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 毫秒
1.
本文分析了软限幅器对非相干FSK接收机的影响,得到了不同限幅幅度时的接收机的输出信噪比和误码率。当输入信噪比比较低时,软限幅比硬限幅好,适当的软限幅能改善接收机的性能。  相似文献   

2.
A/D量化对GPS接收机自适应天线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A/D量化会带来干扰抑制比和输出卫星信噪比的损耗。通过估算量化噪声和干扰信号互相关矩阵的最大特征值,给出了干扰抑制比的近似表达式,而输出卫星信噪比损耗则是通过计算高斯噪声下量化信号的一阶矩和二阶矩得到的。结果表明,当选择量化间隔△-0.5d(α^2为接收信道的热噪声功率)时,量化噪声近似为独立的均匀分布的白噪声,因A/D量化带来的输出卫星信噪比的损耗不大于0.1dB,干扰抑制能力几乎不受影响。计算机仿真实验也验证了所作分析。  相似文献   

3.
1 引言 风云二号应答机和转发器的上行信号是采用调频体制。当没有上行信号时接收机解调输出的调频噪声很大。在接收机滤波器输出端,其嗓声电平峰—峰值可达3V左右。因此,当一台应答机工作在遥测状态(此时无上行信号)而另一台或两台电子设备处于开机状态而且无上行信号时,接收机输出调频噪声将严重恶化终端电子设备的输入信噪比。从而影响系统正常工作。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应答机和转发器的副载波输出端或在终端设备前加一静噪开关,以抑制终端设备的输入信噪比恶化,确保副载波和终端电子设备正常工作。  相似文献   

4.
将小波分析用于强噪声背景下的结构小损伤特征量研究,对于含有微小损伤的结构动力学模型,通过改变输入激励获取不同输出信噪比的响应信号,再通过响应信号的小波分解构造反映结构损伤的特征量,同时研究了输出信噪比对结构损伤特征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的信噪比情况下提取的结构损伤特征信息与信噪比大小呈现出非线性特征。对结构损伤检测的目的而言,存在一个最佳的信噪比,而不是噪声干扰越小越好。  相似文献   

5.
简介分集接收的主要方式 ,定量分析信道相关性对分集接收性能的影响。特别针对 Rayleigh信道模型中最大比合并和选择合并在各分集支路相关时的性能作了仔细研究 ,给出仿真结果 ,验证各分集支路相关性越小 ,分集效果越好的结论。在最大比合并下 ,当各路平均信噪比与门限相比较小时 ,各分集支路越相关 ,输出信噪比超过门限的概率越大。  相似文献   

6.
本文概述导弹仿真模型的确认方法和各自的优缺点及应用范围。分析了导弹系统仿真过程输出序列的特点,并根据现代谱估计方法对短序列、低信噪比序列进行谱估计时分辩力高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导弹系统仿真模型有效性确认的新方法,并结合某型号半实物仿真过程给出应用结果。  相似文献   

7.
航天TDICCD相机视频信号处理中相关双采样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分析了TDICCD视频信号读出时复位噪声的产生机理 ,并从噪声互消及数学相关性原理出发 ,分析了TDICCD输出视频信号的采样技术———相关双采样 ;讨论了相关双采样技术的工作原理及其对TDICCD读出噪声 (包括TDICCD的复位噪声、水平时钟驱动及电源地线耦合串扰噪声、输出放大器的白噪声和 1/f噪声复位噪声 )的滤除作用 ,给出了相关双采样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电路实现。最后 ,并通过实验加以验证 ,TDICCD信号的输出信噪比 (S/N)能达到 4 8dB。  相似文献   

8.
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采用二维匹配滤波的方式提高信噪比,但对信噪比增益的计算结果存在一定的争议,传统的计算方法主要基于脉冲压缩和相参积累对SAR信噪比展开分析,但会产生不同的计算结果。本文针对SAR数字信号处理的特点,基于带限白噪声的假设,在数字域推导了输出噪声的功率,并得到了二维数字匹配滤波的信噪比增益,解决了SAR信噪比存在争议的问题,并分析了SAR系统噪声带宽对信噪比的影响,给出了采样率的优化设计准则,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理论推导的正确性,为SAR系统优化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傅里叶变换法通常用于脉冲多普勒雷达检测加速运动目标,尽管该方法的性能会受多普勒拖尾现象限制。机动飞机和导弹属于加速运动目标。本文作者量化了多普勒拖尾的影响。在运用脉冲多普勒雷达检测附加白高斯噪声的非加速目标并估算该目标的径向速度试验中,傅里叶变换法能够使输出信噪比(SNR)随脉冲数线性增加。当目标加速时,只要加速度足够小,那么傅里叶方法仍可以检测目标并估算其平均速度。针对某一给定的加速度,当脉冲数增加时,傅里叶变换法得到的输出信噪比(SNR)随脉冲数的增加成凹函数变化,即输出SNR先增加到最大值然后开始下降,直到该方法不适用为止。因此脉冲数和加速度必须匹配才能获得最佳性能。文中给出了最佳SNR、最佳脉冲数与加速度关系的经验公式。这些结果被证明与采用栅格搜寻的广义似然比检测器设计是相符的。  相似文献   

10.
对船载遥测接收信道一项最重要的传输特性———门限特性进行理论分析,并指出门限特性对执行测控任务和设备性能检测的特殊意义。首先阐述门限效应产生的本质即增加传输带宽是在恶化输入信噪比的前提下提高输出信噪比,输入信噪比的域值即为门限。结合各种不同的船载遥测信道门限输入信噪比,提出统一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标定方法:即调制度定标和载波信噪比的标定。根据信道本底噪声的不同,又分为射频有线和无线两种测试方式,给出了详细的测试过程和步骤。最后还分析双模环电路由于实现了载波的动态跟踪而能显著降低门限效应。  相似文献   

