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篇
航空   32篇
航天技术   5篇
综合类   4篇
航天   1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刘涛  李洋 《推进技术》2018,39(11):2499-2507
为研究侧向冲击入流对于涡轮转子叶片内部冷却结构的影响,针对带侧向冲击入流的叶片尾缘简化的楔形通道开展实验研究。实验采用铜块加热法,在Re=5×10~3~1×10~4和Ro=0~0.54内实验研究了通道内展向及流向的换热特性。结果表明,静止下的侧向入流冲击导致通道中部和内侧区域换热显著强于外侧区域,而旋转导致展向换热差异增大。通道中段局部换热随旋转数增大呈现典型的先减弱后增大的趋势,且对应最低换热水平的临界旋转数随着径向沿程的增大而减小。相比静止通道,旋转通道内的平均换热水平最大下降15%左右(Ro≈0.15),最高相比强化20%左右(Ro≈0.55)。  相似文献   
32.
纤维夹角和铣削参数对CFRP铣削力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为探索CFRP铣削加工中出现的分层、崩边等表面缺陷形成机理,对CFRP进行铣削加工实验。基于单因素实验法获得了纤维夹角对CFRP铣削力的影响规律,基于中心复合曲面设计,获得了硬质合金刀具铣削CFRP过程中铣削速度、每齿进给量和铣削深度对铣削力的影响规律,并构建了铣削力的预报模型。实验结果表明:纤维夹角在0°~90°,铣削力随纤维夹角的增大而降低,而在90°~180°,铣削力随纤维夹角的增大而增大。f_z和a_e对三个方向铣削力影响都较为显著。v_c对y向和z向铣削力影响较为显著,而对x向铣削力影响不显著。铣削力随三个铣削参数的升高而增大,其中每齿进给量对铣削力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33.
楔形螺纹连接件独特的结构形式使其较标准螺纹连接件具有更良好的抗振防松性能。文章从楔形螺纹防松技术原理出发,研究楔形螺纹紧固件预紧力矩设计方法,并通过振动试验验证预紧力矩设计值下的楔形螺纹紧固件防松效果,给出不同规格楔形螺纹预紧力矩设计值。经试验验证,其中的力矩系数范围分别选0.13~0.15 (有润滑状态)和0.20~0.25 (无润滑状态下),45#钢M6和M8楔形螺纹预紧力矩值能有效紧固;可用本文方法设计其他材料及规格的楔形螺纹预紧力矩值。  相似文献   
34.
环水平弧虹     
《飞碟探索》2014,(7):33-33
这朵云为何如此五彩缤纷?因为远方卷云内的小冰晶把阳光散射成了虹。这种与地平面平行的环水平弧虹,因其形似火焰,又被称为火彩虹。要看到这种环水平弧虹,需要天空中存在卷云,而且太阳与云层的夹角恰好是58°,此外,卷云内还要有无数水平排列的扁平六角形冰晶,以相同的方式一起折射阳光。  相似文献   
35.
通过300M钢楔形试样镦粗试验,研究了不同锻造温度、不同保温时间和不同变形量对该材料低倍组织的影响,分析得出了300M钢锻造粗晶临界温度和临界变形量;并试验研究了300M钢低倍粗晶细化的有效方法.结果表明:(1)300M钢锻造时奥氏体晶粒粗化临界温度TGC为1050℃;(2)因锻造温度过高所形成的低倍粗晶,通过合适的变形量或热处理能够予于有效消除;(3)保温时间长短对低倍粗晶没有明显的影响;(4)在0%~5%之间存在晶粒粗化的临界变形量,这一临界变形程度是锻造时必须控制的最小变形程度.  相似文献   
36.
以波箔型动压气体止推轴承为研究对象,建立变截面气膜间隙润滑模型,研究了有无黏性耗散时动压气体止推轴承间隙压力场及温度场分布,获得几何参数以及转速对轴承间隙气膜压力和温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考虑黏性耗散时,在收敛段末端和平直段外缘形成高温区;无黏性耗散时,轴承气膜高温区位于收敛间隙末端;轴承气膜温升随转速线性增加;考虑黏性耗散时,气膜温升随楔形因子的增加而减小,无黏性耗散热时则与之相反;气膜厚度越大,温升越小,厚度对轴承气膜温度分布无影响。本文参数范围内,黏性耗散产生的温升占比达90%。该研究证实了黏性耗散对动压气体止推轴承热流动物理机制有重要的影响,可为动压气体轴承设计和高效运行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7.
为了研究凸肩摩擦减振效果的影响因素,以带凸肩平板叶片为对象,利用数值模拟方法计算了平板叶片的振动响应,进行了初始紧度及凸肩接触面与振动方向夹角对凸肩摩擦减振的影响研究。分析了不同夹角和初始紧度时的1弯振动响应,得到凸肩接触面与振动方向夹角和初始紧度对减振效果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存在1个最优初始紧度,使减振效果达到最好;接触面与振动方向夹角越小振动越小,但需要综合考虑磨损和紧度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38.
通过实验对竖直楔形流道内单气泡上升过程的行为特性进行了研究。利用高速摄影设备和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准确地追踪了气泡上升过程中运动轨迹和形态的变化。通过对气泡上升过程中旋转角、瞬时速度、瞬时加速度等参数的分析,找到了楔形流道内气泡上升过程的运动规律,并且通过推导获得了气泡上升过程中拽力系数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39.
对六轮摇臂式月球车的运动协调控制进行了研究.采用轮式行星车的地形检测技术,根据测试数据和刚体运动学理论估算月球车各车轮的轮地夹角,获得实际的地形特征.用仿真验证了其有效性.另提出了基于地形特征控制车轮滑转率的月球车运动协调控制规则.定义了协调控制算法的启用、运行和结束准则.规定仅对满足一定条件的崎岖地形才作协调控制,忽略微小的地形起伏,以减少控制系统负担.  相似文献   
40.
基于断裂力学理论,采用应变能释放率的方法得到具有两条裂纹的转轴在受到两垂直剪力作用下的附加柔度矩阵和刚度矩阵,分析了转轴上裂纹的张开程度、裂纹深度、裂纹夹角等参数的变化对其在两剪力方向上的刚度及耦合刚度的影响。以具有两条不同裂纹夹角的转子系统为例,介绍了转轴刚度矩阵在裂纹转子故障诊断上的应用。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得到的不同裂纹参数下的转轴刚度矩阵精度较高,将其应用到转子的故障诊断中可以清晰的反映出转子的故障特征,从而有效的实现转子裂纹故障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