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6篇
  免费   172篇
  国内免费   170篇
航空   846篇
航天技术   119篇
综合类   111篇
航天   252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59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45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57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77篇
  2011年   82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77篇
  2008年   57篇
  2007年   77篇
  2006年   67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50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51.
本文是利用动网格技术和有限体积法来研究基于动态边界控制的气动优化的方法.该优化方法是通过在求解非定常流动的过程中计算优化的目标函数随设计变量变化的梯度.而利用参数化的结构动网格技术能有效、快速地生成与优化过程出现的外形对应的网格并进行计算,具有较高的效率.本文以典型的高升阻比外形优化为例,用非定常NS方程为流动控制方程进行优化,取得了初步的结果.  相似文献   
952.
支撑机翼跨声速民机的多学科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弗吉尼亚理工大学(VPI)的多学科分析与设计(MAD)中心采用多学科优化设计(MOD)对一种支撑机翼(SBW)外形的跨声速民机做了较为系统和广泛的概念设计研究。本文介绍了对各学科做近似计算的方法和工具,并将它们集成形成了一种完整的概念设计层次的MOD方法。该方法能实现空气动力和结构/重量的紧密耦合,完成两者间的平衡设计并取得最佳协调。作为工业界伙伴的LMAS对该软件注入了更多实践经验,并评估与验证了该软件。对于能装载325位旅客,巡航飞行Ma=0.85下飞行航程13 890 km的典型飞行剖面,大量优化计算结果表明SBW飞机可比常规飞机起飞总重量(TOGW)轻9.2%~17.4%,燃油消耗少16.2%~19.3%,发动机体积减小21.5%~31.6%,成本降低3.8%~7.2%。同时进行了技术水平和优化约束条件的灵敏度分析研究。所有结果清楚地表明SBW外形是可明显提高飞行性能的未来跨声速民机的一种新型外形。  相似文献   
953.
对二维高超声速进气道的优化设计方法进行了研究。采用拟Newton法作为优化方法,结合代数法生成的结构化网格以及流体计算软件Fluent,形成对二维高超声速进气道进行二维优化设计的设计软件系统。运用该系统,以总压恢复系数为目标,分别对3道激波外压、1道激波内压和3道激波外压、2道激波内压的二维高超声速进气道在设计点(飞行马赫数6.0,飞行高度25 km)进行了二维优化设计。设计算例表明,运用该系统对二维高超声速进气道进行优化设计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954.
联结翼布局与常规布局相比具有结构重量轻、诱导阻力小、升力系数大、稳定性良好的特点。本文选取5个对联结翼布局影响明显的设计变量,利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不同设计变量对联结翼气动特性的影响。同时,应用了旨在提高优化计算效率的响应面方法。在优化设计中采用模拟退火算法对目标函数进行优化求解。研究结果表明,在机翼面积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前、后翼弦向距离以及两翼间的翼隔,采用V型翼差角布局方式,能有效降低两翼间的相互干扰,增大升阻比。  相似文献   
955.
利用试验设计法建立翼型气动特性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琚亚平  张楚华 《航空学报》2010,31(5):893-898
建立了翼型气动特性预测的BP(Back Propagation)神经网络模型,重点研究了3种选取训练样本的试验设计(DOE)法:完全析因法、正交设计法和均匀设计法,对BP神经网络预测精度的影响,利用所建立的BP神经网络对FX63-137翼型几何型线进行了优化设计。研究结果表明:在因素数和水平数较少时,完全析因法、正交设计法及均匀设计法的平均测试误差分别为0.002%、0.029%、0.023%;在因素和水平数较多时,完全析因法的样本规模太大而不再适合,正交设计法和均匀设计法的平均测试误差分别为0.42%和0.15%,均匀设计法的预测精度更高,更适合于翼型气动特性预测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优化后翼型的升阻比在迎角为0°~18°范围内均高于原始翼型,在迎角为1°、4°和15°时升阻比分别提高了4.38%、1.38%和5.51%。该研究方法及成果可以应用于翼型的多参数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956.
涡轮叶片的气动-热-结构多学科设计优化研究   总被引:10,自引:6,他引:4  
涡轮叶片设计是典型的多学科问题,在保证结果精度的同时必须重视计算效率.通过控制样本的数量和质量,近似模型能够在保证一定精度的前提下,简化多学科优化过程中的数据管理,并提高优化效率.通过分析涡轮转子叶片的气动-热-结构三个学科的设计过程和数据传递关系,充分利用各学科现有的分析工具,建立了涡轮叶片的气动-热-结构多学科优化设计框架.对某涡轮转子叶片分别使用Kriging近似模型和精确分析方法进行优化对比,可以看出两者的结果误差约为1.86%,而效率提高了将近46%,表明采用近似方法的优化结果在工程上是可用的,而且在计算效率更占优势.   相似文献   
957.
提出了一种基于实数编码遗传算法的机构轨迹综合优化设计。在传统二进制编码遗传算法上进行改进,采用具有更快全局寻优能力的实数编码遗传算法对四杆机构各参数进行优化,从而得到机构最优解。运用MATLAB软件实现遗传算法优化设计,结果表明了此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58.
榫连结构几何参数对接触应力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魏大盛  王延荣 《推进技术》2010,31(4):473-477
以某燕尾形榫连结构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有限元法开展了接触应力分析,用以研究榫连结构几何参数对其接触应力的影响,并应用于工程中榫连结构的强度分析。计算表明榫齿/榫槽接触区边缘存在较高的应力梯度;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不同的几何模型以考查关键几何参数对接触应力的影响,例如接触面角度、长度、接触区边缘圆角半径以及接触面几何形式,重点研究了圆弧/直线几何形式下的接触应力分布,并讨论了其几何参数对接触区应力改善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合理选择几何参数可以改善接触区应力分布,提高榫连结构寿命。  相似文献   
959.
以静稳定性衡量稳定性能,以可用过载衡量机动性,给出了高超声速飞行器操稳性能的计算方法。并以高超声速飞行器基准外形为例,计算了其在不同马赫数下的操稳性能,分析了操稳性能随马赫数的变化关系,为高超声速飞行器概念设计阶段的优化设计提供了操稳性能优化指标。  相似文献   
960.
池元成  饶大林  方杰  蔡国飙 《宇航学报》2010,31(5):1482-1486
为了提高求解多目标优化问题的Pareto解集的效率,建立了适用于多维、多目标优化问 题的多目标蚁群算法(Multi\|objective Ant Colony Algorithm,简称MACA)。该算法首 先修正了蚁群算法的信息素更新机制和转移概率,然后改进了蚂蚁的行进策略,即提出了依 概率选择搜索策略。最后,应用该算法对某型号固液混合火箭发动机系统进行了优化设计。 计算结果表明,多目标蚁群算法获得的Pareto解集分布均匀、散布范围广,可以有效解决多 目标优化问题,能为决策者进行目标权衡提供充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