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2篇
  免费   62篇
  国内免费   20篇
航空   206篇
航天技术   21篇
综合类   18篇
航天   6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31.
随着对航空发动机的引气、供油、点火、测试等功能要求的提高,穿过外涵机匣的传感器和管路数量大大增加,为降低外涵机匣拆装的难度,提高穿过外涵机匣的管路的可装配性,在原有管路的连接结构、密封结构、补偿结构、分解维护4个方面的结构设计基础上,设计了2种新型穿过外涵机匣的管路结构,新型管路具有结构简单、拆装便捷、安全可靠、互换性好等优点,可满足管路补偿和外涵机匣的密封要求。  相似文献   
32.
针对新一代运载火箭贮箱增压单向阀的泄漏问题,全面分析了单向阀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建立了双增压单向阀串联模式的AMESim模型,并对其阀芯颤振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单个增压单向阀的贮箱增压模式,双单向阀串联后阀芯的颤振现象加剧; 而通过增加两单向阀之间的管路容积,可有效缓解单向阀的颤振情况。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抑...  相似文献   
33.
34.
公共设施投资的决策模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设施投资的成本与产生的社会福利如何比较,社会效益的提高有多大等等一系列基本问题为政府所关心。这一问题的解决需要通过结合公共经济学的原理与近几年出现的一些新观点做出系统的可行性分析模型加以解决。本文就是基于公共经济学的理论并结合了笔者的一些新的观点所作的常识性的探索。  相似文献   
35.
研制了带垫卡箍刚度测试装置,分别对不同规格卡箍线刚度和扭转刚度进行了测量,并将卡箍刚度测量数值引入卡箍-管路系统有限元模型,通过管路固有特性数值计算与试验测试结果对比,误差在5%左右,验证了卡箍刚度参数的准确性.进一步搭建了卡箍阻尼测量系统,通过测量卡箍动态传递率,获得相对应的模态阻尼比,并将卡箍阻尼测量数值引入卡箍-...  相似文献   
36.
针对航天器在空间高真空低重力环境下的流体回路液态工质排放有关问题,以月球环境为例,搭建了月球重力等效地面试验系统,开展地面真空排放试验,获取了工质排放过程中的管路压力和温度变化规律,分析了影响工质排放速率的因素。试验结果表明:工质排放过程中管路的温度基本不变,回路初始压力、工质沿程温度以及排放口温度对于排放速率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37.
针对运载火箭增压输送系统中的拼焊型管路产品,以实现管路产品焊接的柔性装配为最终目标,开展了装焊精确定位柔性辅助系统的设计与开发。根据拼焊型管路的传统制造模式,焊接装配是采用专用装焊工装保证导管的空间走向和总体尺寸,因而每项导管对应一套专用装焊工装,管路结构的调整将导致原工装的返修甚至报废,造成生产成本高且严重影响导管的研制周期,该问题在研制型号中尤为突出。随着型号越来越多,专用装焊工装数量也显著增多,给工装管理也带来了极大的挑战。本文通过装焊精确定位柔性辅助系统的设计与开发,以导管特征点的坐标为控制指令实现柔性装配系统按照装配要求进行精确走位和定位,以柔性化的装配系统实现不同规格、不同空间走向的拼焊型管路产品的焊接装配。  相似文献   
38.
简介外部射频电磁环境特点和国外外部射频电磁环境标准演变过程,分析设备、分系统级和系统级标准的差异,概述标准的发展和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39.
容易  熊天赐  黄辉  陈士强 《宇航学报》2021,42(2):239-248
为深入了解交叉输送系统特性,辨识关键影响因素及其影响规律,通过系统建模与仿真分析开展交叉输送系统关键影响因素研究。推导了交叉输送系统关键组件数学模型,基于AMESim软件构建了系统仿真模型。研究表明,贮箱气枕压差和输送管路流阻是两大关键影响因素。为保证推进剂按额定流量交叉输送,必须对各子级箱压进行精确调节。由于助推上游主管路和交叉输送管路流阻对系统性能影响较大,在设计交叉输送系统时应该尽量缩短助推上游主管路和交叉输送管路,并尽量减小不同助推的管路流阻偏差。  相似文献   
40.
常温推进剂在管路中的两相充填特性由于气液相间的相互作用而难以预测.为拓展液体火箭发动机瞬态特性模块化通用仿真模型库对两相充填的仿真能力,基于Modelica模块化建模思想开发了一维有限体积的两相充填管路模型,其中采用等效流容方程计算压力,使用Volume of Fluid(VOF)法捕捉气液界面.对流项离散格式的比较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