11.
针对空频自适应滤波处理中节拍样点两端的输出信干噪比急剧下降的问题,建立了子带自适应阵列处理与空时自适应阵列处理等效关系的数学模型,指出了变换正交基函数的影响,提出利用时频分析特性优良的小波包变换取代傅立叶变换形成新的子带自适应阵列处理,减少子带间的频谱混叠,从而提高系统节拍样点两端的输出信干噪比。对基于不同窗函数的空频自适应处理和基于小波包变换的子带自适应处理进行了性能仿真,验证了小波包相对于加窗空频自适应处理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2.
由于电磁工作环境的恶化和大量射频干扰的存在,在极低的信干噪比(SINR)条件下进行目标检测和信息提取十分困难.对于阵列系统,往往采用自适应数字波束形成(ADBF)技术,来抑制强干扰和方向性干扰对有用信号的影响.给出了数字波束形成器的基本原理及其工程实现.  相似文献   

13.
相干条件下自适应波束形成性能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在相干干扰的条件下,推导了MMSE,LCMV两种波束形成器的输出信号情况。理论推导证明了基于MMSE准则的波束形成器,具有良好的输出信干噪比(SINR),而基于LCMV准则的波束形成器输出信号完全被湮没于噪声干扰中的原理。仿真结果进一步显示了这种分析推导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4.
邢瑞阳  吴晔 《上海航天》2019,36(3):119-123
无人机(UAV)通信具有部署快、使用灵活、通信质量好等优点,在无线通信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采用UAV作为中继站构成的增强型卫星通信网络经常受到各种干扰的影响,导致其性能急剧下降。以信干噪比(SINR)最大化为准则,UAV中继站发射功率满足要求为约束条件的优化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最大瑞利熵的波束成形(BF)算法,得出最优权矢量。为了降低BF算法的实现复杂度,进一步提出了一种基于迫零(ZF)的次优BF算法。计算机仿真验证了这2种BF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最差性能最优的稳健宽带Capon波束形成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常规Capon波束形成易受期望信号导向矢量失配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广义特征值分解的稳健宽带Capon波束形成算法。算法利用空间响应偏差约束实现宽带频率不变波束形成,同时增加期望信号导向矢量的不确定集约束,改善了算法对导向矢量偏差的稳健性,推导出自适应权矢量的两类近似闭式解。仿真结果表明,与现有的稳健宽带波束形成算法相比,算法在改善波束频响一致性的同时,提高了阵列输出信干噪比,对期望信号导向矢量的误差具有很好的稳健性。  相似文献   

16.
甘泉  孙学军  唐斌 《上海航天》2011,28(4):23-26,61
提出一种基于二次组阵的信号到达方向估计方法,在阵列中通过划分相互重叠的子阵对指定的空间区域进行空域滤波波束设计实现对空间信号的干扰抑制,提高期望信号的信干噪比。根据子阵间的位置关系对阵列进行二次组阵,用空间谱估计方法实现对各子阵输出期望信号的到达方向(DOA)估计。仿真结果表明:与常规谱估计方法相比,基于二次组阵的DO...  相似文献   

17.
刘威  王成军  郑顺  于雷 《上海航天》2020,37(4):79-87
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旋流器的结构参数对中心分级高温升燃烧室出口温度分布性能的影响,结构参数主要是叶片安装的角度和叶片的旋向组合多种方案,再对这些组合方案进行比较,从而选出最优结构。数值计算结果表明:旋流器结构参数对燃烧室出口特性有很大的影响,设计合理的旋流器结构参数对提高燃烧室性能很重要。选取最优的角度组合,第1级为45°,第2级与主燃级为60°;第1级与第2级旋向反向,并且第2级与主燃级旋向一致。  相似文献   

18.
三角形激光陀螺谐振腔的精度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杜建邦 《航天控制》1998,16(3):53-61
利用几何光学建立了三角形激光陀螺谐振腔反射镜微动引起腔内环形光路的变化方程,通过对光路偏移量的分离,导出由谐振腔加工误差造成的且经过调腔后的剩余偏移量,最后通过光路的剩余偏移量对激光陀螺性能影响的分析,计算出三角形激光陀螺谐振腔加工精度要求并对其特点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9.
龚旻  谭杰  李大伟  马召  田冠锁  王暕来  孟令涛 《宇航学报》2018,39(10):1059-1070
首先对国内外黑障问题研究历史进行了回顾,然后从等离子体鞘套形成机理和基本特征、电波传播机理及信道特征等方面阐述了高超声速飞行器黑障问题的成因。随后,着重介绍了等离子体流场和电波传播数值模拟方法并分析了方法的适用性。进一步对等离子体地面模拟方法和诊断技术进行了概述,并对国内外地面黑障实验结果进行了详细分析。在此基础上,针对临近空间高超声速飞行器的特点,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对现有黑障消除技术进行了评估,给出了目前工程实用方法、近期可能实现的工程实用解以及未来具有应用潜力的消除技术。最后,对黑障问题后续研究方向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0.
空间遥感器的热/结构/光学分析研究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5  
作为一个空间遥感器整机热光学(热/结构/光学)集成分析过程,对空间遥感器主要光机结构简化,进行导热特性分析和等效热阻计算;利用软件计算在轨道上典型工况的空间外流热和内热源分布;建立有限元温度场分析模型和结构热弹性分析模型,计算全机稳、瞬态温度场分布,均匀温度和特定温度场下的位移场,得到各光学元件的位移;利用光学分析程度计算的公差计算结果插值计算遥感器光学系统由于光学元件的热致刚体位移(离轴、轴向位移和倾斜)而产生的光学性能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