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61篇
  免费   364篇
  国内免费   221篇
航空   1352篇
航天技术   264篇
综合类   224篇
航天   506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89篇
  2022年   86篇
  2021年   88篇
  2020年   98篇
  2019年   99篇
  2018年   79篇
  2017年   82篇
  2016年   103篇
  2015年   87篇
  2014年   81篇
  2013年   85篇
  2012年   97篇
  2011年   102篇
  2010年   111篇
  2009年   110篇
  2008年   98篇
  2007年   81篇
  2006年   77篇
  2005年   69篇
  2004年   70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42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33篇
  1991年   32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21.
本文介绍了用于某重点型号风洞实验的两台特种天平的研制以及在研制过程中各种技术难点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22.
通过对强度概念及公式的分析,推导出计算位移变化率的公式,基于杆提出了几何刚度和弹性性系数的概念,并把它应用盱破坏预估及模型修改。  相似文献   
123.
弹挠性零件刚度系数测量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弹挠性零件刚度测量方法是弹挠性惯性仪表制造技术的难点和关键。在综述现有弹挠性零件刚度测量方法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新近出现的用于弹挠性零件刚度测试的激发器谐振测量法、静电激励谐振测量法、声激励谐振测量法以及瞬态碰击激励测量方法。与传统的静态刚度测量方法相比,激励源谐振测量方法具有测量精度高、非接触等特点,具有易实现生产现场测试、加工中测试的优点。  相似文献   
124.
125.
阐述了针对超音速反舰导弹变系数修正比例导引规律精度不高和弹道末端特性差的缺陷,提出了适用于全向追击的变系数比例导引,并进行了全弹道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导引规律不仅精度高,而且全程弹道特性都比较好,更适于工程实践和实战需要.  相似文献   
126.
对飞机座椅某新型变推力火箭发动机部装、总装及检测、试验等技术难点进行了工艺性分析;介绍了发动机装配全过程的工艺流程、检测、试验方法及注意事项等,在工艺设计及应用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技术积累,对于新型变推力火箭发动机的装配质量及效率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7.
潘祥  叶永强 《航天控制》2012,30(4):84-90
对力反馈在航空中的应用进行综述,主要涉及无人机遥操作和飞行安全性两大领域。首先,为了解决无人机所捕获的图像信息在分辨率、动态范围、视野等方面的不足,力反馈技术逐渐被引入,并得到了初步应用。起初没有考虑地面控制站与无人机之间的通讯时延问题,力反馈与小波变量的结合能有效地解决时延问题,但操纵负荷仍然很大,继而力刚度反馈技术被提出。其次,飞机执行器速率的限制易导致飞行员诱发的震荡危及飞行安全,为了有效地抑制这类震荡,智能提示和智能增益技术被提出。通过上述的分析和探讨,说明力反馈技术在航空中的研究与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8.
根据任务需要,对碳/环氧网格面板-铝蜂窝夹层结构板进行弯曲刚度性能试验,因目前尚无该产品试验标准,文章通过对试验方法的研究后,参考相应试验标准,测试了有关性能数据,为材料研究及产品验收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9.
对直升机操纵系统一个重要参数──动刚度特性进行了研究。在分析直升机操纵系统结构的基础上,建立了直升机操纵系统的力学模型和数学模型,并推导出直升机操纵系统动刚度的计算公式。用机械阻抗法对某型直升机操纵系统动刚度进行了分析计算。对某型机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符合性较好,说明力学模型正确、计算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1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