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篇
航空   65篇
航天技术   2篇
综合类   1篇
航天   1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科学技术的发展,日益要求在各种零件材料上加工出精密微小孔。在新开发研究出的各种加工微孔的技术中,电火花打孔是目前研究探索的主要途径,并最具应用前景。本文在分析了微小孔电火花加工的必要条件后,简要介绍了自行设计研制的微型电火花打孔实验装置,和所采用的一种制造工具电极的新工艺——走丝反拷法。经过加工试验,在本装置上已能反拷出φ0.04mm的工具电极和加工出φ0.05mm深径比为8的微孔。根据试验结果,分析了放电参数、机床精度和进给控制系统的灵敏度对加工孔径、加工速度和加工质量的影响。并指出了需进一步改进和探索的问题。  相似文献   
42.
研究了一种检测小孔的机械式测头,将细测杆视为弹性体,将膜片做为三维敏感元件,通过弹性位移传递原理自动补偿了测杆的受力变形误差。安装在测量机上可以检测Φ03mm以上小孔任意截面的尺寸和形状误差,精度优于1μm。  相似文献   
43.
应用现代设计技术和现代设计手段,恰当地使用数值计算可理解和揭示试验,指导生产工艺规程,改善产品的综合性能。利用CFD软件FLUENT对磨粒流加工共轨管流道及小孔结构进行三维数值分析,获得稳态压强、湍流动能、湍流强度及速度图像,为磨粒流加工工艺的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4.
掌握和深入理解激光-GMAW复合热源焊接过程中的熔池与小孔行为,是实现复合热源焊接工艺参数优化并将其应用于实际工程的前提.综合考虑激光和电弧的热-力作用以及熔滴过渡带入熔池的质量、热量和动量,建立了激光-GMAW复合热源焊接过程的数值分析模型.定量分析了复合热源焊接过程中熔池流体流动与传热过程以及小孔的动态行为.数值分析结果表明,小孔壁面上各种力相互作用和影响,在小孔前/后壁上会周期性地出现微小凸台,小孔孔道处于短暂瞬间闭合与重新张开的瞬时演变状态.熔滴冲击造成的熔池凹陷与小孔周期性合并与分离,加剧了小孔的不稳定性.熔池内形成两个方向相反的涡流,并在电弧下方附近发生交汇.  相似文献   
45.
本文通过工艺转化,采用车铣复合加工中心与深孔钻取代电火花来实现小孔和深孔的加工,解决了电火花加工带来的表面质量和尺寸精度差等一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46.
特种高温合金深小孔的电火花加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加工高熔点钨钼合金冷却管小孔 (深径比≥ 130 ) ,在普通电火花机床上增设了附加装置 (工件电极和工具电极夹持系统、导向系统等 ) ,制作了新型电极 ,获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7.
本文介绍一种高效钻孔装置,该装置可提高工效10倍。X向采用二层双向锯齿形齿条定位,手柄拨动可实现双向进给定位,Y向用扇形定位孔插销定位,固定钻套可保证钻头准确地对准钻套。  相似文献   
48.
叙述了FT8动力涡轮盘径向小孔机械加工工艺方案,切削试验及参数的确定,工艺装备的选择,并探讨了提高小孔表面完整性的途径。  相似文献   
49.
从超高强度钢深小孔冷挤压强化的工程应用出发,提出了确定超高强度钢深小孔挤压工艺参数的基本原则和有关工艺技术问题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50.
针对先进燃烧室火焰筒壁面保护问题,对火焰筒菱形排列发散小孔进行数值研究,提出一套处理菱形排列发散小孔网格的方法。为了研究火焰筒壁面的温度分布,采用流固耦合的方法,并采用标准k-ε模型、非预混PDF模型对燃烧室性能进行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发散小孔菱形排列在冷却效果上优于顺排排列,在总油气比为0.046的情况下,工况一最高壁温806K,温度梯度20.7K/cm,工况二最高壁温780K,温度梯度34.4K/cm,冷却结构满足了先进燃烧室在高油气比下对燃烧室壁温方面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