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4篇
航空   98篇
航天技术   3篇
综合类   11篇
航天   5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一种新型可调喉径喷管的结构设计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单室双推和双脉冲固体火箭发动机,提出了一种可调喉径的喷管喉衬设计方案,即在喉衬本体结构中设置运动部件,部件的结构尺寸和移动距离与初始喉径和终点喉径相适应,同时对该结构的润滑和密封展开了研究。基于AN-SYS仿真软件,对该结构的主要部件在高速燃气冲击下的强度进行了模拟。分析结果表明,该设计方案可行,可为固体火箭发动机的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2.
53.
54.
主要针对喷管进行高低燃温组合推进剂与纯高燃温推进剂下的喉衬烧蚀实验分析,低燃温推进剂为丁羟低温推进剂和SCH?12低温推进剂。实验研究表明,丁羟低温推进剂和高温推进剂组合推进剂的烧蚀率为0.112 mm/s,SCH?12低温推进剂和高温推进剂为0.115 mm/s,纯高燃温推进剂的烧蚀率为0.133 mm/s,证明了高低燃温组合推进剂降低喉衬烧蚀的有效性与可行性。分析了然后对不同含量低燃温推进剂对比冲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使用比冲下降小、燃温低的推进剂能有效降低喉衬烧蚀,并对发动机比冲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55.
于平超  赵芝梅  侯丽  陈果 《航空动力学报》2021,36(12):2490-2502
针对止口螺栓连接,论文从连接结构轴向拉压力学行为分析出发,提出了可模拟连接非线性刚度和阻尼耗散的扇区模型,基于此进一步构建了弯矩载荷下的非线性解析模型。通过与三维实体有限元模型计算结果的对比分析,验证了所提出模型的有效性,并揭示了连接的非线性刚度特性和迟滞阻尼特性。基于所提出模型研究了关键参数对止口螺栓的阻尼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连接的阻尼耗散能力随弯矩载荷幅值和摩擦因数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降低趋势,而随止口紧度和法兰长度的增加单调增加;法兰长度除对连接的阻尼耗散存在一定影响外,还能显著降低连接结构的等效刚度。   相似文献   
56.
筒述了胀压式无扩口导管成形机的结构与原理,分析了聚氨醑橡胶作为胀压介质时成形工艺的特点及胀形工艺的力学特征。同时还介绍了液压系统有关计算及液压成形力的确定。  相似文献   
57.
斜激波入射V形钝前缘溢流口激波干扰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内转式进气道溢流口这一关键部位所面临的三维复杂激波干扰问题,将溢流口提炼简化为V形钝前缘平板,采用激波风洞实验观测结合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前体斜激波与V形钝前缘溢流口相对位置变化引起的激波干扰的演化规律。结果表明:由于V形钝前缘自身的激波干扰,其驻点前弓形激波的脱体距离较大,波后存在大范围的亚声速区。当斜激波入射在该弓形激波接近正激波的部分时,发生Edney第Ⅳa类激波干扰,该流动结构与V形钝前缘自身带来的三维激波干扰相互耦合,形成多处超声速射流区域;当斜激波入射在该弓形激波亚声速区的声速点附近时,呈现出不同于Edney第Ⅲ类激波干扰的波系结构;当斜激波入射在该弓形激波的超声速部分时,形成的波系结构与Edney第Ⅱ、Ⅵ类激波干扰类似。  相似文献   
58.
基于k-ωSST模型的同心筒发射装置流场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程  夏智勋  马超  金玲  张木 《航空动力学报》2019,34(11):2331-2338
围绕同心筒发射装置流场数值模拟及结构优化展开研究,流场数值模拟基于轴对称Navier-Stokes(N-S)方程、k-ω shear stress transfer(SST)湍流模型,并运用域动分层动网格方法,以同心筒初始方案为参照,研究了同心筒发射过程的动态流场,在此基础上,分别对内筒收敛段的收敛角度以及筒口扩张段的扩张角度进行了优化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内筒收敛段使得燃气排导更为通畅,筒内的热环境有所改善,并且内筒收敛段起到了一定的防喷作用,收敛角越大,筒底热环境越好;筒口扩张段对发射过程动态流场也有明显影响,收敛角为15°,扩张角为20°时,导弹从开始发射到完全出筒过程中热环境最为良好。   相似文献   
59.
介绍了飞行器油泵柱塞座的结构,分析了柱塞座收口与扩口的组合难点,通过试验分析找到了合理的工艺路线及组合参数。  相似文献   
60.
车载导弹液压起竖装备因安装空间狭小、装机功率受限导致起竖时间长的问题难以解决.为提高起竖速度,设计了基于流量可调燃气发生器的起竖动力装置,建立了燃气发生器/液压系统/导弹一体化计算数学模型,对比分析了定喉面和变喉面两种工作模式下的起竖特性.计算结果表明:定喉面流量不可调工作模式,不能适应起竖变负载特性,无法保持导弹匀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