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6篇
航空   82篇
航天技术   11篇
综合类   7篇
航天   39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01.
反战术弹道导弹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俊 《中国航天》2002,(5):30-35
  相似文献   
102.
钟秀萍 《太空探索》2003,(10):27-27
1997年1月 中国科学家提出了地球空间双星探测计划的构想(简称双星计划)。1997年4月 刘振兴院士在香山科学会议上正式提出地球空间双星探测计划。1997年11月 欧空局科学项目部与中科院空间中心在北京签署了双星计划与Cluster合作的议定书。1998年11月 国家航天局表示支持双星计划。1999年9月 欧空局代表团访华,正式向中国科学院和国家航天局提出与双星计划合作的建议。1999年10月 中科院正式启动了双星计划方案可行性论证。2000年1月7日 中科院主持召开了双星计划科学目标论证评审会,包括王大珩等7名院士在内的与会专家一致通过论证评审。2…  相似文献   
103.
确定设计目标和进行可行性分析是搞好工程设计最重要的前提。本讲讨论如何将设计任务与设计目标具体化,介绍设计要求说明书的主要内容,及如何从市场预测、技术分析、经济分析等多方面进行工程设计的可行性分析。  相似文献   
104.
超声波/离心组合喷嘴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试验研究方法初步探索了一种超声波/离心组合喷嘴应用于航空发动机燃烧室的可行性.对该组合喷嘴开展冷态试验,得到了其流量特性和雾化特性(包括油雾索太尔平均直径(SMD)和雾化锥角),设计加工了横截面尺寸为117mm×60mm的单头部矩形燃烧室模型,并在不同进口条件下开展了相关的燃烧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在冷态情况下,喷嘴流量特性符合传统离心喷嘴的流量特性,流量与供油压差呈二次函数关系;喷嘴雾化细度较好,无气状态下,油雾SMD在38~45μm之间变化,在满足产生超声波要求的气压条件范围内油雾SMD在8~12μm之间变化;喷雾锥角主要受供气条件影响,供油压力对喷雾锥角基本无影响;装有该喷嘴的模型燃烧室在所有试验工况下均可以稳定燃烧,燃烧效率最高达到99%.   相似文献   
105.
拉丁美洲与美国同为西半球的国家,其比邻美国的地理位置是毋庸置疑的。美国在崛起成为世界大国的里程中拉美因素是不可忽视的,但美国崛起历程中并不是以平等的身份和尊重的态度对待拉美,恰恰相反,美国依靠意识形态所主导的外交政策和短视的战略视线以及美国高人一等的态度深刻的损害了美拉之间的关系,也失去了拉美的信任。中国作为亚洲的发展中国家,拉美作为西半球唯一的发展中地区,有着相似的应对外来殖民侵略的经历,中国对拉美进行公共外交也有良好的民间基础,因此中国对拉美推行公共外交刻不容缓,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06.
飞轮储能装置具有比能量高、寿命长、任务期内无衰减等优点,可替代航天器中传统的化学储能装置。为论证太阳电池阵-储能飞轮电源系统的可行性,本文从航天器总体设计的角度分析了其关键设计要素,论述了其对航天器机、电、热等方面的影响,并给出提高系统可行性的合理化建议,以及针对低轨卫星的太阳电池阵-储能飞轮电源系统的设计举例。通过与传统电源系统的技术指标对比分析,表明太阳电池阵-储能飞轮电源系统具有较高的比功率,并在降低航天器质量、节约发射成本方面具有很大优势,在未来航天器的应用中具有很大的潜力。  相似文献   
107.
为提高机上资源的利用率,同时解决机上人员供氧防护与油箱惰化防护的要求,研究机载制氧系统和机载制氮系统的集成耦合后的可行性。通过对机载制氧和机载制氮的原理进行分析,提出了将二者集成耦合的工作方案,构建了系统的功能框架,基于空气分离装置搭建了摸底试验系统,试验结果显示:富氧侧出口压力为0.3 MPa时,富氮气出口的浓度为86%~88%,而制氧浓度仅从20.9%最高提高至28.76%。对比分析独立的制氧、制氮系统与一体化的制氧制氮系统可知,机载制氧制氮一体化是实际可行的,但目前仍旧存在环控引气条件的限制缺陷,应用有待开发。  相似文献   
108.
机载热管的可行性研究和优化设计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针对热管用于机载设备散热的可行性和实际性能进行了分析计算,并对机载热管进行了优化设计,结果表明:有效长度为0.12m的微槽道平板热管沿轴向抗反向加速度能力达-1.2g,完全可以克服大型飞机机动飞行时加速度和方位角变化对热管工作的不利影响,经过优化,此时热管的传热能力达10W/cm2,传热温差仅15.303K,完全可以满...  相似文献   
109.
110.
孙燕 《洪都科技》2002,(2):44-47
ISO14000环境管理系列标准是国际标准化组织第207技术委员会组织制订的环境管理体系标准,它是顺应世界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主流而产生的,其标准号从14001至14100,共100个标准,统称为ISO14000系列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