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6篇
  免费   110篇
  国内免费   65篇
航空   522篇
航天技术   73篇
综合类   97篇
航天   159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841.
为探究霍尔推力器羽流中各价态离子能量分布,并以此为依据评估推力器性能,根据Wien条件,设计了一种用于测量稀薄等离子体羽流场不同电荷状态离子分布的E×B探针系统。基于对探针最大输入角离子的运动分析,推导了仅与探针结构参数相关的能量分辨率关系式,并以此为依据设计了探针,使用该E×B探针系统对200 W量级霍尔推力器进行羽流离子成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距离推力器出口500 mm处,在中轴线角度0~20°内,单电荷氙离子Xe+比例分数为90.42%~94.25%,对应的Xe2+比例分数为9.58%~5.75%;随着角度的增加,Xe+比例分数减少,Xe2+比例分数增加,平均电荷增加;推力器的电荷利用效率、电压利用效率分别为99.38%、86.95%。该探针系统的测量结果可为分析推力损失和优化推力器性能提供参考,并可为羽流仿真提供验证。  相似文献   
842.
3 m×2 m结冰风洞是我国“十一五”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也是国际上尺寸最大的非季节性结冰风洞。自2013年建成以来,已经完成了70余项试验,有力支撑了我国飞机的自主研制和适航取证。本文首先介绍了3 m×2 m结冰风洞的组成和特点,其次重点阐述了2020年至2022年间风洞试验能力和试验技术的若干新进展,通过发展双闭环自适应温度控制技术、多路热气供气防除冰试验技术、冰形在线测量技术、发动机进气精确模拟技术、旋翼结冰与气动载荷同步测试技术等,使风洞的温度场模拟能力、热气防冰试验能力、冰形测量能力、进气模拟能力和直升机旋翼结冰试验能力得到增强,综合试验效率显著提升。最后,针对大型结冰风洞过冷大水滴试验面临的挑战,对下一步试验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43.
为使固液捆绑运载火箭发射更具有可靠性和安全性,本文首次提出了一种基于三冗余架构的芯级液体发动机健康诊断系统。在芯级液体发动机点火后,由箭上健康诊断系统根据红线算法对发动机状态进行诊断,确认液体发动机状态正常后再进行固体发动机点火。通过地面发动机试车及飞行试验考核,结果表明:该发动机健康诊断系统设计正确,能够及时有效地检测液体发动机工作状态,且未发生误警报或漏警报。  相似文献   
844.
面向我国深空探测任务对空间飞行器安全可靠自主运行提出的迫切需求,研究了空间飞行器自主诊断重构技术。针对空间飞行器诊断重构能力确定于设计之初、受制于有限资源等特点,提出了着力于系统评价设计过程的自主诊断重构方法。首先,分析了国内外研究现状并梳理了后续的待突破难点。其次,以可诊断性与可重构性理论为指导,提出了正常模式与故障模式一体化设计方法、故障诊断与系统重构一体化设计方法,在设计阶段通过资源配置和诊断重构方案的综合优化实现系统诊断重构能力最大化。然后,提出了基于能力在轨评估的诊断重构方案动态调整方法,在运行阶段通过诊断重构过程的自适应调整保持系统最优状态,进而从全寿命周期提升系统的诊断重构能力。最后,进行了总结与展望。  相似文献   
845.
CFRP加工过程的实时监测和控制是提升零件最终加工质量的重要手段.本文从加工过程物理仿真、数学模型及智能模型三方面总结了 CFRP切削加工预测方法研究现状.同时,基于切削过程状态信息获取、特征信息提取以及监测模型构建等方面概述了刀具磨损和加工质量在线监测方法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关于在CFRP切削过程中切削力和振...  相似文献   
846.
颤振是航空航天加工制造等领域中广泛存在的问题,深入开展切削加工过程中颤振在线监测研究对于进一步提升颤振抑制效果、保障加工系统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根据颤振在线监测所需的实时性和精确性的要求,围绕数据采集、在线特征提取及颤振识别进行综述,首先介绍了3种颤振数据采集方法的特点,然后深入归纳与分析了颤振特征应用情况及影响颤振特征提取的关键因素,接着比较并总结了基于有监督学习和无监督学习的颤振识别技术的特点,最后总结并展望了目前颤振在线监测所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可为未来颤振在线监测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47.
《航空工程进展》2014,(1):2-F0002
<正>为了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便利性,加快期刊信息化建设步伐,《航空工程进展》编辑部于2012年正式启用网上在线投稿系统,作者可以通过该系统实现在线投稿、查询以及处理相关事宜。详细的投稿步骤如下:(1)直接在浏览器地址栏输入http://hkgcjz.alljournals.net.cn,敲击回车键便可登录。(2)点击网页左侧作者投稿进入注册和登录页面。(3)如果您尚未注册,须先进行注册。点击新用户注册按步骤完成注册。其中带*的项目是必填项,用户名为您的常用邮箱,完成后必须返回注册时的邮箱激活您的帐号。如果已完成注册,请输入用户名和密码进入您的专有页面,可以在该页面进行投稿或者稿件查询。  相似文献   
848.
在线准确定量诊断飞行器结构疲劳裂纹损伤对于保证结构安全、降低维护费用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提升复杂服役条件环境下结构损伤定量化诊断的可靠性,本文提出了一种导波-高斯混合模型(Gaussian mixture model,GMM)蒙特卡罗迁移度量的损伤定量化诊断方法。首先建立表征结构不同状态下导波特征概率分布的GMM,再通过大数据随机采样的蒙特卡罗方法计算监测状态GMM相对于基准GMM的迁移距离,该方法在避免了复杂积分计算的同时,能够更准确地计算GMM的迁移距离,实现复杂服役条件下损伤扩展的准确定量化追踪诊断。选取重要飞行器耳片连接结构进行了孔边裂纹监测,有效实现了裂纹定量化监测,结果表明,相比传统的最小匹配迁移距离计算方法,本文提出的方法使裂纹定量化精度提高了29%。  相似文献   
849.
850.
脉冲爆震发动机内部工作条件极其恶劣,测量爆震波温度和某组分浓度十分困难。本文回顾了近几年国内外在爆震温度场测量方面的技术发展,特别是应用激光诊断技术测量爆震波的温度和某些组分浓度。总结了国内外应用光学诊断技术测得的爆震波火焰温度,结果发现:对气体燃料/氧气而言,在化学恰当比下一般其爆震波温度大约为3900K,与CJ理论值非常接近;然而对液态燃料JP-10而言,当氧化剂为氧气时,爆震波温度为2500K;当氧化剂为空气时,爆震波温度仅仅约为1500K。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