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3篇
  免费   193篇
  国内免费   48篇
航空   569篇
航天技术   117篇
综合类   30篇
航天   27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49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57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81.
现有基于深度学习的射频指纹识别技术大多采用原始数据样本作为网络输入,未考虑信号携带内容对分类结果产生的影响,网络结构相对单一。为此,针将信号导频部分作为网络输入展开了研究,提出了一种新的导频提取算法,对10个ADALM-PLUTO软件定义无线电设备(SDR)辐射出的信号提取其导频,并建立了3种不同距离条件下的导频数据集。提出将Inception网络结构用于射频指纹识别,在10 m无线传输距离下达到了98.58%的分类精度,相较于现有基于AlexNet网络改进的卷积神经网络(CNN),分类精度有所提升。   相似文献   
982.
基于高频光电导衰减法半导体少数载流子寿命测量基本原理,设计了半导体少子寿命测量系统,并在二极管检波电路的基础上,对信号处理系统进行了改进。该信号处理系统采用反馈式检波电路,相比于传统二极管检波电路,运用运算放大器的反馈原理减小了检波二极管压降产生的误差,同时结合二极管嵌位作用,减小了运算放大器压摆率带来的影响,提高了测量系统的检波能力。通过实验,验证了该检波电路的可行性,测试结果表明,有效提升了测量系统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983.
为满足当前光学捷联基准解算精度高、低功耗、小型化的需求,设计了一种基于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和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为核心的嵌入式导航计算机。对导航计算机(ENC)硬件设计进行了阐述,并重点研究了导航计算机信息处理模块(MPM)和数据采集通信模块(DCM)的协同使用,充分体现了DSP和FPGA联合使用的优点。其次,研究了基于主惯导航向和计程仪速度组合的Kalman滤波器设计,以解决长时间工作对系统精度的影响。最后,将该导航计算机实际应用于捷联基准中,通过半实物仿真试验,验证了导航计算机硬件方案的可行性和Kalman滤波器设计的合理性。结果表明,基于FPGA和DSP双核的嵌入式导航计算机性能稳定,设计合理,满足光学捷联基准高精度、低功耗的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984.
静基座且已知载体位置的情况下,INS可以快速地完成初始对准,但是在野外环境下通常无法快速地给出初始位置。伪卫星具有铺设简单快捷,不易受到破坏的特点,适合在未知环境下作为GNSS系统的补充来辅助定位。但是在GNSS拒止的情况下,如果单独使用伪卫星(PL)来进行定位会存在定位结果误差较大等问题,难以辅助INS系统完成初始对准。为了解决GNSS拒止情况下伪卫星辅助惯性导航系统进行初始对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高度传感器辅助下的PL定位算法,利用该算法得到准确的位置信息进而实现GNSS拒止条件下INS系统的初始对准,满足高精度的INS系统在复杂环境下的使用需求。  相似文献   
985.
为实现ITER超导线缆铠甲套管的超声相控阵检测,对铠甲套管的外形结构及缺陷特点的深入了解并参考文献方法,设计制作不同角度U形槽的人工试样;进行多晶片组不同角度入射声场设计,建立理论模型;借助M2M 256×256相控阵设备和Multi2000软件平台进行Multi-Salvo设置,开发基于VC~++6.0平台的客户端软件,实现A扫描的实时显示和数据存储,特殊形状试件的B扫描图像拟合并实时显示等功能。实验结果表明,通过旋转90°检测一次的方式实现铠甲套管的100%相控阵检测。  相似文献   
986.
目前,国内外关于带有储油孔和螺旋导油槽的螺栓的强度问题的研究较少,为了获得该类防锈螺栓在工作受载时的应力、应变情况并研究其承载能力,提出一种关于该类防锈螺栓强度的折减计算方法,通过有限元软件Patran/Marc对其进行有限元建模与强度分析。结果表明:采用渐进失效与最大应力准则的结果相对没用采用渐进失效的结果减小较大,采用折减计算方法得出的结果与不采用折减计算得出的结果误差较小,验证了该防锈螺栓折减计算方法的可靠性,简化了该防锈螺栓在工程应用中的强度分析问题。  相似文献   
987.
针对某型发动机电子控制器,对航空发动机分布式控制系统进行了初步研究。设计了1种基于分布式控制,用AD598、TMS320F2812 DSP和CAN总线构成的航空发动机智能导叶控制装置。阐述了智能导叶控制装置的壳体设计方法,以及TMS320F2812最小系统、基于AD598的LVDT(线性可变差动变压器)信号调理电路、电液伺服阀电流驱动电路(电流输出电路)、CAN总线接口电路和D/A转换模块等电路的设计方法,简述了软件系统设计。通过完成半物理试验,基本满足了对风扇进口可调叶片角度α1、高压压气机进口可调静子叶片角度α2的控制要求。结果表明:该装置具备体积小、智能化程度高、控制效果好等特点。  相似文献   
988.
针对惯导系统结构拓扑优化问题,提出了一种考虑多工况组合和等效边界处理的优化方法.以惯导系统结构件为研究对象,梳理了不同结构件的载荷工况;以刚度最大为 目标函数,以体积分数、结构频率和最大变形等作为约束条件,研究了变密度拓扑优化方法;以某惯导系统的盖板、惯性台体和外壳体3个结构件为例,进行了优化方法验证.结果表明,与传统设计相比,在满足系统刚度、频率及动态特性的前提下,优化后的3个结构件质量分别减小18.3%、22.6%和18.0%,整体质量减小18.7%,实现了惯导系统结构的轻量化设计.  相似文献   
989.
为了研究捷联惯组空间八点减振IMU组合的力学性能及其在抑制线角耦合方面的作用,采用NX三维建模及ANSYS仿真分析工具对IMU组合的刚度、减振器的线角频率、减振性能方面进行了充分的理论验证。同时,推导出平衡机的调平原理,通过调平使IMU弹性中心与质心重合,然后对惯组进行振动试验,观察其减振性能及三向陀螺角速度输出值。结果表明,经理论分析该IMU组合模态为875.7Hz,具备足够的刚度;减振器线角频率差值在50Hz以上,具有较高的离散度。经试验验证,该IMU组合调平小于0.1mm时,减振效率不低于42%,三向陀螺角速度输出不大于11(°)/s,具有较好的力学环境适应性与极高的角速度输出特性。  相似文献   
990.
为提高基于等价空间原理的故障检测方法在冗余捷联惯组故障检测中的适用性和鲁棒性,提出了一种补偿噪声的t检验最优奇偶向量法(t-OPT)。该方法在最优奇偶向量法(OPT)的基础上引入t检验构造了新的故障检测函数,使用卡尔曼滤波算法补偿了t-OPT方法中故障检测函数的随机噪声,使检测方法在奇偶残差统计特性未知、存在噪声干扰和故障幅值较小的情况下,仍可以实现对故障器件的准确定位。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检测到冗余捷联惯组中低故障幅值的常值漂移,有效降低了常值漂移故障检测的虚警率以及线性漂移故障的检测时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