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6篇
  免费   312篇
  国内免费   155篇
航空   1019篇
航天技术   191篇
综合类   139篇
航天   414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71篇
  2022年   66篇
  2021年   74篇
  2020年   80篇
  2019年   70篇
  2018年   63篇
  2017年   63篇
  2016年   70篇
  2015年   55篇
  2014年   57篇
  2013年   64篇
  2012年   72篇
  2011年   82篇
  2010年   76篇
  2009年   81篇
  2008年   79篇
  2007年   63篇
  2006年   57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53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42 毫秒
951.
针对弹头变质心这种新的控制方式,建立了变质心旋转弹头准弹体下的动力学模型,由于模型是复杂非线性的,通过按线性化族近似化理论对模型进行了合理简化,并用变结构控制理论对系统的姿态控制进行了设计,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变质心弹头变结构姿态控制具有很好的快速性、稳定性,而且相对减小了抖震现象,证明这种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952.
蔡国平  滕悠优  洪嘉振 《宇航学报》2005,26(4):487-490,494
中心刚体-柔性梁系统是一个典型的刚柔耦合动力学系统,对其动力学与控制的研究一直是国内外的研究热点问题之一。采用一次近似简化模型对中心刚体-柔性梁系统的旋转运动控制进行研究,其中控制律采用变结构控制方法进行设计。切换面的设计采用最优化方法而得出,控制律的设计采用指数趋近律方法。因为所设计的控制律是模态坐标的函数,而模态坐标不可能通过物理测量直接获得,因此给出一个从物理测量中提取模态坐标的滤波器方法。数值仿真结果显示,模态滤波器能够较好地提取出控制律所需的模态坐标;变结构控制能够使得系统达到所期望的运动状态,并可使柔性梁的残余振动得到抑制。  相似文献   
953.
基于相对速度偏角的变结构导引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研究了一种基于相对速度偏角的导引律。首先在相对运动学的基础上建立了归一化的导弹-目标的运动学模型,然后利用变结构控制理论设计了导引律。该导引律简便易行,仿真表明了该导引律能快速地消除相对速度偏角,实现小的脱靶量。  相似文献   
954.
变极性等离子弧焊电源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变极性等离子弧焊电源的工作原理,试验研究了方波交流频率和电流极性比对电弧稳定性、阴极清理作用和热输入的影响。研制的电源不仅频率、电流极性比以及正负半波电流幅值分别可以调节,而且还具有交流载波焊接功能,是一种焊接铝合金的理想电源。  相似文献   
955.
本文对采用继电型自适应律的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系统提出了一种新的设计方法,并获得一种降阶自适应控制器。通过引入连续近似方法消除了不连续控制引起的颤抖现象。将本方法用于某飞行控制系统设计,其仿真结果表明效果良好。最后初步研究了本方法的微机实现问题。  相似文献   
956.
航天器姿态滑模变结构控制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给出了航天器三轴动力学和四元数姿态运动学方程。在分析滑模变结构控制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的基础上,通过二次型最优法解出航天器姿态角速度与姿态角之间的函数关系,进而得到滑动平面。在此基础上,应用滑模变结构控制方法对航天器姿态控制系统进行了设计和仿真,并与PID控制系统进行了分析比较。仿真结果表明,滑模控制系统具有良好的动态品质和稳态性能,体现了变结构控制的突出优点,对系统摄动和外加干扰具有极强的鲁棒性和自适应性。  相似文献   
957.
基于蜂群算法的变循环发动机最小耗油率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性能寻优控制是使变循环发动机满足长寿命、低油耗和大推力需求的主要途径,也是实现飞机推进系统综合控制的关键技术.基于双外涵变循环发动机非线性数学模型,在满足发动机各部件物理约束条件和推力条件下,采用人工蜂群算法对变循环发动机典型亚声速巡航点(H=11 km,Ma=0.8)耗油率进行了寻优分析,找到了耗油率最小条件下发动机6个几何可调参数、5个发动机循环参数最优值.结果表明:亚声速巡航点的耗油率在优化后比优化前降低了4.5%,从而证实人工蜂群算法能够完成变循环发动机多维优化问题.  相似文献   
958.
针对某些导弹要求限制末端攻击角度的作战要求,基于滑模变结构控制理论,面向机动目标,设计了一种同时满足脱靶量和攻击角度约束要求的制导律.采用自适应滑模趋近律,并将目标机动视为干扰,利用线性变结构制导律推导出目标加速度的估计方程,并通过仿真证实了其有效性.所设计的制导律形式简单、实用.仿真结果表明,该制导律能够以期望的攻击角度命中目标,并对所提出制导律的性能进行了分析,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59.
利用超声导波对板结构中的缺陷进行反演可以确定缺陷的位置和形状信息,针对走时成像方法在低频范围内效果不佳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波动场的超声导波缺陷反演成像方法。根据波动方程推导出波束成形成像原理,利用Born近似下的散射场数据对成像区域像素点的值进行相干叠加,得到缺陷的位置和形状。再通过波束成形与傅里叶衍射定理在频域的映射关系,将波束成形的结果转化为衍射层析成像图像,得到了更为清晰的反演图像。针对衍射层析成像中存在伪影和噪声的问题,利用二维变分模态分解(Two-dimensional 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2D-VMD)方法对图像进行降噪处理,有效去除了伪影和缺陷轮廓边缘的毛刺,进一步提高了成像分辨率。反演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较为准确地重构出铝板上减薄缺陷的位置、大小和形状,具有较高的分辨率。  相似文献   
960.
对扇区流量进行短期预测,是精准实施扇区流量优化和管理措施的前提。基于分解集成预测方法论,建立了变分模态分解-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Vibr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least square 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D-LSSVM)预测模型。首先,应用变分模态分解(Vibr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VMD)方法将扇区流量时序数据分解为若干个模态;然后,使用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east square support vector machines,LSSVM)模型分别对模态进行预测;接着,对模态的预测结果进行加和集成,得到了最终的预测值。算例计算结果显示,针对60 min统计尺度流量时间序列,VMD-LSSVM模型在1~6 h的均等系数(Equal coefficient, EC)值为0.97,在7~12 h的EC值为0.94;与差分自回归滑动平均模型(Autoregressive integrated moving average model,ARIMA),反向传播(Back propagation,B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