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3篇
  免费   61篇
  国内免费   50篇
航空   262篇
航天技术   53篇
综合类   44篇
航天   10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61.
对采用磁流变阻尼器作为桨叶减摆器阻尼元件的直升机"地面共振"力学模型进行了探讨,基于磁流变阻尼力计算模型建立了直升机"地面共振"空间模型运动方程。通过仿真计算,证明了所建力学模型与计算方法的合理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362.
以平方率前向定时算法和M&M频偏估计算法为基础,研究适用于CPU+GPU异构并行平台的QPSK开环解调方法,并对数据分块长度和异构并行效率进行分析和验证,通过理论推导和Matlab仿真,得出在频偏范围内最佳的数据分块长度,最终分别在只用CPU和采用CPU+GPU异构的两种架构下,对QPSK信号开环并行解调。实验结果证明,数据点数较多时,CPU+GPU异构并行解调效率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363.
数字传输技术是信息工程和钻井测试技术中的一项关键技术。本文介绍了适用于石油地质领域的数字传输技术,设计了以微处理器为中心的发送、接收等硬件装置,给出了数据接收软件框图,并从理论和实践上对传输线的匹配问题作了较详细的讨论。  相似文献   
364.
某直升机扭振系统共振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结合某直升机扭振系统共振问题的解决过程,分析了产生该问题的原因,建立了扭振系统分析模型,进行了参数敏感性分析,确定了工程可行的解决该问题的设计调整措施,并分析与此相关的动力学问题,最后通过了试飞验证。  相似文献   
365.
朱晓梅  高建民  郭一 《航空动力学报》1993,8(4):387-389,420
采用主谐波变换将通常的裂纹转子的运动微分方程变为了一种即可求定常运动 ,又便于研究非定常运动的方程。分别针对理想和非理想能源研究了裂纹转子加速通过参数共振区的瞬态振动特性。据此提出 ,转子在 2 ωc/ 3和 2 ωc附近的瞬态振动可能成为诊断裂纹的一种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366.
顾仲权  李忠 《航空学报》1990,11(11):605-611
 真实直升机是桨叶具有摆振与挥舞自由度、组成起落架的缓冲支柱与轮胎具有随频率变化的动特性的“空间模型”。本文第一次导出了描述上述系统的“地面共振”运动微分方程,给出了确定动稳定性的计算方法。通过算例,证明本文提出的力学模型与计算方法的合理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367.
为了研究电子回旋共振推力器在搭载火箭升空过程中,过载和振动环境对栅极带来的影响,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了10 cm C/C复合材料栅极的有限元分析模型,计算分析了不同C/C复合材料栅极的力学性能、频率响应和振动模态。结果表明:20g过载下,栅极的最大变形量为6.12×10-4mm;在5~800 Hz激振下,栅极频率响应的最大位移为2.3×10-6mm;过载对栅极的影响要大于振动对它的影响,但是这两个值都在安全门限内;综合分析栅极频响和模态分析的计算结果,栅极仅在其第一阶模态处于外界激振发生共振。  相似文献   
368.
针对干涉型光纤传感器的信号解调方法,为消除光强波动对解调结果的影响,在相位生成载波(PGC)调制解调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改进型微分交叉相乘(DCM)算法。改进型DCM算法利用滤波后的两路信号进行平方相加运算,再与传统算法中的差分结果进行相除运算来实现对待测信号的解调,可消除传统算法的解调结果中与光强有关的项,从而消除光强波动的影响。仿真分析结果验证了改进型DCM算法的可行性。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型DCM算法较传统算法可显著提升解调信号的抗光强波动能力。  相似文献   
369.
非线性叶间黏弹减摆器对直升机空中共振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王波  李书  张晓谷 《航空学报》2007,28(3):550-555
 建立带非线性叶间黏弹减摆器的直升机旋翼/机体耦合动稳定性分析模型。与全机飞行力学平衡计算相结合,旋翼/机体耦合动稳定性分析模型考虑前飞状态桨叶变距操纵、机体姿态角和桨毂纵向安装角。针对具有非线性特性的叶间黏弹减摆器,采用基于复模量的非线性VKS改进模型、Simulink时域仿真和多桨叶坐标变换等效阻尼识别法分析直升机悬停、前飞状态下旋翼/机体耦合动稳定性及减摆器双频动幅值,并就减摆器布局、全机总重以及前飞速度对桨叶摆振后退型模态阻尼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由悬停到前飞直升机动稳定性一般均下降,一定速度后又上升;加上减摆器能消除前飞不稳定区;叶间黏弹减摆器抬头连接能提高模态阻尼。  相似文献   
370.
本文以直×型机为例,对滑橇起落装置直升机在系留状态下的“地面共振”问题进行了分析。在系留状态下,系留装置改变了机体和起落架系统的动力特性,为了保证直×型机在系留状态下不发生“地面共振”,采用了系留状态和自由状态全机动力特性对比试验和“地面共振”对比计算的方法分析系留状态的“地面共振”问题。本文介绍了直×型机系留方案的确定,全机动力特性试验和“地面共振”计算的方法及结果,最后得出明确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