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8篇
  免费   146篇
  国内免费   86篇
航空   830篇
航天技术   184篇
综合类   84篇
航天   44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48篇
  2019年   54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55篇
  2015年   55篇
  2014年   57篇
  2013年   53篇
  2012年   72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60篇
  2009年   56篇
  2008年   58篇
  2007年   57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58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55篇
  2002年   50篇
  2001年   55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39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41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7 毫秒
921.
高分七号卫星是我国首颗亚米级高分辨率立体测绘卫星,为保证高分辨率光学遥感载荷定位精度要求,采用了隔振装置抑制控制力矩陀螺(CMG)在轨正常工作过程中产生的微振动干扰。文章建立了CMG隔振系统的动力学解析模型,提出了多频率约束下隔振装置的优化设计方法。基于高分七号CMG扰振频率和整星结构频率分布分析,对CMG隔振装置进行了优化设计,进而开展了系统模态仿真分析以及系统固有频率测试和整星隔振试验。仿真分析和试验结果表明:CMG隔振装置前三阶固有频率设计值与试验测试值误差不大于4 Hz,且CMG隔振装置在CMG主要扰动主方向具有94%以上的隔振效果。研究结果可为高分辨率遥感卫星隔振装置的优化设计和分析验证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22.
本文基于单直角电桥原理,以数字式直角电桥源作为双路正交电压信号输出,搭建了交流电阻校准装置,利用单直角电桥的平衡方程,计算出待测交流电阻的阻值作为校准值。在频率1.591 55kHz、幅值有效值1V下,以标准电容100nF、交流电阻1kΩ为测试点,对交流电阻校准装置的测量不确定度进行了评定:建立了基于单直角电桥原理的被校交流电阻的数学模型,分析了测量不确定度的来源,并计算了交流电阻标准不确定度的各个分量。最后根据测量不确定度传播公式对其进行合成,计算得到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并通过扩展不确定度得到整个交流电阻校准装置的校准结果。  相似文献   
923.
传统中小功率十二相整流型同步发电机电压等级较低,整流装置通常采用4套不控整流单元并联结构。随着舰船中压直流综合电力技术的发展,整流发电系统的容量和电压等级大幅提升,十二相整流单元采用两并两串的拓扑结构可以适应发电机绕组较高的电压设计值,同时整流端中性线可引出用于电力推进调速装置的均压控制。分析了两并两串拓扑结构的不同联接组合型式,重点对两种可行的拓扑结构下的直流侧电压波形进行了解析计算,并通过仿真与试验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证明了(Y1//Y3)+(Y2//Y4)拓扑结构为最优组合方式,具有最佳的直流电压品质。  相似文献   
924.
本文基于单直角电桥原理,以数字式直角电桥源作为双路正交电压信号输出,搭建了交流电阻校准装置,利用单直角电桥的平衡方程,计算出待测交流电阻的阻值作为校准值。在频率1.591 55kHz、幅值有效值1V下,以标准电容100nF、交流电阻1kΩ为测试点,对交流电阻校准装置的测量不确定度进行了评定:建立了基于单直角电桥原理的被校交流电阻的数学模型,分析了测量不确定度的来源,并计算了交流电阻标准不确定度的各个分量。最后根据测量不确定度传播公式对其进行合成,计算得到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并通过扩展不确定度得到整个交流电阻校准装置的校准结果。  相似文献   
925.
文章针对大型航天产品对界面力定量化试验的工程应用需求,提出一种基于振动台电压电流的界面力监测方法,建立界面力的获取程序和基于界面力评估的加速度振动控制方法,通过刚性模拟配重试验验证了方法的正确性,并通过两型包带振动试验进一步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该方法可避免传统振动试验中采用加速度控制存在的过试验问题,为航天器有效载荷精细化设计和试验验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26.
针对液氧/甲烷、液氧/煤油等火箭发动机地面试验中氧/甲烷排放易出现重气云、易燃易爆危险性高等问题,设计一种安全排空装置,总体结构为下部是收集箱,上部是排空筒。采用功能驱动设计、应力校核尺寸的方法,对排空装置的收集箱、排空筒、固定支架几个关键部件进行了结构设计。设计结果为:收集箱是内部焊接有角钢骨架的钢板结构,钢板截面应力为0.4 MPa,远低于允许应力,人孔通过低温橡胶密封;排空筒下部是花管结构,插入收集箱与其联通,中部焊接排放接嘴,所受平均风力为111.2 N/m,引起的最大弯曲正应力为1.45 MPa,切应力为0.01 MPa,安全系数均很高;固定支架螺栓所受应力幅为2.1 MPa,低于许用值9.7 MPa。利用数值分析工具,仿真了排空装置工作过程,分析结果为:收集箱内最大压力为0.107 MPa,排放接口处最大冲击载荷为0.72 MPa、出口平均流速为45 m/s,均符合强度要求和安全排放要求。加工的排空装置多次成功应用于相关试验,结果表明:该排空装置设计方法可行,结构可靠,实现了预期功能,保证了氧/甲烷等易燃易爆介质的安全排放。  相似文献   
927.
介绍了TRIZ理论的产生与发展,分析了该理论在拓展思维、创造性解决问题方面的特点与优势。某型飞机雷达罩开启装置改进设计案例分析表明,该理论可以解决装备设计中常见的技术问题,提高工作效率,完善产品和工艺,合理利用资源降低成本。  相似文献   
928.
武汉航空仪表有限责任公司是中航工业生产航空仪表及传感器的专业企业,也是国内最早研制生产系列环保水处理装置的厂家。产品多次荣获国家、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和优质产品奖,公司荣获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颁发的"贡献奖"。公司技术力量雄厚,研发手段先进,拥有门类齐全的金属切削加工设备及高精度数控加工设备1000余台(套),拥有国内唯一的航空仪表冰风洞实验室,公司在航空领域的军品防冰系统技术、座椅程控技术、压力传感器技术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相似文献   
929.
针对一种小型化、低冲击活塞式火工作动装置,基于AMESim仿真软件建立了火工装置的数学模型,得出了活塞杆推力曲线的影响规律。同时进行试验验证,试验数据与仿真结果高度接近,验证了理论分析与仿真模型的正确性,大幅缩短了火工装置研制周期,并节约了研制成本,为火工装置的研究开拓了一种新型研制模式。  相似文献   
930.
近日,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六院11所研制的500吨级液氧煤油发动机燃气摇摆装置首次热试验取得圆满成功,这标志着该发动机泵后摇摆软管设计、制造技术实现突破,数字化技术在发动机工程研制中得到成功应用,为发动机后续研制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