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4篇
  免费   322篇
  国内免费   93篇
航空   985篇
航天技术   113篇
综合类   77篇
航天   94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51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56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58篇
  2016年   48篇
  2015年   45篇
  2014年   59篇
  2013年   53篇
  2012年   60篇
  2011年   63篇
  2010年   56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以一种性能优越的高分辨率格式为基础, 发展了其隐式解法, 提出并实现了与这种格式相适应的隐式边界处理过程, 从而显着提高了高分辨率格式的收敛速度。用不同来流条件下叶栅绕流数组计算结果与实验做了对比, 以说明解的准确程度和本文算法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2.
压气机叶栅中应用弯曲叶片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从弯曲叶片控制叶栅二次流的机理出发,讨论了压气机叶栅中应用弯曲叶片的特殊性,并根据国内外的有关文献和通过实验所取得的研究结果,分析了压气机叶栅中应用弯曲叶片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实际应用情况及未来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33.
鱼鳞纹叶栅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鱼鳞纹叶栅临界马赫数比原型提高了9.5%,减少了46.9%,比直纹叶栅也减少了10.7%。最大二元静压比比原型高2.7%,比直纹叶栅高1.17%。在原型叶栅不能达到的Ma1=0.8处,两种花纹叶栅均未堵塞。  相似文献   
134.
吴虎  Thiele F 《推进技术》1998,19(4):78-82
发展了一种求解任意坐标系下二维N-S方程的非交错有限体积法和一种高阶TVD对流格式。采用一种k-ω湍流模型和几种不同的k-ω模型对叶栅湍流分离流动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数值结果与得到的实验结果比较表明,此方法不仅精度高,而且具有较好的数值稳定性。  相似文献   
135.
选定三种厚薄叶片间置叶排设计安装方案,在平面叶栅试验器上进行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就单个叶片而言,厚叶片和薄叶片相比,临界M数由0.722降低到0.685,损失系数由0.0084增加到0.0284;就叶栅中间五个叶片槽道的平均性能而言,改进方案B和原方案A相比,性能有明显改善,临界M数由0.69增加到0.707,损失系数由0.0169降低到0.0135。  相似文献   
136.
针对矿井、隧道等行业对风机反风性能的要求,提出了一种动叶直接反转完全可逆式组合叶栅设计的新方案。该方案具有结构简单、正反向性能完全相同、便于采用现有成熟叶型等特点。通过平面叶栅试验确定了重叠度、栅距比等组合叶栅最佳组合参数,此外,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雷诺数下,组合叶栅的正反向最大升力系数C_(L max)和失速攻角α_(L max)较现有双对称叶型均有大幅度提高,显示出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7.
介绍了利用栅片改善风力机叶型大迎角下气动性能的研究结果。通过对风力机专用翼型的数值模拟,研究了栅片对翼型流动分离的控制效果,并在数值模拟结果的基础上对栅片进行基因算法优化。优化过程采用多岛基因算法,以N-S方程为控制方程,以升力最佳为目标,对栅片进行多参数优化。结果表明:栅片可以有效控制翼型的失速特性,抑制翼型大迎角下的流动分离,推迟失速攻角和增加升力;基因优化算法能更大地提升栅片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38.
将多维实验方法应用于平面叶栅正反向流动实验中,避免了单参数实验方法中的缺陷,大大提高了实验数据的可靠性。同时采用改进的BP神经网络技术,对气动性能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实验发现:低雷诺数下,翼型的流动状态很复杂,附着涡在确定翼型边界层行为和失速特性中起着重要作用。在反向流动中,翼型的吸力面常伴随有旋涡的流动,类似于薄翼流动,翼型在较小的迎角下就会发生薄翼失速。  相似文献   
139.
双激盘理论及其在轴流式弯掠动叶栅气动计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芳源  王建民  蔡娜  李中 《航空动力学报》1994,9(4):394-398,444
轴流式弯掠动叶栅对主气流作用有一个不容忽视的径向分力。为此本文提出“双激盘理论”及相应的一套计算方法, 其中包括阻力系数及出口气流角值沿径分布的修正, 用来进行低速低负荷轴流式弯掠(即必须计及叶片径向分力影响的)风扇的设计和性能估计。用一个弯掠动叶和一个非弯掠动叶的风扇进行验证性试验, 结果表明:计算与实测值吻合甚好。   相似文献   
140.
采用平面叶栅模拟压气机动叶叶尖间隙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动叶叶尖进口端壁附面层的性状分析,指出采用平面叶栅模拟动叶叶尖间隙流端壁面静止(工况 1 )和仅有端壁面运动 (工况 2 )进口端壁附面层与真实情况的差异。根据转子静止静子转动这一相对运动思想设计出动叶叶尖间隙流实验模型 (工况 3)。对上述 3种工况叶片表面静压分布和叶尖间隙流进行了实验测量。实验表明:工况 3比 2,1叶尖间隙泄漏涡生成得早且间隙泄漏流量较大;采用无粘叶尖间隙流计算模型,在叶片后面部分计算结果与实测值吻合较好,而在叶片前缘部分由于流向压力梯度较大使得计算值大于实测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