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4篇
  免费   350篇
  国内免费   88篇
航空   1125篇
航天技术   57篇
综合类   76篇
航天   134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48篇
  2022年   57篇
  2021年   62篇
  2020年   56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47篇
  2017年   51篇
  2016年   51篇
  2015年   50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66篇
  2011年   75篇
  2010年   71篇
  2009年   68篇
  2008年   69篇
  2007年   62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通过仿真分析手段研究飞行高度50 km、飞行马赫数15的飞行条件下,不同孔型对对撞流的影响,得到不同孔型对气膜冷却效果的影响规律。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方法,对在入口压力0.5 MPa、质量流量22.5 g/s的稳定短模态(SPM)工作模态下,气膜孔为圆柱直孔、收缩孔、连续扩张孔、分段扩张孔等工况开展对比研究,结果显示,扩张孔气膜冷却的壁面热流最大,圆柱孔的次之,收缩孔的最小。这表明,通过改变对撞流气膜孔的形状可以改变气流流动特性,进而产生不同的气膜冷却效果,在SPM工作模态下收缩孔的气膜冷却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
对污水处理装置的技术参数、技术要求及设计方案的选择、工作原理做了进一步的阐述。对工业循环冷却水的处理有实际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给出了对流冷却缝槽的流量系数的实验结果及符合实验结果的经验关系式。分析了对流缝槽流量系数的影响因素和压力损失情况。对流气膜冷却是一种比传统的气膜冷却先进的室壁冷却技术,它在气膜前扩充和强化了冷却流的对流冷却作用。用于高温升燃烧室的冷却中,可解决燃烧室空气流量分析的尖锐矛盾,又便于实现双层浮动室壁结构设计,以减小和释放室壁的热应力,增长燃烧室的寿命。  相似文献   
4.
5.
本文分析了发汗冷却对喷管中边界层变化、传热和性能的影响。试验采用了马赫数为2的型面喷管(Re/m=5.2×10~7),喷管采用不锈钢烧结材料(孔径为2.0μm)。试验中最大喷吹比为自由流流量的0.51%,压力和热通量测量响应很快。测量了壁面热通量和静压分布,以及喷管出口处的皮托压力型面。为了更直观地看到流动情况,还采用了阴影照相。最高喷吹比时传热减少14%,发现喷管出口边界层厚度显著增加,但喷吹对推力系数或比冲的影响很小。本文研究对发动机喷管采用发汗冷却优、缺点的认识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6.
离散的流行病模型能够更恰地描述某些流4行病的传播过程,本文针对恢复者不具有免疫力而被再次传染成为易感者的情况,提出了具有年龄结构的离散SIS(易感者Susceptible、染病者Infective、易感者Susceptible)模型,运用线性化方法,比较法及计算机模拟等方法对模型的动力学性态进行了较全面的研究,研究中引入基本再生数,其意义为在染病期内一个典型的染病者在完全易感的人群产生的新患者平均数,基本再生数决定平衡点的稳定性,文中主要得到了无病平衡点的全局稳定性,最后,对所研究的理论结果进行了计算机模拟。  相似文献   
7.
浮动壁火焰筒壁温试验和计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某浮动壁火焰筒的壁温进行了试验和计算分析。该火焰筒应用了新型的浮动壁结构和高效的冲击/发散复合冷却技术。壁温分布试验在全环形燃烧室试验台上进行,采用热电偶和示温漆测量。计算采用了稳态导热问题的有限元求解方法。研究分析表明,火焰筒壁温在材料的长期许用温度范围内,壁温计算反映了火焰筒壁温的分布规律和趋势。冲击/发散复合冷却方式的轴向壁温梯度小于缝槽气膜冷却方式,对降低热应力水平,延长火焰筒使用寿命有利。  相似文献   
8.
为获得地面试验中主动冷却燃烧室在高温状态下的结构总变形和局部应变,基于数字图像相关法开展了非接触测量试验研究。分别采用加速鲁棒特征算法和改进的圆柱曲面数字图像相关法完成了燃烧室结构总变形和局部应变测量及分析。测量结果表明,燃烧室稳定工作条件下,结构轴向总变形约4.8 mm、局部平均应变约0.0049。测量结果与工程粗略估算结果比较吻合,说明所使用的非接触测量方法有效,能够支撑燃烧室热结构设计,测量数据能够用于三维结构强度数值计算的验证。  相似文献   
9.
针对燃烧室主动冷却通道高温燃油的密度变化特性进行了分析,给出了燃油温度和压力等参数的测量系统设计方法,利用能量守恒和等熵关系式设计了能够适应燃油密度大幅度变化的喷注压力调控方案。为确定燃油密度变化对调控方案的影响,在直连式燃烧试验平台开展了燃油喷注压力调控试验,试验过程中燃油测控系统工作正常,燃油喷注压力和密度大幅度变化过程与计算结果吻合较好,验证了高温燃油密度计算方法和测控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较系统地介绍了发汗冷却的机理和发汗冷却研究的发展历程,说明了发汗喷管不同研究阶段的典型结构,并重点阐述了可望很快应用于工程上的发汗喷管结构,同时列出了发汗喷管计算中关键技术-热量交换的有关数学模型和各参数的取值。指出了近期需要开展的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