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6篇
  免费   125篇
  国内免费   86篇
航空   374篇
航天技术   274篇
综合类   52篇
航天   887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51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53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43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68篇
  2011年   66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68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85篇
  2006年   70篇
  2005年   55篇
  2004年   60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53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42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33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41.
天线的散射机理和雷达截面减缩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阮颖铮 《宇航学报》1990,(4):94-100
飞行器头部的天线是鼻锥方向的一个强散射源,它对目标雷达截面的贡献包括了普通的结构散射项和再辐射引起的模式散射项,后者是天线作为一个加载散射体所特有的。本文给出了这两项雷达截面的散射机理和分析计算方法,并提出了减小天线雷达截面的若干技术途径及其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42.
用等效网络法推导了考虑互耦影响时阵列的输出信号解析式和信噪比,仿真了不同阵元间距时,自适应直线阵的方向图和输出信噪比,得到了一些有用的结论。  相似文献   
43.
在相控阵天线的制造过程中一般要对其阵列实施一次校准,并且校准需要大的近场或远场天线距离。技术服务公司(TSC)利用阵元间的互耦合特性,对仅用现有的阵列元作为(信号)源就可以精确地校准现代阵列的技术进行了验证。因此用机上自动化程序可以对阵列实施校准和再校准,无须在维护时取出天线。本文讨论了利用互耦合校准的理论,并给出了利用互耦合技术调谐现代808阵元试制天线的成功结果。  相似文献   
44.
45.
讨论了信号在很短的持续时间内,天线旁瓣区域接收的信号波形。可以发现,输出信号的波形与输入信号的波形是完全不同的。给出了分析理论解释并举例说明了这些影响,还证实了分析的有效性。提出了多种用途。  相似文献   
46.
介绍了UG结构分析在自动窗型材设计中的应用,对用UG软件分析窗体类对象时建立模型、载荷添加等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47.
提出一种新的用于DS-CDMA系统上行链路阵列接收加部分并行干扰消除的联合处理方案。在接收端多径信号的阵列处理方面,将传统的RAKE接收改为LS-DRMTA算法,能大大降低基站处理的运算量。在波束形成器之后引入干扰对消器,对传统的并行干扰消除器“硬判决”的缺陷进行优化,改为部分并行干扰消除器,可以更好地检测出期望用户信号,而且避免了消除串行干扰中存在延时问题,仿真结果表明,该联合处理方案简单有效,适合工程应用。  相似文献   
48.
尉宇  孙德宝  郑继刚 《宇航学报》2005,26(2):217-222
瞬时频率(IF)是描述非平稳调频信号最基本的参数,调频信号广泛应用于声纳、雷达、通讯和生物等领域。本文采用分数阶Fourier变换来优化STFT的窗函数,并估计非线性调频信号的瞬时频率。进行了详细的误差理论分析。同时在实验上和Wingner分布(WVD)、短时Fourier变换(STFT)进行误差(MSE)比较分析。仿真证明,FrFt优化窗STFT对估计非线性调频信号的瞬时频率具有良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49.
中继星天线程控指向用户星的方位角和俯仰角计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在假设了中继星平台姿态坐标系和中继星天线坐标系条件下,叙述由中继星及用户星轨道根数求得中继星天线程控指向用户星的方位角和俯仰角的方法。  相似文献   
50.
星上数字波束形成系统及硬件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字波束形成系统是一种可实现天线自适应调零的窄带数字系统。本文构筑了星上数字波束形成系统的模型,并对模型中各个模块的功能进行了介绍。文中对数字波束形成系统的误差进行了简单的分析,介绍了数字波束形成系统硬件实现以及外场测试系统方面的内容。最后对下一步的工作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