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33篇
  免费   378篇
  国内免费   146篇
航空   1283篇
航天技术   162篇
综合类   151篇
航天   361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54篇
  2022年   51篇
  2021年   75篇
  2020年   89篇
  2019年   85篇
  2018年   67篇
  2017年   82篇
  2016年   77篇
  2015年   96篇
  2014年   83篇
  2013年   99篇
  2012年   106篇
  2011年   98篇
  2010年   88篇
  2009年   90篇
  2008年   68篇
  2007年   79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56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6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21.
最佳传力特性的偏置曲柄滑块机构解析法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偏置曲柄滑块机构的运动特性和传力特性所建立的函数关系,运用极值理论推导出给定条件下传力特性最佳的计算公式,大大方便了设计应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2.
全面介绍了各向异性晶体滑移结构强度和蠕变分析有限元程序的原理,功能特点,及其在镍基单晶涡轮叶片中的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23.
8m×6m风洞测控处系统以VAX-Ⅱ为上位机,通过QBUS总线连接数据采集、速压控制、模型姿态角控制和数据实时分析与显示等四个子系统,完成对风洞试验的管理和数据测量与分析及显示。本文介绍了该系统的构成、主要功能和技术指标等。  相似文献   
124.
本文以WM-80/φ273毫米火箭炮的扭力平衡机为背景,讨论了扭力平衡机的基本原理及其设计的一般情况。通过对Mp,Mq0和Mq等参数的确定,分析,为同类型产品的设计计算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25.
舱门关闭后的密封性及开闭操作的灵活性是载人航天器舱门的重性能。应用有限元法分析已有载人航天器舱门结构在舱内外有压差情况下的应力和变形,以及舱门结构变形对安装在其上的周边传动锁紧/释放机构的影响,并对该机构最小传动角进行优化计算,给出机构优选的设计参数。  相似文献   
126.
介绍了一种基于莫尔条纹测量法设计的船体变形测量系统,分析了测量精度,并通过模拟实验证明了其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7.
宽角扫描圆极化相控阵天线轴比的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推导了椭圆极化的分解表示方式,从理论上给出了优化天线轴比的方法。给出了几个实际天线的测试结果比较,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8.
为进一步减小涡轮过渡段流动损失,深入了解涡轮过渡段中的非定常损失机理,开展了大扩张角过渡段研究。在过渡段的非定常流动机理研究中,过渡段进口流场的最显著特点是:转子泄漏涡、通道涡和尾迹。采用数值方法对大扩张角涡轮过渡段进行3维非定常数值仿真。结果表明:支板尾缘部分的静压波动小于支板前缘部分的;高压涡轮静子尾迹被转子切割后进入转子通道中向下游传播并在过渡段内形成尾迹通道,尾迹在过渡段内的时空演化是过渡段内损失的主要来源;过渡段支板表面负荷分布发生明显的周期性变化,支板表面承受较强的非定常力,在过渡段设计中必须考虑。  相似文献   
129.
POD和DMD方法分析不同间隙压气机旋转不稳定性特性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对一台单级低速轴流压气机旋转不稳定性(RI)进行分析。在前期的旋转不稳定性特性、流场成因和不同间隙影响的研究基础上,进一步基于全通道数值模拟,采用两种流场降阶方法分析不同叶顶间隙条件下旋转不稳定性各阶模态对应的流场成分、模态能量占比和稳定性等特性。计算结果表明,前几阶模态能量占比大,对流场起主要贡献,并且稳定性相对较强。随着间隙的减小,旋转不稳定性的能量占比和稳定性下降,各阶的叶片转动成为流场的主要成分。   相似文献   
130.
首先从有限差分格式出发,给出了基本无振荡的高阶激波捕捉格式,然后,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马赫数为6的2°攻角高超声速钝锥边界层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计算发现,由于攻角的存在,钝锥的稳定性特征与零攻角时有本质的差别,比如背风面的扰动比迎风面增长更快,但扰动增长最慢的地方并不是迎风面,而是侧面的某个位置;又比如背风面主要是长波起作用,迎风面和侧面主要是短波起作用;斜模式不稳定在整个钝锥边界层中起最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