行了分析和确定。建立了横观各向同性的本构模型。根据叶片模型和最大工作状态选用八节点三维元计算了离心应力、热应力和总的当量应力, 作了相应的前后置处理。   相似文献   
92.
应用气泡雾化喷嘴的煤油超声速燃烧试验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在直联式超声速燃烧试验台上应用气泡雾化喷嘴,煤油当量比0.97和0.33分别使用氢气、空气和氮气为起泡气体进行了煤油超声速燃烧试验.在多种工况下实现了煤油的稳定燃烧.研究发现:凹槽火焰稳定器通过制造高温低速漩涡区增加煤油在燃烧室内的停留时间,并使煤油得到充分加热从而实现煤油的点火和稳定燃烧.通过气泡雾化喷嘴加入少量氢气,由于氢气进入燃烧室后迅速自燃释放热量,能够提高煤油的燃烧性能,使得煤油能够在无凹槽火焰稳定器的条件下稳定燃烧.   相似文献   
93.
离心力场下V型火焰稳定器火焰稳定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考察离心力场下V型火焰稳定器的火焰稳定性,通过弯曲管道模拟离心力场下的燃烧条件进行实验,利用数值模拟对冷态流场进行模拟作为辅助分析工具,并且和相同条件下直管内的燃烧特性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由于弯曲管道和离心力场影响了火焰稳定器后的流场导致低速回流区产生畸变,回流量减小,离心力场下V型火焰稳定器火焰稳定性相比常重力场下较差.而贫油熄火极限随着离心力加速度系数G的增大而减小.   相似文献   
94.
近年来,学术界认为中产阶级是社会的"稳定器"、"平衡轮"、"缓冲器"的理论观点曾一度极为"流行",然而来自西方的这一理论观点虽给我们提供了一种理想的中产阶级"类型",在理论上构建了一种文化话语权,但比照现实可以发现他们是脆弱与焦虑的,中产阶级的"美国梦"、"欧洲梦"正在破灭.  相似文献   
95.
激波对凹腔火焰稳定器流场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潘余  王振国 《推进技术》2008,29(4):417-421
为揭示激波对超声速流中凹腔流场的影响规律,在超声速流中利用长9 mm,坡度为23°的斜坡产生激波。组合利用高速摄影仪和纹影仪,采用碘钨灯、连续激光和脉冲激光作为光源,摄像曝光时间分别为1 m s,8 us,8 ns,获得了斜坡激波入射在单个凹腔中部、中后部和后部,以及激波入射在不同构型凹腔相同位置的流场纹影图像。结果表明,凹腔自由剪切层在受到激波撞击后,在入射点前会发生弯曲而偏向主流,在入射点后加速发展和破碎;激波入射点靠近前沿则引起凹腔前沿激波的增强,靠近凹腔后沿导致再附激波减弱。  相似文献   
96.
为了验证尾缘吹气火焰稳定器在更宽工作范围内的燃烧性能,对其燃烧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在更宽的应用条件下不同尾缘射流速度、尾缘射流当量比及来流速度等因素对燃烧效率的影响;并与常规V形稳定器的燃烧性能进行了对比,获得了更宽工作范围内上述因素对吹气稳定器性能的影响规律.与较窄范围内的相应实验规律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以上因素对燃烧性能的影响趋势大致相同,但某些方面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97.
开孔沙丘驻涡火焰稳定器总压损失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试验研究了开孔的沙丘驻涡火焰稳定器的总压损失。结果表明,和常规V型火焰稳定器规律相反,开孔沙丘驻涡稳定器比无孔的总压损失系数增大28%。流场分析结果证明开孔沙丘驻涡稳定器总压损失增加是由于从孔进来的气流,破坏沙丘驻涡稳定器型面形成的最佳回流区气流结构,增加了稳定器出口流场的不均匀  相似文献   
98.
通过数值模拟了后体角为60°,120°和180°三种尾缘吹气稳定器的回流区,试验测试了后两种稳定器的冷态雾化场、贫熄边界和燃烧效率,从而研究了尾缘后体角改变对其燃烧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由于后体角直接影响回流区大小和雾化质量,从而影响稳定器的燃烧性能.燃烧试验表明120°尾缘吹气稳定器贫熄边界和燃烧效率优于后体角为180°的稳定器和槽宽大50%的V型稳定器.   相似文献   
99.
外涵引气加力喷油杆冷却特性模拟实验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根据实际需要,提出了新型外涵引气双层壁喷油杆的结构方案.共设计了不同结构尺寸的8种新型双层喷油杆冷却套,在流动特性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其换热特性和高温工况下流动性能进行了对比实验.综合其引气和冷却性能,对比八种尺寸套管,选取了较为合适的冷却套管结构尺寸.并对这种尺寸的套管进行了油杆内壁温度沿杆高的变化、油杆内壁温度随冷却气总压的变化及油杆内壁温度随套管进口雷诺数的变化的研究.实验表明:可以有效从外涵引气(压差850 Pa时,引气量9 g/s),能够较大降低油杆内壁温度(冷却效率0.7以上).   相似文献   
100.
航空发动机加力燃烧室技术及新颖结构方案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传统发动机加力燃烧室都采用V型火焰稳定器组织燃烧,自加力出现到第三代发动机,该方案一直得到了广泛应用。随着新一代歼击机性能指标的提高,发动机加力燃烧室需要新的突破才能满足更高推重比的要求。本文介绍了第三代、第四代发动机加力燃烧室的结构方案,并根据新一代加力燃烧室一体化设计思想,介绍了新颖加力燃烧室的结构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