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6篇
  免费   107篇
  国内免费   60篇
航空   526篇
航天技术   65篇
综合类   68篇
航天   124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57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66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0篇
  1987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对一种单晶叶片用的氧化铝基陶瓷型芯材料进行了特定的强化处理,研究其对型芯组织和性能的影响,发现强化后的陶瓷型芯体内形成了片状的莫来石晶全,其线膨胀峰值温度要比未经强化的型芯高出200℃以上,高温性能得到了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22.
 介绍TC4(Ti-6Al-4V)钛合金螺栓孔无衬套冷胀孔干涉配合综合强化的研究结果。实验证明,在给定的条件下,冷胀孔强化的TC4板状空孔试件的疲劳寿命增益系数(LIF)为13,干涉配合螺栓连接的LIF=3,而E-l强化件的疲劳寿命比单纯干涉配合又有成倍提高。电镜断口分析表明TC4合金强化件的疲劳裂纹的形成和扩展与LY12CZ及30CrMnSiA相似,它们不表现为典型的角裂纹,即沿板平面和厚向扩展速率有明显差异。对于TC4合金,在改善疲劳品质上,带衬套冷胀孔强化比无衬套冷胀孔强化好得多。  相似文献   
23.
涡轮高压导叶流场结构及损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具有TVD性质有三阶精度Godumov格式,数值模拟了某型涡轮高压导叶流场,并对流场损失及涡系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由于强烈的径向流,使低能流体大量地迁移到下端壁,使得下端部的损失显著增大,从而引起了总损失的增加。因此在高压导叶设计中,当采用低展弦比叶片时,应注意削弱叶片出口附近流场的严重径向窜流。  相似文献   
24.
通过求解N-S方程,数值计算了扩张圆管内的非平衡流动,并研究了超声速混合和燃烧的强化技术。结果表明,在超声速领域,预旋燃料方式是一种比较有效的强化技术。  相似文献   
25.
郑涛  赵克云  吴仁辉 《推进技术》1997,18(4):106-108
涡轮导向器喉道面积值是燃气涡轮发动机设计和生产中的重要参数,必须加以严格的控制。要有效地控制涡轮导向器的喉道面积,首先必须准确地进行测量。对用水流法测量涡轮导向器喉道面积进行了概述,包括测量原理、方法以及几种测量方法的比较等。  相似文献   
26.
分别应用螺旋线圈和扭带作为插入物,在Re≤2.0×103下,研究管内水与管壁的传热强化,与光管传热作了比较分析。并归纳出强化传热Nu数及流动阻力系数ζ随Re的变化规律,反映出螺旋线圈和扭带在低Re下有不同程度的强化传热效果,但也相应地增加了流动阻力。文中对两种强化传热元件也作了相应的比较。  相似文献   
27.
绿色制造和高效加工是21世纪先进制造业的必然趋势,为实现绿色高效加工,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绿色高效冷却技术——低温气动喷雾射流冲击冷却技术,通过低温气流运载少量冷却液以喷雾射流冲击的形式到达加工区实现强化换热,将加工区的换热水平提高到一个全新的水平.瞬态实验结果表明,在射流速度40 m/s、靶距10 mm的射流条件下,这种冷却方式可提供的临界热流密度高达60W/mm^2,相对于磨削发生烧伤的临界热流密度提高了6倍以上.  相似文献   
28.
29.
基于DDQN的运载火箭姿态控制器参数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索了利用深度强化学习算法训练智能体,以代替人类工程师进行火箭姿态控制器参数的离线设计方案。建立了多特征秒的火箭频域分析模型,选定了设计参数。选择深度强化学习算法中的双深度Q学习(Double Deep Q Network,DDQN)算法,通过记忆回放和时间差分迭代的方式让智能体在与环境交互过程中不断学习。设计了对应的马尔科夫决策过程模型,进行了智能体的训练和前向测试。结果说明该方法对于运载火箭姿控设计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0.
开展了矩形通道内微小狭缝肋的换热和流阻性能的多目标优化研究。选取缝宽、相邻缝间距、狭缝的前端面和后端面与壁面距离四个参数作为优化变量,采用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SGA-Ⅱ)获得了Pareto最优解。分析了Pareto最优前沿面上四种优化方案下微小狭缝肋的流动和传热热特性。结果表明:优化后的微小狭缝肋的换热能力与实心肋相当,而流动阻力有所降低,肋壁的换热均匀性得到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