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6篇
  免费   350篇
  国内免费   88篇
航空   1125篇
航天技术   57篇
综合类   78篇
航天   134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49篇
  2022年   57篇
  2021年   63篇
  2020年   56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47篇
  2017年   51篇
  2016年   51篇
  2015年   50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66篇
  2011年   75篇
  2010年   71篇
  2009年   68篇
  2008年   69篇
  2007年   62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31.
有冷却的涡轮叶片三维和准三维温度场计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高瑾 《航空发动机》2002,(3):52-54,58
通过对二维、准三维和三维程序的开发和运用,对叶片的准三维、三维和二维温度场进行了计算,通过对各种计算结果的比较评价,为气冷叶片的传热设计提供了更有价值的数据。  相似文献   
932.
带冲击的两相气膜冷却特性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带冲击的气膜冷却系统的流场结构,示出了气流和冲击腔内的螺旋流动、气膜孔下游的肺状低压区、横截而对称双漩涡以及由双漩涡形成的交叉双锥形水蒸气体积分数等值面。比较了体积分数为0.5的水蒸气膜与纯空气膜的冷却效率,得到水蒸气膜平均冷却效率高于空气膜。在x=3d处高出31.6%。在x=26d处高山19%。水蒸气膜与空气膜相比换热系数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933.
石英增强聚酰亚胺树脂基复合材料是一种非均匀的各向异性材料,其加工性能高度依赖于纤维铺层方向与加工进给方向所成角度,即纤维方向角。本文通过一系列不同纤维方向角的干切削和超低温冷却铣削实验,研究了纤维方向角对表面形貌、表面粗糙度、铣削力及刀具磨损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纤维方向角,剪应力形式不同,切削断屑形式也不同。纤维方向角为锐角时铣削表面质量均良好,但当纤维方向角增大到90°时,切削表面质量下降,切削力变化幅度增大。相同铣削时间内,在干切削工况下,刀具磨损严重,涂层脱落面积约为测量面积的70%;而在低温切削工况下,涂层未遭到严重破坏,刀具仍处于稳定磨损阶段,刀具耐用度优于干切削工况。  相似文献   
934.
徐黎平  狄连顺 《推进技术》1990,11(1):31-37,82
内部再生冷却是一种新的推力室冷却技术,目前国内尚未采用.本文从物理模型及数学模型两方面研究了内部再生冷却机理,着重在不同边区冷却液流量、室壁材料和室壁厚度下进行了推力室壁的二维温度场的数值计算,并就计算结果作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935.
为推广应用聚合物淬火剂,本试验对德润宝公司生产的AquatensidBW聚合物淬火剂进行了工艺试验。测定了冷却曲线、电导率、机械性能和冶金性能等,为正确使用聚合物淬火剂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36.
937.
简要介绍了发动机燃烧室火焰筒对流气膜冷却(包括同向、逆向和混合对流气膜冷却3种结构)的壁温计算方法,并将计算结果与试验数据进行了比较,从而验证了程序的可行性和计算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938.
孔祖开  郑际睿 《推进技术》1990,11(3):25-30,81
本文利用扁圆柱头部模拟涡轮叶片前缘对四个具有不同几何角度气膜孔的模型,测定了无气膜时和有气膜时的外表面换热系数分布规律.通过比较表明:气膜冷却时由于二次流的扰动,破坏了主流的附面层,导致外换热系数增加,这种影响在气膜孔口附近表现得尤为显著,并随着吹风比的增大而增大.本文给出了四个模型的外换热系数变化与主流雷诺数、吹风比、无因次弧长的经验关系式.并认为设计气膜冷却叶片时必须考虑换热系数的变化.  相似文献   
939.
气膜孔形状对排孔下游冷却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实验研究了气膜孔几何形状及吹风比对孔排下游的局部冷却效率的影响。所用孔形是簸箕形孔、圆锥形孔及圆柱形孔,实验的参数范围为二次流孔径雷诺数 Re=10000~ 25000,二次流吹风比 M=0.3~ 2.0,在上述范围选取了 26个工况分别对 3种孔形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 :圆锥形孔、簸箕形孔及圆柱形孔的最佳吹风比分别为 1.0,0.7及 0.5。当吹风比大于 0.7时,带有扩张型出口的气膜孔的冷却效率和冷却区域均优于圆柱形孔。  相似文献   
940.
为了研究加力燃烧室双层壁隔热屏的冷却特性,进行了综合冷却效率的模化及关键参数的匹配,通过红外测温技术测量了气膜板主流侧的综合冷却效率分布,研究了冲击孔板开孔率(φ=0.5%,0.6%,0.7%,0.8%)和动量比(I=0.02~1.38)对双层壁隔热屏综合冷却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实验室工况(主流与二次流温度比Tg/Tc=2)相对于发动机工况(Tg/Tc=4)的综合冷却效率偏差在0.054以内。沿着主流的流动方向,气膜平板主流侧的综合冷却效率波动增长。随着动量比的增大,冲击驻点区附近的综合冷却效率得到提升,气膜平板中下游的气膜覆盖形状逐渐消失,气膜平板上游的综合冷却效率增幅较大。随着开孔率的提高,冲击孔和气膜孔排布变密,冲击换热增强及气膜叠加效果提升,使开孔率由0.5%增大到0.8%时,面平均综合冷却效率提高21.2%,而主流和二次流的掺混加强了气膜平板主流侧的换热,导致综合冷却效率的增幅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