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16篇
航空   120篇
航天技术   15篇
综合类   12篇
航天   24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61.
轨控发动机真空流场计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朱定强  薛莲  蔡国飙  张振鹏 《宇航学报》2006,27(5):830-833,875
拦截弹轨控发动机在真空中的流场可为其设计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同时其喷焰红外辐射特性也是防御上的重要研究对象。采用基于有限体积形式的LU格式离散N-S方程,通过时间推进法求解拦截弹轨控发动机喷管以及外场喷流区域在内的气相统一流场,同时考虑了各主要组分参与的化学反应,得到了轨控发动机喷管内外速度、温度、密度、组分浓度等参数的分布情况。研究表明:使用本文中的方法可以很好地计算出轨控发动机在真空中的内外流场。真空羽流膨胀迅速。  相似文献   
62.
依据流动子过程特征量分析方法,导出了高超声速化学反应流动的相似律。将得到的相似律应用于气动物理地面模拟试验,给出了确定地面模拟试验条件的相似准则,分析了地面模拟试验中需要进一步解决的其它基础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63.
利用流体分析软件ANSYS CFX,对航空发动机核心机进行了全三维流场数值仿真。采用出口边界模拟压气机级间引气和燃烧室二股气流流路,以及源项方法模拟涡轮叶片冷却喷射。考虑了压气机空腔效应、各叶片的端壁倒圆、转子叶片叶尖间隙等细节结构;燃烧室按照燃油喷雾模型计算化学反应。通过计算获得了核心机进口导流盆、压气机、燃烧室、涡轮及喷管的气动性能;分析整理出了部件各项参数沿径向的分布,获得了核心机推力,并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通过研究,初步校验了航空发动机核心机全三维数值仿真的可行性,为航空发动机整机全三维数值仿真奠定了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64.
双齿气体循环泵基本几何理论和容积计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数学几何理论为基础,通过坐标变换和包络条件推导了阴阳转子的基本型线方程,建立了双齿气体循环泵的数学模型。研究了阴阳转子相互啮合时啮合点位置随阴转子转角的变化关系。采用了线积分的计算方法推导出工作容积的基元面积随转角的变化关系,可简化工作容积的计算难度。结果表明:在转角为0和π的时候,阴阳转子会形成一个封闭的无效区域导致了工作腔的基元面积随转角变化过程中的突升和突降。在吸气结束时,由于吸气腔相较于排气腔多了一个与吸气口相连的部分导致了基元面积的突降。这些基本几何理论的建立可为双齿气体循环泵的应用打下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5.
高负荷风扇转子叶片反问题设计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改进高负荷风扇转子性能,采用了一种工程适用的叶片反问题设计方法。该方法使用粘性CFD与数值优化相结合,适合具有高进口马赫数、高逆压梯度流动特征的高效叶型设计,并应用二维叶型反问题加三维积叠的叶片设计思路,充分继承了已有的基元叶型积叠准则,极大地缩短了计算时间。利用发展的反问题设计平台,完成了叶片的反问题设计。三维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反问题设计的转子叶片能较好地控制转子尖部激波结构,减小激波损失,提高效率,增大稳定裕度。  相似文献   
66.
斜切径向旋流燃烧室主燃区光学测量与特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针对斜切径向旋流环形燃烧室模型,采用可调谐二极管激光吸收光谱(TDLAS)、相干反斯托克斯喇曼光谱(CARS)光学测量手段,在模化状态(Case 2)下,对燃烧室主燃区进行温度测量,分别得到了主燃区内12个点的温度和沿两条路径的积分温度.使用Fluent 12.0对Case 2进行数值模拟,分别使用两种非预混燃烧模型:平衡化学反应模型(EM)和稳态层流小火焰(SLF)模型.通过将两种不同燃烧模型的计算结果与TDLAS,CARS试验测量数据作对比验证,发现EM计算得到的温度更高,并与试验测量温度更符合,其中与CARS测量的误差小于6%.在试验验证的基础上,完成燃烧室在冷流状态(Case 1)下的计算,分析主燃区的气流组织和主燃孔射流对回流区的影响;利用EM计算分析燃烧室主燃区在全压状态(Case 3)下燃料分布、温度场、组分分布和性能参数,如燃烧室的燃烧效率为0.97、出口温度分布系数为0.312等,较为全面反映了燃烧室内气流流动换热和燃烧现象.   相似文献   
67.
