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9篇
  免费   253篇
  国内免费   535篇
航空   1425篇
航天技术   169篇
综合类   169篇
航天   184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73篇
  2022年   67篇
  2021年   74篇
  2020年   69篇
  2019年   77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72篇
  2016年   79篇
  2015年   63篇
  2014年   73篇
  2013年   72篇
  2012年   77篇
  2011年   81篇
  2010年   101篇
  2009年   87篇
  2008年   123篇
  2007年   217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941.
姚寅  黄再兴 《航空学报》2010,31(9):1796-1801
 从非局部连续介质理论出发,采用一种新的理性力学方法对裂纹前缘内聚应力分布规律进行研究。首先,在内聚裂纹表面引入非局部应力边界条件,从而将内聚区内表面诱发张力(非局部表面残余)与内聚应力等价联系起来;然后,利用能量平衡关系,得到仅与表面能密度相关的I型裂纹内聚力新的本构方程。最后,在推导结果的基础上,计算一个具体的脆性断裂算例研究内聚区内表面能与内聚应力随裂纹张开位移(COD)变化的分布规律。由计算结果发现,裂纹尖端应力奇异性消除,且应力最大值不一定出现在裂纹尖端,而是发生在裂纹尖端周围的内聚区内。  相似文献   
942.
刘海军  李悦  柳征  周一宇 《航空学报》2010,31(9):1809-1817
 针对多功能雷达采用复杂体制而造成的辐射源不能正确识别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随机文法(SG)的辐射源识别算法。该算法基于多功能雷达的句法模型,将威胁数据库中的多功能雷达文法分为随机正则文法(SRG)和随机上下文无关文法(SCFG)两种情况,并分别构造随机有限自动机(SFA)和随机下推自动机(SPDA)对测量辐射源进行识别。仿真实验表明,该方法不仅能识别出多功能雷达辐射源的型号及模式,而且能识别出雷达辐射源的功能状态,并进而推断出雷达辐射源的威胁等级。  相似文献   
943.
协同进化方法求解多中心卫星任务规划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冲  景宁  李军  王钧 《航空学报》2010,31(9):1832-1840
 在分析多卫星中心内部特点及中心间关系的基础上建立了多中心协同规划问题(MCCOPP)的数学模型,提出了解决该问题的多中心合作协同进化规划算法(MCCCSPA)。MCCCSPA基于分治-合作策略,根据中心数目以及观测目标集合特点将观测目标分解分配至各中心;提出等长扩展二进制染色体编码方式有效表达问题的解,便于个体的交叉、变异、合作操作;并综合多中心个体代表合作求解本中心个体适应值;其中交叉、变异、合作算子在确保可行解的前提下保证各中心子种群的多样性、加快收敛速度。仿真实验及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解决多中心协同的卫星任务规划问题。  相似文献   
944.
一种多旋翼多功能空中机器人及其腿式壁面行走运动规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丁希仑  俞玉树 《航空学报》2010,31(10):2075-2086
 提出了一种既可实现飞行功能又可实现壁面运动的多旋翼多功能空中机器人。设计了机器人的结构,分析了其工作原理,研究了机器人腿式壁面行走模式下腿/足与壁面接触时的机体动力学。结合多旋翼推进的机理对机器人在壁面运动模式下的步态进行了规划,基于非线性轨迹线性化控制(TLC)法设计了空中机器人在步态过程中的姿态稳定控制器。在MATLAB环境下对机器人的腿式壁面运动进行了仿真分析研究,仿真结果表明了所设计的步态及其稳定控制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45.
广布损伤的试验研究与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森  刘马宝  王国力  王新波 《航空学报》2010,31(8):1578-1583
 通过对无钉载3排平行孔平板和无钉载3排交错孔平板从无裂纹开始的疲劳试验,发现应力大小对是否出现广布损伤(MSD)有重要影响,首裂孔和断裂排位不总是一一对应。在试验中观察到了MSD的竞争现象,证实了群发小裂纹也是MSD中一种重要的破坏形式。采用FRANC2D/L建立了对生裂纹、非对生裂纹和单裂纹3种开裂模式的有限元模型。计算结果表明:短裂纹扩展过程中,裂纹间干涉效应不明显,3种模式的应力强度因子增长趋势相近;而对于长裂纹,试验和有限元计算都证明了裂纹间的干涉显著地加快了裂纹的扩展。  相似文献   
946.
