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5篇
  免费   356篇
  国内免费   209篇
航空   1320篇
航天技术   212篇
综合类   249篇
航天   369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69篇
  2022年   63篇
  2021年   75篇
  2020年   72篇
  2019年   91篇
  2018年   66篇
  2017年   69篇
  2016年   81篇
  2015年   70篇
  2014年   99篇
  2013年   76篇
  2012年   102篇
  2011年   122篇
  2010年   107篇
  2009年   92篇
  2008年   86篇
  2007年   91篇
  2006年   82篇
  2005年   57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57篇
  2001年   55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50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31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下降因子是基本智能单粒子算法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控制着算法由全局搜索转向局部搜索的速度,平衡算法的全局和局部搜索性能。基本的智能单粒子算法采用定值下降因子,不能随着计算的需要实时作出调整,对算法的性能造成了一定的不利影响。在基本的智能单粒子算法基础上,通过引入最大下降因子和控制因子这两个参数,提出一种基于非线性策略下降因子智能单粒子算法,成功地使得下降因子能够根据计算的需要而实时改变。函数测试和气动优化结果表明,改进算法能在相同的计算规模下获得比基本智能单粒子算法更好的解。  相似文献   
992.
993.
杨俊  杨福树  贾柯 《上海航天》2019,36(6):76-82
双组元落压推进系统以其简单、高可靠、高比冲的特点在空间飞行器上逐渐得到应用。由于双组元落压推进系统压力和推进剂流量存在明显的变化,其混合比控制方法与双组元恒压推进系统存在显著的区别。本文分析了双组元落压推进系统混合比的影响因素,构建了混合比计算模型,提出了基于初始贮箱压力控制混合比的方法,并通过推进系统热试车验证了混合比控制方法的有效性。试验结果表明:通过控制初始贮箱压差不超过0.05 MPa,可将系统混合比偏差控制在不大于1.8%的指标范围内。  相似文献   
994.
针对地磁数据通化处理中传统使用的直接平均法、反距离加权平均法和纬度差加权平均法在定权时存在的缺陷,并根据地磁场强度与纬度变化关系密切这一特点,提出了基于方向和距离的双因子定权方法,即在定权时不仅考虑了地磁台站之间的距离在权值中的贡献,而且在权值分配中加入了地磁台站在纬度和经度方向的影响,从而改进了通化结果的精度,为卫星、航空和海洋磁力测量数据提供更加准确的日变改正值。采用Intermagnet网站提供的地磁台站测量数据对所提定权方法的有效性进行了测试。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定权方法计算结果精度优于传统定权方法,为实施地面磁力测量存在困难地区的地磁数据日变改正提供了一种更优的定权方法,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95.
胡启先  王卓健  鱼欢 《航空学报》2019,40(11):223245-223245
为研究军用飞机测试性设计过程中现场可更换单元(LRU)划分工作,以功能独立性和结构独立性为基本原则,以降低飞机维修保障成本和时间为主要目标,设计了一种军用飞机LRU划分方案。方案在首先实现了飞机从整机到零部件的功能结构分层划分基础上,从设备零部件层级出发,以综合重要度作为各零部件的定量化指标,运用帕累托(Pareto)原则筛选出核心零部件。然后基于核心零部件开发了一种LRU划分聚类算法,该算法以军用飞机设计研制阶段、使用保障阶段、退役处置阶段全寿命周期内成本和时间为优化目标构造综合评判因子,实现了非核心零部件与LRU模块之间的聚类组合,得到最优的LRU划分结果。最后以某型军用飞机上蒸发循环制冷装置为例,运用本文设计的方案实现了该装置LRU的划分,并将划分结果与该装置的实际LRU清单进行对比,通过维修保障成本和时间综合评判因子对两种划分结果的优劣性进行分析,得出本文设计方案得到的LRU划分结果对飞机维修保障成本和时间的优化效果较为均衡的结论。  相似文献   
996.
997.
提出一种新型气膜冷却孔型——渐扩后倾肩臂孔,运用压力敏感漆(PSP)实验技术,研究其与圆孔、肩臂孔的气膜冷却性能差异,并采用N2和CO2气体作为冷却气,对比分析了密度比1.0和1.5情况下吹风比(Br=0.5~2.0)对渐扩后倾肩臂孔平板气膜冷却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密度比、吹风比条件下,渐扩后倾肩臂孔方案冷却效率优于圆孔和肩臂孔(肩臂孔略高于圆孔)。在密度比为1.0的情况下,当测量点离孔的距离与孔入口直径的比值x/D < 15时,渐扩后倾肩臂孔方案的展向平均气膜冷却效率随着吹风比的增大呈递减趋势;当x/D>15时,冷却效率在Br=1.0时最大。在密度比为1.5的情况下,渐扩后倾肩臂孔方案的展向平均气膜冷却效率随着吹风比的增大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在Br=1.0时冷却效率最大。分析认为:不同密度比情况下,吹风比对渐扩后倾肩臂孔冷却性能的影响差异,主要是由于密度比较小时,冷却气出口速度更大,使冷却气更易吹离冷却壁面。  相似文献   
998.
刘文光  戴文柯 《推进技术》2019,40(11):2571-2578
针对机械结构裂纹扩展预测问题,研究了基于模态频率下降率的V型缺口梁裂纹扩展速率模型。设计了V型缺口梁的疲劳裂纹扩展实验系统,完成了4个试件的模态频率和裂纹扩展实验测试。基于实验结果,讨论了影响V型缺口梁裂纹扩展行为的因素,应用Pairs模型拟合了V型缺口梁的裂纹扩展速率方程,探讨了模态频率下降率与应力强度因子的关系。结合模态频率下降率与裂纹扩展长度及循环加载次数的关系,建立了基于模态频率下降率的裂纹扩展速率模型。结果表明,V型缺口梁的裂纹扩展速率随模态频率下降率增加单调递增,裂纹尖端的应力强度因子幅值也随模态频率下降率增加单调递增,基于模型预测的裂纹扩展速率与实验结果基本吻合。所提出的基于模态频率的裂纹扩展速率模型有助于梁的裂纹扩展监测。  相似文献   
999.
为了降低动力短舱校准装置的马赫数波动,提高校准数据的准确性,需要对供气流量控制策略进行研究。对系统整体特性进行了分析,对高压供气控制系统采用广义预测控制算法实现在一定时域内的最优控制,针对气源压力扰动导致的流量稳定性较差的问题,采用带遗忘因子的递推最小二乘法在线辨识扰动模型,通过扰动前馈的控制结构实现对于扰动的有效抑制。针对数字阀切换过程不同步导致的流量冲击现象,设计了一种针对数字阀的异步切换控制器来抑制该扰动。开展了某型号短舱的校准试验,结果表明:供气流量控制精度优于±0.001 kg/s,马赫数控制精度优于0.000 5,控制效率提升了40%,证明所提出的控制策略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000.
介绍了空客A319飞机蒙皮进出口活门的系统原理和工作逻辑,重点分析了蒙皮出口活门在驾驶舱指示琥珀色半开的原因以及将产生的后果,并对飞行机组遇到此类状况的操作给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