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7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58篇
航空   316篇
航天技术   13篇
综合类   50篇
航天   4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针对低周疲劳载荷下发动机涡轮盘早期短裂纹扩展行为,提出适用于工程结构的耦合晶体塑性(CP)理论和扩展有限元方法(XFEM)的多晶短裂纹模拟方法。该方法采用晶体内总累积分解切应变作为裂纹扩展判据并使裂纹沿最活跃滑移系对应的滑移平面传播。框架采用子模型技术/分区域网格细化以及宏-介观本构结合的方法解决真实工程结构和微观模型尺度不匹配的问题,在可接受的计算代价下预测了涡轮盘危险截面处的短裂纹扩展路径及速率。结果表明该结构内早期裂纹生长路径及速率受到晶体取向的影响而出现较大分散性,同时验证了基于CP-XFEM的框架在预测工程结构短裂纹扩展寿命及分散性上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2.
国外钛合金超塑性成形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钛合金超塑成形是近十年来发展迅速的新工艺。由于能在400℃左右的温度下使用,常温下化学稳定性好的特点,各国已广为应用。美国进行了等温锻造和板材成形,苏联进行了气压成形,日本进行了低应变率的真空成形,这些工艺成果均已在实际中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93.
《航空学报》2011,(12):2370
航空、航天等高技术和高端产业的发展,迫切要求针对钛合金等轻质高强难变形材料和大型、复杂、整体、薄壁以及大小尺寸极端结合的难成形结构,实  相似文献   
94.
95.
综述了神经计算理论在塑性加工中的应用情况,介绍了BP网络的原理和应用的具体方法,并对应用的前景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96.
等半宽高矩形盒零件的超塑性胀形力学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粘塑性本构方程基础上,对半宽与高相等的矩形盒零件进行了超塑性胀形力学解析,对变形危险点的应变速率加以最优控制,以使材料厚度分布相对均匀,并提高了形成极限。  相似文献   
97.
强夯法又称动力固结法,这种方法是将大吨位的夯锤(一般为100~400KN)提升至6~40m高度后自由落下,给地基土以强大的冲击能量的夯击。它是基于动力压密和动力固结原理,是在极短的时间内对地基土体施加一个巨大的冲击能量破坏土体原状结构,迫使土体孔隙压缩,土中局部液  相似文献   
98.
延性损伤的能量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永廉  万春荣 《航空学报》1993,14(7):415-419
 采用材料在受力变形过程中耗散的塑性应变能定义材料的延性损伤变量,可以克服现有延性损伤变量定义的局限,完整描述材料在廷性损伤全过程中的损伤变化情况;实测方便,精度易于保证;还建立了相应的损伤演化方程和损伤材料的应力-应变本构方程,由其获得的损伤准则等价于第四强度理论。  相似文献   
99.
 <正> 超塑性等温锻造作为新工艺自70年代以来,已在航空航天、机械电子、轻工行业等得到推广应用。长时间内,国内主要在钛合金、铝合金等工业材料上开展了成形研究和应用。本文则对高强度30CrMnSiA钢连接座件进行了超塑性等温成形工艺试验,并在钢的超细化预处理和变形中组织结构变化等研究的基础上进行成形工艺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0.
本文详细研究了16NiCo钢的低循环应变疲劳性能,并对其循环应力一应变行为进行了讨论和分析。结果表明,该钢达到了同类钢和美国同种钢的应变疲劳强度水平,在循环过程中表现出循环软化。此外,塑性应变能的分析与计算证明,采用标准热处理规范能够实现强度与塑性的最佳匹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