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5篇
航空   78篇
航天技术   17篇
综合类   18篇
航天   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采用熔体插层法制备氢化丁腈橡胶(HNBR)/有机蒙脱土(OMMT)纳米复合材料,有机蒙脱土(OMMT)的用量分别为0份,5份,10份,15份,20份。考察OMMT的用量对其力学性能、烧蚀性能的影响,并分析了该纳米复合材料烧蚀炭层的微观形貌及成分。发现有机蒙脱土在一定含量范围(0~15phr)内具有一定的补强作用,其含量过多(20 phr)时反而不利于强度和伸长率的提高;试验范围内,随其含量增加,材料的扯断永久变形和硬度依次增大,回弹性降低,线烧蚀率和质量烧蚀率大致呈下降趋势;熔融机械混炼使蒙脱土的片层间距发生变化,烧蚀后蒙脱土的片层结构完全被破坏;复合材料烧蚀后形成炭层的正面和反面结构差别明显。  相似文献   
42.
通过室内配制垃圾土样,进行了固结排水剪(CD)三轴压缩试验,得出垃圾土邓肯-张本构模型参数,为邓肯-张本构模型在垃圾填埋场方面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3.
广义非线性强度与广义滑动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广义Mises准则满足八面体面上的剪应力和正应力之比为常数,SMP(Spatially Mobilized Plane)准则满足空间滑动面上的剪应力和正应力之比为常数,那么对于包含或逼近现有非线性强度准则的广义非线性强度,在物理空间中应存在一平面,且满足该平面上的剪应力和正应力之比为常数.为此,提出了介于八面体面和空间滑动面之间的广义滑动面,与广义非线性强度相对应,广义滑动面上的剪应力与正应力之比为常数,并给出了广义滑动面上应力比的表达式,及主应力空间中的强度面形状.通过深入分析和对比,表明了广义非线性强度和广义滑动面在材料强度描述上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44.
大弯角扩压叶栅吸力面全域压力分布的PSP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丽敏  高杰  王欢  周强  刘波 《航空动力学报》2011,26(9):2061-2067
基于自行组建的PSP(pressure sensitive paint)测量系统,采用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PSP,实验测量了来流马赫数分别为0.4和0.5时大弯角扩压叶栅叶片吸力面全域压力分布,并与传统测压技术所得结果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①采用PSP技术测量可以获得叶片表面全域的连续压力分布,具有空间分布率高、定量测量的特点;②叶片中部PSP测量压力值与压力扫描阀结果吻合得非常好,但受到叶片吸力面曲率的影响,叶片前缘与尾缘附近的误差较大,最大误差为4.48%;③随着来流速度的提高,PSP与压力扫描阀之间的误差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45.
涡轮叶片吸力面气膜冷却效率的数值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姚玉  张靖周  何飞  郭文 《航空动力学报》2010,25(6):1245-1250
针对某型导向叶片,运用RNG(renormalization group)湍流模型对涡轮叶栅通道内部的三维流场和叶片吸力面的冷却效率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在叶栅通道主流入口雷诺数Re=4×105~6×105和冷气吹风比M=0.5~3范围内,沿吸力面不同弦向位置处开设气膜孔对气膜冷却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各位置气膜孔单独喷射时叶片吸力面的冷却效率均随着入口雷诺数的增加而增大;在气膜孔出口下游附近,冷却效率随着吹风比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在下游远处则一直随着吹风比的增加而增大;三个位置处气膜孔单独喷射时,位置1气膜孔的冷却效率较位置2和位置3的高.   相似文献   
46.
涡轮叶片吸力面上收敛缝形孔气膜冷却效率的数值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姚玉  张靖周  何飞  郭文 《航空学报》2010,31(6):1115-1120
运用RNG湍流模型对叶片吸力面开设收敛缝形孔的冷却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在叶栅通道主流入口雷诺数Re=4×105~6×105和二次流吹风比M=0.5~3.0范围内,沿吸力面3个典型弦向位置处(分别对应叶栅通道喉部上游、喉部和喉部下游)开设收敛缝形孔对气膜冷却效果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各位置处收敛缝形孔吸力面的冷却效率随着吹风比和主流入口雷诺数的增大而逐渐升高;与圆形孔相比,各位置处收敛缝形孔沿流向的冷却效率均得到有效改善,且在展向上的分布较均匀;在相同的主流入口雷诺数和二次流吹风比下,位于喉部上游位置的收敛缝形孔冷却效率大都高于其他位置。  相似文献   
47.
48.
本文根据对西北地区机场处理盐渍土的经验总结,分析了硫酸盐渍土的工程性质和移动规律,研究了硫酸盐渍土盐胀的影响因素及主要危害性,提出了场道工程硫酸盐渍土盐胀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49.
为了获得亚声速涡轮导叶吸力面不同位置处单排W型气膜孔的气膜冷却特性,在短周期跨声速风洞中实验研究了吹风比、主流湍流度对W型气膜孔冷却效率的影响。两列单排气膜孔分别布置在吸力面16%和21%相对弧长处,实验进口雷诺数范围为3.0×105~9.0×105,吹风比范围是0.5~2.0,叶栅出口等熵马赫数为0.8,高低湍流度分别为14.7% 和1.3%。实验结果表明:低湍流度时孔排1和孔排2下游的气膜冷却效率都随吹风比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最佳吹风比分别为BR=1.2和BR=0.8。由于孔排1和孔排2所处位置的主流边界层状态不同,导致湍流度对于气膜冷却效率有不同的影响。对于孔排1,大吹风比时高湍流度使冷气核心向壁面移动,提高了气膜冷却效率;而小吹风比时,湍流度对冷却效率的影响随雷诺数升高而减弱。对于孔排2,大吹风比时高湍流度提高了孔附近区域的冷却效率,同时加快了冷却效率沿流向下降的速度,而在小吹风比时高湍流度显著降低了孔排下游气膜冷却效率。  相似文献   
50.
叶片吸力面不同位置处气膜冷却特性对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跨声速叶栅通道内,试验研究了叶片吸力面不同位置处的气膜冷却特性,详细地分析吸力面两个位置处的簸箕孔型在主流进口雷诺数为3.7×105、出口马赫数为0.81,0.91,1.01及气膜吹风比为0.6~2.1条件下的气膜冷却效率.结果表明:气膜孔2位于大的叶片曲率位置处,该位置处主流能使得射流更好地贴附在壁面上,但是该影响有利有弊.在小吹风比下,气膜孔射流本身就能很好地贴附壁面,因而主流使得气膜贴壁较好的作用不强,而主流使得气膜展向扩展不易的负面影响却比较明显.在大吹风比下,气膜射流法向分量较大,气膜容易脱离壁面,此时,气膜孔2由于主流作用使得气膜更好地贴附在壁面上,气膜冷却效率有较大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