轴流涡轮基元级静叶稠度特性的数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不同静叶稠度(静叶叶片数)的轴流涡轮基元级进行了非定常数值模拟,研究了静叶稠度对涡轮基元级流动状态和损失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静叶稠度的改变对涡轮基元级流动状态和损失的影响直接与动叶稠度相关.静叶稠度的改变影响通过涡轮基元级的流量,在动叶稠度不变时,会引起涡轮基元级反力度的改变.静叶稠度增加到一定程度时,会使气流在静子中的膨胀加速过于剧烈而产生激波损失及激波与边界层干涉带来的边界层分离损失.静叶稠度减少到一定程度时,会使转子中的流动状态极大恶化,进口极大的负攻角致使动叶压力面发生大范围的分离.存在一个最佳的静叶稠度,使涡轮基元级的损失最小.   相似文献   
68.
双环预混旋流低污染燃烧室数值研究   总被引:19,自引:10,他引:9  
利用Fluent软件计算双环预混旋流(TAPS)低污染燃烧室三维两相喷雾燃烧流场,研究两种燃烧室结构和两种喷油方式对流场与燃烧性能的影响,采用标准k-ε模型模拟湍流黏性,离散相模型追踪油珠运动轨迹,燃烧模型采用非预混平衡化学反应模型.计算结果表明:在进口条件不变情况下,改进燃烧室结构和喷油方式,能提高出口温度,同时可大幅降低出口污染物排放;在相同试验条件下,TAPS低污染燃烧室燃烧性能优于目前某在研发动机模型燃烧室.   相似文献   
69.
液体火箭发动机尾焰复燃对红外辐射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任泓帆  朱定强 《推进技术》2018,39(6):1227-1233
为深入研究液体火箭发动机尾焰复燃对红外辐射特性的影响,建立了一个适用于液体火箭尾焰复燃流场和红外辐射特性的计算模型。利用FLUENT软件计算液体火箭尾焰复燃流场,其中复燃反应采用有限速率化学反应模型;采用HITEMP数据库利用逐线积分法(LBL)计算尾焰气体的辐射气体参量;采用反向蒙特卡洛法(BMC)求解辐射传输方程,得到尾焰复燃流场的红外辐射特性。结果表明,复燃反应可大幅度改变尾焰流场特性,进而改变尾焰红外辐射特性。相比于冻结流,反应流流场温度和主要辐射气体含量最大增幅分别可达15.4%及47.5%,主要辐射波段内辐射强度最大增幅可达31.5%。随发动机飞行高度增加,复燃反应所引起的红外辐射强度增量随之降低。  相似文献   
70.
高超声速推进再生冷却研究综述   总被引:13,自引:8,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章思龙  秦江  周伟星  鲍文 《推进技术》2018,39(10):2177-2190
简要回顾了高超声速推进再生冷却的发展历程,介绍了高超声速推进再生冷却的基本特点。根据高超声速推进本身特点,从不同层面分析了高超声速推进再生冷却所面临的主要矛盾和难点。在此基础上,就高超声速推进再生冷却系统冷源不足、冷源及热载荷分布不均、系统动态特性复杂等问题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详细的综述,包括热沉提升技术、超临界化学反应流动换热特性、强化换热技术以及再生冷却动态特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以及亟待解决的主要科学和技术问题。基于此,对目前高超声速推进再生冷却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认为高热沉燃料技术以及组合冷却技术等现有冷却技术的深化研究以及与其它领域技术的结合,是今后高超声速推进再生冷却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