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7篇
航空   107篇
航天技术   9篇
综合类   12篇
航天   1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概述了弹簧垫圈在普通机电产品中的使用情况、主要缺点以及因本身的缺陷而在航天产品中多年来造成的质量隐患,并通过对国内外常用紧固件的防松性能对比试验分析,提出了在型号研制中从设计技术的角度如何解决弹簧垫圈的替代更新问题的七条建议。  相似文献   
12.
本文针对国内LY12过烧样品,通过重新热处理的手段消除过烧组织,使其性能达到或接近正常热处理状态指标,从而提供了一种可能挽回损失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14.
LY12CZ 合金相电化学腐蚀行为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分别研究了LY12CZ合金中的纯铝(Al)、晶间化合物θ(CuAl2)、S(Al2CuMg)和MnAl6在含Cl-离子的中性溶液中的电化学腐蚀行为。结果表明,各合金相作为独立相在含Cl-离子的中性介质中均有点蚀敏感性,其中S相耐蚀性最差,L1相耐蚀性最好。各相点蚀主要是由于Al或Mg的阳极溶解所致,腐蚀产物主要是铝的不溶性氢氧化物、可溶性氯化物及镁的可溶性盐类。  相似文献   
15.
浮空器结构件如吊舱、过渡架及推进支架等多采用金属管材连接。目前,浮空器管材结构连接缺乏使用工况下极限值实测数据,材料及连接方式选择的理论支撑尚有不足。据此,对常用管材的不同连接方式进行比较及断裂分析。研究中铝合金和钛合金管材分别采用螺接及焊接的方式进行连接,测试样品的力学性能并结合仿真分析验证其断裂原因。结果表明:TA1钛合金管材采用焊接连接方式,相对螺接方式连接强度提高 87.9%;6061铝合金管材采用螺接连接方式,相对焊接方式连接强度提高 39.3%。2A12铝合金管材焊接连接强度优于螺接连接强度。同时,分析断裂原因发现,管材形变是影响焊缝连接强度的重要因素;应力集中易发生在管材端部连接处,导致端部焊缝发生断裂;管材形变会使母材断裂时伴有撕裂现象,进一步降低管材的最大连接强度。  相似文献   
16.
针对某航空发动机在试车过程中多次出现加力筒体尾端局部区域异常变色现象,为了分析其故障原因,利用外观检查、材质分析和温色模拟试验等失效分析方法,确定了故障加力筒体变色部位经历了最高850℃左右的超温。为进一步评价故障加力筒体的可靠性,对其基体材料力学性能及组织演变规律开展研究。在TA12钛合金板材空冷状态下,从加热温度与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关系分析结果表明:其力学性能随加热温度的升高呈先降低再提高的趋势,在800℃左右达到最低值,且力学性能变化趋势与组织形态演变呈明显的对应关系。根据加力筒体故障部位力学性能及可靠性明显降低的试验结果,判断该加力筒体不再适合继续参与服役试车,建议更换该故障件,并对替换件进行监控。  相似文献   
17.
利用从飞机长桁上截取的LY12CZ材料作出的试件分别在三种腐蚀环境下作了腐蚀实验.实验结果证明在加工时的挤压变形程度、腐蚀液的浓度对LY12CZ的腐蚀都有影响;SO2对LY12CZ的腐蚀现象主要是点蚀.  相似文献   
18.
利用Gleeble-3800热力模拟试验机,在1123 ~1423K温度范围,应变速率0.5 ~ 10s-1条件下,对二次硬化超高强度23Co14Ni12Cr3MoE钢进行了高温轴向压缩试验,测得了钢的高温流变曲线,并观察了变形后的显微组织.实验结果表明,该钢流变应力和峰值应变随着变形温度的升高和应变速率的降低而减小;在真应变为0.8,应变速率为0.5~10s-1的条件下,随着变形速率的提高,其发生完全动态再结晶的温度也逐渐升高.当变形速率为10s-1时,其变形温度高于1373K,才会发生完全动态再结晶.23Co14Ni12Cr3MoE钢的热变形激活能(Q)为421.6kJ/mol.本次研究还确立了钢的热变形方程.  相似文献   
19.
对2mm厚的LY12铝合金板进行了搅拌摩擦焊接,对接头的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当搅拌头旋转速度1000r/min、焊接速度200r/min时,焊核区为细小均匀的等轴晶,晶粒大小在2~6μm之间;热机影响区晶粒沿流线方向被拉长,前进侧比后退侧晶粒变化明显.焊缝成形良好,接头抗拉强度为438.72MPa,...  相似文献   
20.
 对LY12CZ铝合金室温和高温下的单轴循环变形行为及其时间相关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重点讨论了环境温度、应力水平、加载波形和峰值保持对材料棘轮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室温和高温下,LY12CZ铝合金体现出循环硬化特性,并具有明显的应变幅值依赖性;材料的棘轮行为不仅依赖于当前的平均应力和应力幅值大小,还与加载历史密切相关。尽管LY12CZ铝合金在单调拉伸时对应变率的变化不敏感,但其循环棘轮行为具有明显的时间相关特性:有峰值保持时产生的棘轮应变明显大于没有保持时的值,并随保持时间的增加而增大;正弦波形下的棘轮应变大于三角波形下的棘轮应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