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1篇
  免费   86篇
  国内免费   51篇
航空   683篇
航天技术   34篇
综合类   54篇
航天   47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主要从扭矩法的角度对刀具铣削工件时破损的监测进行了较深入的理论探讨和试验研究。在分析其数学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采用相邻齿周期峰值变化率作为特征信号这一新的信号处理方法,并自行开发研制了刀具破损实时监测系统。  相似文献   
82.
重点介绍固定齿盘和围绕齿盘产生机-电合-的故障,以及实践应用中的改进。  相似文献   
83.
针对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采用的圆弧形燕尾榫连结构,设计了缩尺的双榫头疲劳试验件及其试验夹具。开展了不同载荷水平下的低循环疲劳试验,并对比了表面强化对试验件疲劳特性的影响,给出了可初步用于设计的疲劳寿命S-N曲线。研究表明:圆弧形燕尾榫头试件的疲劳失效形式为微动磨损导致的疲劳断裂;相同疲劳载荷水平下,表面强化试验件的疲劳寿命比未强化试验件的高40%~65%;不同载荷水平下的试验结果基本符合Miner累积损伤准则。  相似文献   
84.
零件在外圆磨床上加工时受两个力的作用,一是受零件磨削力的影响,二是受外圆磨床尾座对顶力的影响,尤其细长杆零件受力变形较为明显。为了在加工过程中避免零件变形而影响加工精度,通过使用ANSYS对零件进行有限元分析,控制两个方向力的大小,并对这两个方向力进行逐一分析,并配合高速磨削加工,确定进刀量、磨削速度、零件转速及对顶力等磨削参数,并对上述分析方法进行延伸扩展。  相似文献   
85.
以某型涡扇发动机篦齿盘均压孔裂纹真实件为研究测试对象,从盘件受力特性、故障件裂纹萌生区域微观表面加工流线、夹杂物等方面分析了裂纹萌生的原因,并提出了维修和制造中可以减少裂纹发生的技术措施,以资后续改进。  相似文献   
86.
电解加工在航空航天装备的核心部件制造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为了满足这些高科技产品的发展需求,它的加工精度需要进一步提高。电解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氢气、温升及去除物,会显著影响加工间隙中电解液电导率的分布,并降低加工精度。脉动态电解加工将工具振动与脉冲给电优化耦合,改变了间隙状态,提高了精度和稳定性。拷贝式、旋印式、削边电极线切割式等3种脉动态电解加工形式分别对应叶片类、机匣类、榫槽类结构的加工表现出很好的工艺效果。  相似文献   
87.
针对非圆等距型面轮廓磨削加工存在表面质量差的问题,建立基于恒磨除率X-C轴联动磨削理论模型。选用陶瓷CBN砂轮进行三弧段非圆等距型面轮廓的高速磨削正交试验,探究砂轮线速度、工件速度和磨削深度对磨削比能、切向磨削力、磨削温度、表面粗糙度的影响规律。分析表明,砂轮线速度对切向磨削力、表面形貌的影响最大,磨削深度对磨削比能、磨削温度、表面粗糙度的影响最大。进行表面形貌观测未探测到明显的磨削烧伤区域,证明恒磨除率X-C轴联动磨削方式可用于非圆等距型面轮廓磨削加工。  相似文献   
88.
89.
90.
断续缓磨射流冲击强化磨削弧区换热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深切缓磨时磨削烧伤机理的分析,提出高压射流冲击强化磨削弧区换热新构想,并通过断续缓磨射流侧向冲击弧区的磨削实验显示其换热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