并行环境下外挂物动态分离过程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肖中云  江雄  牟斌  刘刚 《航空学报》2010,31(8):1509-1516
 并行工程的发展提出了计算流体力学的发展新概念,在此基础上研究开发了一个以非定常流计算为核心的多体分离数值仿真集成系统。该系统采用运动嵌套网格方法,能够处理飞行器在空间中的大尺度运动,结合六自由度运动学方程,具有实时仿真运动部件在气动力、弹射力和重力等耦合作用下运动的能力。基于外挂物投放数值模拟具有网格运动、非定常的特点,从网格重建、多重网格方法等方面探索了提高计算效率的途径和实现方法,结合并行化计算使分析周期大大缩短。以20个中央处理器(CPU)为例,并行计算和3层多重网格使计算速度提高约40倍,同时分布式存储、并发计算的特点缓解了对单节点的内存需求,解决了工程应用中受计算周期、网格规模等限制的难题。为了验证本文方法的正确性,对外挂物投放标模实验进行了数值仿真,计算得到的外挂物运动轨迹在0.5 s时间范围内与实验值基本吻合;对分离过程后半段出现的偏差,从气动力变化的时间历程上进行了说明,提出偏航力矩的误差和累积效应导致了预测出现偏离,对关键的分离初始阶段,该方法可以取得令人满意的效率和精度。  相似文献   
947.
未知测量噪声分布下的多目标跟踪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承兴  刘贵喜 《航空学报》2010,31(11):2228-2237
 粒子概率假设密度滤波(SMC-PHDF)在进行粒子更新时需要知道测量噪声的概率分布以计算似然函数,这使得SMC-PHDF依赖于测量噪声的概率模型。针对这一点不足,提出一种未知测量噪声分布下的多目标跟踪算法——基于风险评估的概率假设密度滤波(RE-PHDF)。该算法在SMC-PHDF进行概率假设密度(PHD)粒子更新时采用风险函数计算每个PHD粒子的风险值,并通过一个风险评估函数评估每个PHD粒子,然后用评估后的结果更新粒子的权值。由于粒子更新时避免了在多维测量空间中计算似然函数,算法不仅不依赖于测量噪声的概率分布,还可以节省大量计算时间。仿真结果表明:和SMC-PHDF相比,RE-PHDF在未知的复杂测量噪声环境下具有更高的鲁棒性和稳定性;同时,在两种算法跟踪精度接近的情况下,所提算法节省了50%的运行时间。  相似文献   
948.
张弦  王宏力
《航空学报》2010,31(12):2309-2314
 针对航空发动机状态时间序列预测中嵌入维数难于有效选取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嵌入维数自适应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的预测方法。该方法将嵌入维数作为影响状态时间序列预测精度的重?问?以交叉验证误差为评价准则,利用粒子群优化(PSO)进化搜索LSSVM预测模型的最优超参数与嵌入维数,同时通过矩阵变换原理提高交叉验证过程的计算效率,并最终建立优化后的LSSVM预测模型。航空发动机排气温度(EGT)预测实例表明,该方法可自适应选取适用于状态时间序列预测的最优嵌入维数且预测精度高,适用于航空发动机状态时间序列预测。  相似文献   
949.
面向目标的概率多假设跟踪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炳艺  李建勋  刘坦 《航空学报》2010,31(12):2373-2378
 概率多假设跟踪(PMHT)算法由于其计算量与目标和量测的个数成线性关系而成为一种重要的数据关联方法,但该算法采用的是一种面向量测的参数模型,容易受到杂波的干扰。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一种面向目标的PMHT(TO/PMHT)算法,将量测与目标的距离作为权重,使计算出的后验关联概率能够真实地反映量测和目标的关联可能性。通过多种典型环境的仿真计算表明:TO/PMHT算法和面向量测的PMHT算法相比,跟踪性能有了明显的提高;与多假设跟踪(MHT)算法相比,在保持跟踪性能的同时,极大地提高了计算效率。  相似文献   
950.
复合材料层合板低速冲击损伤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试验的基础上,分析了冲击能量与凹坑深度之间的关系,拟合出了冲击能量与凹坑深度曲线方程。曲线方程表明,凹坑深度的变化是与冲击能量的变化过程相适应的,从而在凹坑深度已知的情况下可以计算得到层合板所受的外载,有此外载从便对层合板进行相应的模拟。利用AN-SYS有限元程序对复合材料层合板横向低速冲击进行了模拟,模拟采用瞬态分析方法。对冲击后的试件进行了C扫描,在此基础上对损伤的分布形式及大小做了详细的分析。计算结果和试验结果表明,方法是可行的,拟合曲线是正确的,且适合于层合板冲击后的损伤评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