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1篇
  免费   168篇
  国内免费   146篇
航空   959篇
航天技术   114篇
综合类   113篇
航天   16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55篇
  2011年   58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57篇
  2007年   56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57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41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36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21.
铝合金在盐浴炉或手工钎焊并经过热水洗、化学洗后,经过一段时间常见焊缝处腐蚀。经试验对比,用滴定法检测氯离子,证明焊件降温至100~150℃时于~85℃热水中冲洗4h可清除大部分残余焊剂,又在6个化学清洗方案中优选出2~#、3~#方案并据此拟出二项工艺流程与原来应用的流程一并作对比试验,从中优选出在硫酸溶液中作阴极电解清洗的工艺流程B,并确定在去离子水中用超声波清洗2~3min。由于宇航产品要求铝件的表面保护层应具有导电性,为此又采用导电氧化、镀银或镀银+镀铍作表面处理并分别进行盐雾、潮湿、室外暴露和镀银层抗变色试验,从而优化工艺过程,提高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922.
923.
924.
半导体器件内部铝腐蚀是卫星用半导体器件主要的失效模式之一,快速准确地判断铝腐蚀具有重要意义。文章给出了判别方法和程序,并对方法中的关键技术进行研讨。  相似文献   
925.
本文研究了模拟的航空发动机工作环境:燃气、燃气加盐雾和其它环境——沉积NaCl、空气在550℃、700℃时对GH33A低周疲劳寿命的影响.  相似文献   
926.
针对镍基单晶高温合金叶片服役时受高温腐蚀工作环境影响极易疲劳断裂问题,研究了不同激光冲击次数下激光冲击强化对单晶合金抗热腐蚀性能的影响。利用显微硬度仪测量激光冲击前后合金纵截面的显微硬度;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能谱仪(EDS)观察和分析腐蚀层表面及纵截面的微观组织,并结合X射线衍射仪(XRD)确定腐蚀层表面相结构。实验结果表明:经激光冲击强化后,合金表面显微硬度和截面硬度影响层深度均随激光冲击次数的增加而增大;在短时热腐蚀实验中,当激光冲击次数增加到1次、2次、3次后,合金腐蚀最大单位面积增重量分别从未冲击合金的2.87 mg·cm-2降低到2.17、1.81、1.10 mg·cm-2,腐蚀层深度分别从91μm降低到65、41、27μm,且表面腐蚀坑的尺寸、深度和数量明显下降,保护性氧化膜致密性得到提高。所得结果表明激光冲击强化能有效提高900℃/75%Na2SO4-25%NaCl盐膜条件下单晶合金的抗热腐蚀性能。  相似文献   
927.
研究缓蚀剂对印制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PCB)在特定环境下的防护效果,对揭示缓蚀剂作用下 PCB的腐蚀规律、加强电子设备的腐蚀防护与控制工作具有重要意义。采用棚下大气暴露试验的方法,研究了 3种不同电子电气设备专用的缓蚀剂对 PCB在典型热带海洋大气环境下的防护效果。通过观察对比不同取样周期试样的表面腐蚀形貌、EDS能谱分析以及导通电阻测试结果,对不同缓蚀剂的防护性能进行排序。从宏观腐蚀形貌的角度分析,防护效果为 H2>H1,H3>无缓蚀剂;从微观腐蚀形貌和产物角度分析,H3的防腐蚀效果略优于其他 2种缓蚀剂;从电气性能参数角度分析,防护效果为 H2,H3>H1>无缓蚀剂。  相似文献   
928.
应用化学反应动力学原理,测定过氧化氢引发聚合的端羟基聚丁二烯(HTPB)活性羟基的含量.测定结果与国外报导的核磁共振(NMR)测定同类产品的结果相近。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再现精度好的优点.  相似文献   
929.
930.
C/C复合材料等温CVI工艺T-S模糊系统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等温CVI是目前制备高性能碳/碳(C/C)复合材料的重要技术,其主要不足之处是周期长,成本高,建立CVI工艺参数与沉积速率或均匀性之间的关系模型,进而来指导工艺的设计与优化,是达到降低C/C复合材料开发成本的重要途径。本文提出基于模糊推理系统理论,建立等温CVI工艺基于实验的T—S模糊系统模型,来挖掘和表达实验中所积累的无法用公式来描述的经验,根据该模型得到了一类盘状制件CVI工艺主要沉积条件的作用机理,为工艺优化、设计和控制提供了理论上的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