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7篇
  免费   77篇
  国内免费   52篇
航空   372篇
航天技术   65篇
综合类   56篇
航天   3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斜劈缝涡轮导向叶片尾缘出流气体流动特性数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RNG k-ε湍流模型求解可压流的N-S方程,研究燃气轮机涡轮导向叶片尾缘劈缝出流冷气的流动情况。对斜劈缝涡轮叶片的尾缘部分建立了二维模型,根据航空发动机工况设置边界条件并进行数值模拟。研究表明,由于外流和叶片叶盆尾缘厚度的影响,叶盆尾缘端部形成局部回流,叶片尾缘劈缝气体流出后受压力梯度的影响先抬起与叶背面分离,在流过一段距离后由于跨音速流膨胀波的作用,冷气流再次附着在叶背尾缘上。文章讨论了涡轮叶片叶盆不同尾缘厚度、倾斜角度、几何造型对尾缘劈缝处流体流动特性的影响,对比了不考虑外流流动影响时尾缘劈缝处流动情况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2.
涡轮叶片尾缘复合通道隔板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热色液晶测温法测量涡轮叶片尾缘带隔板的复合通道的温度场.研究复合通道中3种不同形状的隔板对换热和流阻的影响.主要在矩形隔板、90°波形隔板、120°波形隔板3种结构之间进行换热和流阻的比较.结果表明:在本实验评价指标下,2种形状的波形隔板的换热均好于矩形隔板,而且相对较小的压力损失;90°隔板在第1通道换热上好于120°隔板,第2通道两隔板的换热基本相当,但是90°隔板相对有较大的压力损失.   相似文献   
143.
利用CATIA软件建立尾传动轴和子弹的有限元模型,通过LS-DYNA对其进行显式动力学分析;总结并分析了不同工作状态和弹击条件下的损伤形貌,得到不同工作状态的弹击损伤特征值曲线,在子弹入射速度≥500m/s,传动轴转速≤500rad/s时,静止和转动两种状态下的损伤规律一致,且两种状态的弹孔孔径差值在一定入射角度内近似不变,本文定义了弹击孔径缩放系数来表达两种状态下的弹击孔径关系.  相似文献   
144.
利用CATIA软件建立尾传动轴和子弹的有限元模型,通过LS-DYNA对其进行显式动力学分析;总结并分析了不同工作状态和弹击条件下的损伤形貌,得到不同工作状态的弹击损伤特征值曲线,在子弹入射速度≥500m/s,传动轴转速≤500rad/s时,静止和转动两种状态下的损伤规律一致,且两种状态的弹孔孔径差值在一定入射角度内近似不变,本文定义了弹击孔径缩放系数来表达两种状态下的弹击孔径关系.  相似文献   
145.
降低高温核心区长度是减小尾喷流红外辐射的有效途径。针对某轴对称收敛喷管,研究1种横向射流主动强化尾喷流掺混与红外抑制技术,采用横向射流技术强化外流与热喷流的掺混,通过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2股横向射流喷射频率与流量变化对强化尾喷流掺混与红外抑制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与横向射流流动方向垂直的探测面上尾喷流辐射强度衰降明显,探测角度为90°时红外辐射强度衰降可达48%。随着2股射流流量差的减小,强化掺混与红外抑制效果逐渐增强。  相似文献   
146.
考虑发动机干扰的尾吊布局后体气动优化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尾吊布局飞机考虑发动机干扰的机身后体减阻优化设计问题,建立了适用于复杂构型的气动外形优化设计系统。该优化设计系统采用了自由形变(FFD)参数化方法和基于紧支函数的径向基函数(RBF)动网格技术、计算流体力学(CFD)技术、Kriging代理模型以及改进的微分进化算法。利用该系统对机身后体进行了减阻优化设计,总阻力减小了2.67%。流场分析显示,阻力减小得益于优化后改变了机身后体与短舱之间流管的形状,减小了与挂架产生的不利干扰,消除了流动分离,削弱了激波强度。优化结果表明,针对尾吊布局飞机后体减阻优化设计问题,所建立的优化设计系统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47.
高负荷跨声速涡轮激波损失机理及控制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向欢  陈云  葛宁 《航空发动机》2014,40(1):54-59
为了指导高性能、高负荷跨声速涡轮的设计,对其叶栅内的流场结构、尾缘波系结构、减小激波损失的机理及其控制技术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跨声速涡轮尾缘流场结构复杂,存在分离膨胀波、分离激波、基底区、再附激波、尾迹、吸力面反射波甚至激波边界层相互干扰等流动现象。通过采用收缩-扩张通道,喉道后采用直线型吸力面,减小吸力面尾缘弯折角、尾缘厚度和尾缘附近局部修型等措施,从而减弱激波强度,减小激波损失。  相似文献   
148.
采用二阶迎风离散格式并选用RNG(renormalization group)k-ε湍流模型,对轴对称分开排气喷管和核心喷管上采用V形尾缘的分开排气喷管的喷流流场进行三维数值模拟.结果表明,相对基准轴对称分开排气喷管,V形尾缘一方面引入了流向涡,另一方面增加了核心喷流与风扇喷流之间的混合层长度,强化了喷流的混合,有效地...  相似文献   
149.
在简要介绍CTS-26型超声探伤仪工作原理及组成的基础上。对其几种典型故障作了具体的分析和处理。  相似文献   
150.
本文介绍了一种以显性模型跟随结构的动态反演控制律为基础的可重构飞行控制方法。采用在线神经网络自适应地调整受控对象反演中的误差,这些误差可能是由建模的不确定性、故障及损伤等原因引起的。采用在线控制分配来生成个别控制效应器指令,在优化如机动载荷减缓、雷达信号特征等性能目标时,该指令产生期望的角加速度。在组系统识别用来估算控制分配算法使用的控制导数。还采用了飞行员输入滤波器,它利用控制分布矩阵的核中信号来增强控制效应器指令。这就可以识别那些由于控制联动而共线性的参数,这种控制联动是由控制分配算法造成的。通过在无尾先进战斗机上的应用,对这一可重构控制律进行了论证。本文中所述的结果主要取自于波音公司课题组完成的有关空军RESTORE预研项目的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