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26篇
  免费   291篇
  国内免费   286篇
航空   1195篇
航天技术   406篇
综合类   244篇
航天   658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65篇
  2022年   63篇
  2021年   68篇
  2020年   99篇
  2019年   93篇
  2018年   90篇
  2017年   73篇
  2016年   75篇
  2015年   93篇
  2014年   98篇
  2013年   102篇
  2012年   139篇
  2011年   137篇
  2010年   133篇
  2009年   135篇
  2008年   136篇
  2007年   132篇
  2006年   101篇
  2005年   78篇
  2004年   85篇
  2003年   68篇
  2002年   49篇
  2001年   54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高超声速进气道隔离段反压的前传模式及最大工作反压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对均匀来流和有斜波入射(非均匀)情况下隔离段内流动进行了数值分析,发现反压增加首先在隔离段出口形成激波串,出口压力不断增加,而隔离段内流动没有变化;进一步增加反压,直到隔离段出口附面层开始分离时,激波串开始往隔离段内移动,壁面压力自激波串第一道激波位置开始逐渐增加;反压继续增加,激波串在隔离段内不断地向前移动。分析了隔离段内激波串的流动特征,发现激波串是由系列“斜激波 附面层分离 加速降压”流动组合而成,激波串后的流动为掺混流动(掺混区)。提出了最大工作反压的概念,当反压等于最大工作反压时,激波串位于隔离段出口,波后附面层开始分离,反压的任何增加,激波串就会往隔离段内移动;当反压小于或等于最大工作反压时,隔离段出口为超声速流动。研究还发现最大工作反压比由零反压时隔离段出口平均马赫数唯一确定,马赫数越大,最大工作反压比越大。最大工作反压比数值可用D.E.Nestler的拟合式来计算。  相似文献   
992.
为了解固体发动机塞式喷管中两相流场的特点和性能的情况,采用欧拉-拉格朗日两相方法对二维全长塞式喷管的两相流场进行了计算.将纯气相流场和两相流场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由于颗粒相的存在使气流的比热比减小,使得低空环境中,塞锥表面的压强峰后移;高空环境中,塞锥表面的压强会升高.大直径颗粒的运动轨迹受外界反压和塞锥气流变化的影响小,小直径颗粒的运动轨迹受外界反压变化和塞锥气流变化的影响大;在两相流性能方面塞式喷管与钟型喷管类似,微粒直径较大的情况下,塞式喷管的效率较低;塞式喷管的效率随着颗粒含量的升高而降低.  相似文献   
993.
研究了Ti3Al基合金和Ti-6Al-4V钛合金板材的电子束对接焊缝的组织和性能.焊后未热处理的熔合区的组织主要为无序的β和少量的α相,经焊后热处理的熔合区组织含有α,α2,β/B2等相.焊接熔合区的强度和硬度均高于两侧母材,经焊后热处理,熔合区的显微硬度下降.焊后未热处理和焊后热处理试样的拉伸性能均良好.  相似文献   
994.
民机上翘后体绕流流型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民机上翘后体绕流特性为研究目标,在D-1风洞应用油流显示、它间烟线显示、烟线、激光片光显示和测压等多种实验手段,着重研究在不同迎角下,上翘角对后体分离流型的影响。显示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模型由负迎角向正迎角改变,后体流型照物面油流图画的表面形式分为上主分离线流型、无主分离线流型和下主分离线流型,对应的空间涡系则称为下涡系、无涡系和上涡系。在相同的迎角下上翘角大的后体分离强于上翘角小的后体。上翘角的存在引起的后体局部迎角改变是上涡系和下涡系产生机理不同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995.
介绍了一种从频域出发模拟二维周期性非定常翼型绕流的数值方法.考虑到很多工程中遇到的非定常流动问题都是周期性的,因此非定常流场中的守恒变量可以展开为傅立叶级数,其系数随空间位置的不同而改变.将这样的谐波假设引入欧拉方程,经过处理的方程不显式地含有时间导数项,实际求解的方程将具有定常方程的形式.在使用多重网格技术后,计算可以很快达到收敛.对NACA64A010翼型典型的周期性非定常绕流进行的数值模拟表明,这种方法在能够给出较为准确的计算结果的同时,与传统的双时间方法相比,可以大幅提高计算效率.  相似文献   
996.
防护涂层老化模式应用及寿命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一种评估飞机结构防护涂层老化的方法-当量法,这种方法利用涂层大鼠暴露试验和加速试验数据,建立统一的老化模型,从而确定涂层自然老化与加速试验老化的当量关系,并且给出了涂层老化当量关系的计算结果,进而得到了涂层使用寿命。通过试验结果与计算结果的比较所建立的老化模型描述飞机结构涂层老化是合适的,现已用于评估某飞机涂层的老化。  相似文献   
997.
机身后体装置对阻力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夏雪湔  麻树林 《航空学报》1991,12(8):435-438
1.引言 切尾运输机的机身后体阻力在总阻力中所占的比例仅次于表面摩阻及诱导阻力。机身后体附近的绕流不仅影响飞机的阻力,而且对空中投放及空中加油也有很大的影响。过去的研究得出底部附加隔板(减阻片)可起到减阻作用。现除了对减阻片的几何尺寸和安装位置需进行优化外,还需探索平尾上附加隔板以及后体台阶的减阻效果,以扩展减阻方案。  相似文献   
998.
为满足运载体长航时、高精度的导航需求,解决系统可观测性弱导致的航向角易发散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MEMS非线性组合导航系统的用于提高航向角估计精度的算法。通过采用单天线GNSS航向角作为量测量进行航向约束,解决了MEMS-SINS/GNSS姿态估计中航向角可观测性弱、估计值收敛差的问题;通过转弯判断规则和常规无迹卡尔曼滤波改进算法,抑制了偏流角对系统估计精度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有效地抑制了航向角估计精度差的问题,水平姿态精度达到0.01°,航向角精度达到0.1°,提高了系统的导航精度及可靠性。  相似文献   
999.
格的微分     
在偏序关系的基础上给出了格的微分定义,同时也给出了恒等微分和保序微分的定义。通过格微分的弱正则性和正则性,研究格的微分的一些性质。  相似文献   
1000.
增益幅度不同时信号二维方向角和多普勒频率的盲估计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在各阵元增益幅度不一致的条件下,提出了一种起伏目标的二维方向角和多普勒频率盲估计的新方法。此方法在各阵元增益幅度不一致的条件下,仍可获得很好的估计性能,并能应用于各个信号的频率相同的场合。且具有对噪声不敏感,不需进行谱峰搜索,适用范围广等特点。仿真结果表明了此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